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传真     
罗西尼名《小庄严弥撒曲》中国首演;“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俄罗斯旅游推介会在新闻大厦召开;俄罗斯新闻中心正式启动;“中法化交流之春”在京启动。[编按]  相似文献   

2.
2001年岁末,从西伯利亚刮来了一股强劲的舞蹈旋风。来自俄罗斯国立“戈登科”舞蹈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北京观众献上了一台美妙绝伦的俄罗斯民族舞蹈。那欢快明朗的节奏,豪放热烈的舞姿,使整台节目呈现出强烈的感染力。演员们在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衬托下光彩夺目,美丽耀眼。 俄罗斯国立“戈登科”舞蹈团是与“小白桦”歌舞团、“莫伊耶夫”歌舞团齐名鼎立的俄罗斯三大民族歌舞团之一。该舞蹈团自1960年成立以来,以热烈剽悍的舞蹈形式,演绎着俄罗斯历史悠久的丰富文化、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神奇美丽的大自然,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演员们线条优美,舞姿迅疾,卓尔不凡……。姑娘们身轻如燕,飘逸灵动;小伙子翻飞跳跃,生机盎然。《集市》、《巴勒娘》、《卡林卡》、《快乐的饲养场》、《我的西伯利亚》、《水井边》等一系列舞蹈所组成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俄罗斯风情艺术长卷。 俄罗斯国立“戈登科”舞蹈团建团数十年来的足迹遍布俄罗斯大地,他们的节目受到俄各大媒体和观众的好评:1967年该团荣获“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共青团”金奖;197O年荣获“共青团列宁”舞蹈艺术金奖,1973年荣获柏林第十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等。几十年来,不断的舞台实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俄罗斯人...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本民族所崇拜的动物形象——图腾。这些图腾多多少少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个性。如称中国为“中国龙”,美国为“美国鹰”,印度为“印度象”等。俄罗斯,通常被称为“俄罗斯熊”或“北极熊”。俄罗斯人被称为“熊的传人”。报刊上频频出现的“为什么英国是熊的朋友”等言论,显然是把“熊”看成了“俄罗斯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4.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署主办、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展》于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相继在广东美术馆,武汉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活动中最重要的艺术展览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9日晚,巴西第二届国际杂技节在巴西北部城市里西菲落下帷幕。该届杂技节共有来自肯尼亚、巴西、法国、中国、俄罗斯、阿根廷和加拿大等7个国家的9个节目参赛。经过3场紧张角逐,中国济南杂技团的《双人绸吊》节目技高一筹,以其优美的造型和出色的表演征服评委和观众,荣获本届杂技节比赛最高奖“评委和观众奖”及空中节目一等奖。《双人绸吊》巴西摘冠@春梅  相似文献   

6.
想起数年前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组派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携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赴俄罗斯,成功地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和圣彼得堡“十月”剧院进行的5场表演,至今浮想联翩。此系中国赴俄罗斯商演规模最大的艺术团体,也是文化部出口文化商品的指导项目。纵观其于俄罗斯的演出过程,其诸多特点乃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18日,《前苏联油画藏品展》在广州红点画廊开幕,展出了数十件前苏联功勋艺术家的油画作品《列宁在红场》《矿山的咖啡厅》《军港》……1月19日,由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院、中国留俄油画家协会、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经典的祝福·俄罗斯油画大师新年展》在徐州艺术馆展出约200rN俄罗斯油画作品。近年来,俄罗斯油画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攀高,但与国际上其他油画的价格仍相差悬殊,因此俄罗斯油画也被人们誉为油画收藏界的潜力股。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正式开启中国“俄罗斯年”的前夕,“俄罗斯勇士”特技飞行队在队长特卡琴科上校的带领下,分别驾驶5架苏-27重型战斗机来到湖南省张家界市,参加2006俄罗斯空军张家界天门山特技飞行表演。  相似文献   

9.
余杰 《东方文化》2001,(6):78-84
《午夜日记》是叶利钦继《我的自白》、《总统笔记》之后最新的一本自传。这本厚厚的自传,记述了1996年到1999年叶利钦执政后半期风风雨雨。这一时期,俄罗斯的社会结构持续突变,政治事件频频发生,经济危机险象环生,党派斗争如火如荼,车臣战争烽烟四起。而身处漩涡中心的“舵手”叶利钦,居然临危不乱、从容自如,带领着俄罗斯这架庞大而破旧的马车,安全行驶到了20世纪最后的一个驿站。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由中俄两国文化部主办、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俄罗斯“国际文化论坛”公司承办的“2012中俄舞台艺术对话”活动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市成功举办。此活动系2012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框架下重要项目之一,同时也是2011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文化节”框架内首届中俄舞台艺术对话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既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中国和俄罗斯建交65周年。65年的荏苒光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不算短暂,但对于两个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伟大国家来说,却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青春的生机与活力。继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之后,中俄两国于2014~2015年开启“青年友好交流年”。  相似文献   

12.
龙:一种新的解释──读《中国图腾文化》莲子《中国图腾文化》何星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406页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崇拜习俗,但唯独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或“龙的国家”,只有中国人被誉为“龙的传人’域“龙的子孙”。然而,在龙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暴富商人就像阿拉伯世界的富翁一样,在全球范围内购买各种豪华物品,并借此互相炫耀。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不久前公布了俄罗斯富豪们的奢侈“玩具”排行榜,以飨读。  相似文献   

14.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8,(10):12-13
基尔·布雷乔夫(1934—2003),本名伊戈尔·弗谢沃洛多维奇·莫热伊科。俄罗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电影剧作家、历史学家。生前曾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科幻作家联合会主席、俄罗斯国家奖励委员会成员、地理协会会员、电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先后当过《小技术员》、《化学与生活》和《如果》杂志编辑,以及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的编辑。1982年获苏联国家奖,1997年、2002年获俄罗斯阿埃莉塔科幻奖。2004年被迫授第六届国际科幻文学奖(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奖)。  相似文献   

15.
第六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各地及日本、韩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画廊和艺术机构的近万件艺术品参展,届时,将为“金秋”节日的北京献上一道丰盛的艺术大餐。本届博览会力推三大艺术看点:第一,是《中国当代油画主题展》展出活跃在中国画坛的二十多位老中青油画家的100多件作品;第二,是《国际现代艺术展》展出俄罗斯、韩国、意大利以及日本世界文艺社10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第三,是《中外雕塑作品展》展出来自美国的雕塑家王济达的作品《猎》、《环》和北京刘林光的微缩景观《团城》、《失去的建筑…  相似文献   

16.
金秋十月,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上搭建的马戏大篷里,首届莫斯科世界马戏节的比赛正在紧张而激烈地进行着。代表中国参赛的中国杂技团国家一级演员尤东升表演的节目《软钢丝》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他在手指粗的软钢丝上表演了“倒立大摆”、“前后滚翻”、“单手顶”、“倒立骑车”等绝技。深厚的功底、高难的技巧、精湛的技艺、刚柔相济的表演风格征服了全场3000多名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来自12个国家的评委一致亮出了最高分,把比赛的最高荣誉“金熊奖”授予了尤东升。这是近十年来中国杂志团继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维罗…  相似文献   

17.
阳春三月,万树泛绿,百花初绽。作为“俄罗斯年”重要项目之一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部和俄罗斯联邦化电影署共同主办的《俄罗斯艺术300年~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珍品展》和《开放的俄罗斯》造型艺术展2006年3月22日至5月15目,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个展出200余件作品的展览,从古典到现代,集中展示了300余年来俄罗斯艺术家创作的辉煌历程。人们从中既可欣赏到18世纪俄罗斯肖像画盛行时期绘画大师炉火纯青的技巧及其细微的洞察力,还可领略19世纪风景画与人物画的蓬勃发展。而表现日常生活的风俗画题材,因受俄罗斯学的影响,这一时期也得以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8.
“泰岱岩岩万邦瞻”。被称为“中华文化史缩影”的泰山文化,不仅为中国学界所重视,还曾引起西方世界的瞩目。自十七世纪以来,众多的西方汉学家都对泰山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海外“泰山学”的出现,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利玛窦等人的东来,一时出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高潮,泰山之名亦由此开始为西方所知。十七世纪之俄罗斯帝国大臣尼·斯·米列斯库(N.Spataru.Milescu)所著《中国漫记》中已出现有关泰山的介绍。米列斯库(1636~1708)原籍罗马尼亚,1676年作为俄罗斯使节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是在已故的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1955年成立的,是国家策一个木偶艺术剧团。剧团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儿童服务为主”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5年在文艺团体体制改革中建立了中国木偶娱乐中心。中国木偶娱乐中心下辖木偶演出团、中国木偶剧院、北京神奇玩偶制作中心和艺术培训部。剧团以权头木偶为主、辅以民间的“扁担戏”,挖掘遗产推出了宫廷木偶艺术“大台官戏”,在艺术上不断革新进取。建团至今创作演出了中外剧目近300个,《大闹天宫》、《八仙过海》、《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芭蕾舞团,创建于1959年。37年来,剧团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始终活跃在全国各地舞台上,它把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风格、流派的芭蕾舞奉献给广大观众,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剧团。这个芭蕾舞团是以古典芭蕾为基础建立的舞团,非常重视芭蕾的优秀传统。早期,俄罗斯芭蕾大师彼得·古雪夫等为剧团排演的三部古典名作《天鹅湖》、《海侠》、《吉赛尔》及随后上演的古典舞剧,为年轻的剧团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演员;为发展中国自己的芭蕾艺术奠定了基础。从80年代起,剧团向更多的国家打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