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传统的“看不见学生”的道德教育观念,提出从学生真实需要出发,在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建立必要的适切性,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看得见学生”的德育课程教学观,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是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本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针对过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简单化、公式化的教学倾向,倡导《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施人性化的德育方法:关注需要、平等对话、情理交融等,把德育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精品课程与辅助课程相结合、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地方教育资源相结合、学生成长与教师成长相结合的"四个相结合"原则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校课程建设团队初步探讨了贯彻"四个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路径,并在课程建设实践中精心组织实施,推进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面向21世纪,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如何正确定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教学面临的任务。当前《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和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建设,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理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第五章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中标题二“社会公德”为例。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及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引用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对幼儿的社会领域要求,强调学前教育学生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在道德修养方面“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与陶行知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德育论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6.
支娜娜 《文教资料》2012,(1):111-1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本身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而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日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选择。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意义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以近期中央三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探寻作为高校德育方略直接执行者和学生思想道德领路人的特殊教师群体"德育教师"自身道德的提升路径。针对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各方剖析其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明确自身教育义务,将传统师德观念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并建立与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良心,这才是德育工作者道德建设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思考林华编者按《思想道德修养》是目前全国电大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人数多,影响面大,该课程的教学一直受到电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思考》一文指出了目前该课存在的缺憾,并就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及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以下简称《思想道德》),是《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程。它在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发挥着主渠道和基础作用。经过十来年的探索和实践,《思想道德》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由于近几年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给《思想道德》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讲授《思想道德》课的体会,认为要教好《思想道德》课,应该把握“四个结合”,体现“四个特色”。一、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体现“实”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的内在精神与根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核心内容。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该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精神,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实际,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在该课程中的地位,从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主体间性德育模式"凸显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反思的自主生成,它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发挥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教学实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东 《时代教育》2012,(23):142-143
民办独立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常常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和专家学者来说,提高该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结合现阶段民办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民办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努力做到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指导思想及原则;构建符合高职特点的教学体系;打造一流的德育教学团队;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该课程达到精益求精的质量境界,实现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互作用,主张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展开,认为学习具有社会性、情境性、问题不良结构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拓展了新视野,启示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等,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少相关教学人士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背景,基于该课程的理论,将研究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调查和分析,旨在能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希望本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法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针对大学新生开设的德育必修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紧密结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帮助学生主动调整自我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要求与历史责任 ,树立起新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提高教学效果 ,是这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 996年以来 ,我校积极推进《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改革 ,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教改的思路《思想道德修养》课具有思想启迪性 ,针对性是关键 ,实效性是目的。如果过分强调德育学科的完…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把"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使思想道德和法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要真正做到新课程中"德"与"法"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必须采取如下措施:统一认识,明确任务;重视思想、狠抓落实;与时俱进,提高本领;注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编排等。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新教学观为指导,整合多种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应用型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特点为切入点,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应用型民办高校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