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思维方式作为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思维活动的复杂系统。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日趋成熟,但他们思索社会与人生问题的逻辑结构与思维方式的某些方面还不成熟,呈现出若干负面表征。本文对大学生思维活动的构成要素、类型作一探析。一、从构成要素看知识是构成思维方式最基本的要素,是决定思维方式科学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基础成分。大学生的知识金字塔正处于构建阶段,塔基还不牢靠,结构还不够合理。大学生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社会实践经验欠缺,人生阅历浅,因而比较普遍地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崇尚清高…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和要素组成,其中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文化中处于深层次、基础性地位,它具有弥散作用并引导规范文化系统的各个层面,决定一个民族基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政思途径。现代语文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它的成败得失离不开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文章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着重探讨权威化意识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语文参与式学习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平等参与、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小组和班级学习形式,引领学生自主运用语文知识,历练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及其情感态度的实践活动。平等、专业、对话、创造是参与式学习的关键词。语文知识问题情境、语文思维历练方式、审美情感体验活动、言语成果分享过程这四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语文参与式学习的有效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决定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构成要素,对教师教育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建筑、山川、海河等物质文化的天然融通和对历史、国学等精神文化的自然把握是语文教师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语文学科知识和语文教学方法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决定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构成要素,对教师教育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建筑、山川、海河等物质文化的天然融通和对历史、国学等精神文化的自然把握是语文教师素养的基本构成要素,语文学科知识和语文教学方法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基础语文教学对象是思想尚未成熟、求知焦点容易转移、言语表达亟待锻炼的少年儿童,教学质量高低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养成、思维方式塑造等息息相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设计便是直接的表现,而教学设计作为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手段等关联甚密,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同样是作为教  相似文献   

7.
关于言语能力的实质与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关键是科学认识言语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要素。言语能力的实质是对言语交际活动的进行起直接的、稳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种个体经验,其结构包括语音、字词、语法、章法等语言知识要素和言语领会(听话和阅读)与言语表达(说话和写作)等言语技能要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不能离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空谈言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朱彩第 《语文天地》2012,(16):27-28
在中学语文各板块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更具艺术性的板块。所谓语文阅读教学的艺术性,是指阅读教学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愿望和动机。这种教学艺术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艺术的规律和结构要素: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语言的示范性。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的规律和构成要素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下述四个要求。一、突出情感性要求这由阅读内容的情感性所决定。语言是一种工具,在本质上有表情达意的功能。"缀文者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系统而充分的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就是关于语言及其运用的知识,包括五个层次:一是关于语言基本规律的知识,即汉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二是关于言语作品规律的知识,即文章学、文艺学;三是关于言语活动规律的知识,即口语学、阅读学、写作学;四是关于语言思维规律的知识,即语文思维学;五是关于语文学习规律的知识,即语文学习学.语文教师教育要重建课程内容体系,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极完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课程,又同时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作为学科课程,语文教学自然要传授和学习语文知识;作为活动课程,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这样,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课程因素。围绕这两个课程因素的认识,语文教学界曾有过一些探讨和争论,如近年来对以往语文教学过分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所谓“知识中心论”的批判;如以“新课标”为导向的有意无意淡化语文知识、强化语文活动的倾向。对于这些批判和倾向,我们要认真分析、理性对待。根据以上语文课程的特性,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显然构成了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孤立地认识,不能简单化地厚此薄彼,必须考察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构成事物的动力因素,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定型。也许,语文教学的规律就包含在语文知识和语文活动这一对最基本课程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找到了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中社会化内容的存在形态包括社会化内容的构成及其呈现方式。其内容构成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五要素,其中三方面指知识技能、社会规范与角色、人生理想与健康个性;五要素指知识技能、政治、道德、角色、理想等方面的社会化要素。五要素的呈现方式是通过择定相关领域的某些内容要素,以横向组合、纵向聚合的方式组织于教材中,片断和层次是其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学模式思维的涵义及其属性模式,是一定事物通过程式化的处置而成为同类事物的典范。数学模式的思维,本质上是数学知识结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维方法及特定数形关系相互统一、有机组合的认知图式的动态系统。数学知识结构是数学知识按一定搭配和序列组合进来的合理网络系统,它是构成数学模式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决定着模式思维的“网幅”和发展水平;数学思  相似文献   

13.
直觉思维就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借思维的“感觉”直觉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心理过程。其特点表现为:依附性;非逻辑性;潜意识性;创造性。语感教学的功能既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其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而通过直觉思维训练来培养语感则是一个行之有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存在基础。从教学论角度考察,它面临着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存在。语文知识的双重特性决定其内容的多重结构,而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言语与教学。这一切又决定于教学论百年的哲学更替,语文知识的价值最终回归到学习者身上。  相似文献   

15.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存在基础。从教学论角度考察,它面临着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存在。语文知识的双重特性决定其内容的多重结构,而其逻辑起点应该是言语与教学。这一切又决定于教学论百年的哲学更替,语文知识的价值最终回归到学习者身上。  相似文献   

16.
教学思维方式是潜存于教师心理结构中的比较稳固的思考教学问题的模式。它由基本的教学观、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思维程序这三个主导性要素构成。教学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教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决定着教学的形态;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制约着教学的变革;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影响着教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易海华 《湖南教育》2002,(20):43-44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部分,它本质上是一个思维诸要素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运动系统。依据各自不同的特性与功能,创造性思维可分为求同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辩证性思维三种主要的动态思维要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学习迁移指导法来培养这三种创造性思维。迁移指导法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可分为以下三步:辐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辩证比较求择优。求同性思维是一种运用逻辑方法,单方向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又叫辐合求同思维。这种思维活动对于中学生建立深厚而巩固的语文知识基础,进而发展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有着重大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语文教科书的建构有"以选文为中心"和"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两条路径。通过对两种教科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选文型教科书是适合民族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教科书。以此为基点,通过丰富完善教科书结构要素与内容、加强教科书内容的阐释性说明、提供类知识技能获得的典型案例、创设合适的活动愿景等方式来对语文教科书进行调整,是教材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把语文知识教学宏观上分为语文知识元的教学和语文知识元的综合教学。对前者提出发现性和接受性两种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结构及其基本策略;对后者依据知识元之间逻辑关系的探寻提出三种建构图式及其基本策略和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教学思维方式:含义、构成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思维方式是潜存于教师心理结构中的比较稳固的思考教学问题的模式.它由基本的教学观、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思维程序这三个主导性要素构成.教学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教学思维方式的性质决定着教学的形态;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制约着教学的变革;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影响着教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