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平 《新闻前哨》2005,(9):34-35
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国企民有化与民企公众化、扩大就业与加速工业化、富裕化与两极分化等一系列矛盾开始显现。有经济专家称,中国经济进入了全面悖论的时代。各种利益和矛盾的交织,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热点。这既给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也使报道面临诸多陷阱。处理不当,可能加剧社会矛盾,使热点变难点;处理得当,则可使热点成为突破点,矛盾得以化解,事物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新闻摄影拓展出新的生长空间,视野更加开阔,形式更为多样。摄影观念,主题开拓,叙事方法以及阅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革。网络传播方式正在逐步、彻底地改变着新闻摄影的“生态环境”,使新闻摄影进入一个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化浪潮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而随着报纸越来越市场化,新闻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之被称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资料原有  相似文献   

4.
刘斌 《当代传播》2003,(5):91-92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维·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中指出:“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便变得带有机械性了。”人往往带着先前积累的感觉、经验进入新的认知领域,这种经验赋予了人们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的敏锐感知能力,同时也造成知觉的钝化,这就是所谓的自动化。为了恢复人们对于作品的感知,就要使事物陌生化或奇特化,以背离主体经验的新奇性与新异性来打破主体意识上的自动化与钝化,使主体产生对客体认知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2002年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南京零距离》节目,掀起了民生新闻的浪潮,各大媒体都争相抢占市场先机,使新闻市场一度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中。迄今为止,民生新闻已经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种新范式,以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在新闻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在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磊 《新闻战线》2012,(3):87-89
摄影设备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快速进入到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正悄然转变。新闻图片在媒体上的形态从最初的手绘画、图表到照片发生着衍变,图片与文字的关系地位也经历了嬗变。现代传媒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渗透,使新闻生产进入一个唯快的阶段,而唯快的新闻报道和自媒体新闻的兴起,又使得当下的新闻报道陷入失实的尴尬境地。在这一背景下,力求还原真相、慢者匠心的慢新闻为传统媒体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召开的全军抓基层工作座谈会强调,全军要大力加强基层建设,使“三个代表”真正进入连队工作、进入官兵思想。这是江主席和军委在新的一年赋予我们抓基层的新的政治任务。军事新闻宣传作为政治工作的一部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建设报道责无旁贷、势在必行。可以说,今年是全军大力加强基层建设之年,是军事新闻传媒大力报道基层建设之年,是部队通讯员大显身手之年。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部队通讯员,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位置、优势和实力,在基层建设报道中作出贡献、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9.
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形式相对传统媒体开始显现出令人不可小窥的力量。在这种新传播时代条件下,对传统纸质媒体,尤其是党报的图片报道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勇于探索创新才能使地方党报的新闻摄影彰显持久魅力,才能使地方党报的摄影记者适应时代需要,更有效地传播新闻。  相似文献   

10.
《参考消息》的“眼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6月召开的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发布了最新“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国20家报纸入选。其中,《参考消息》在世界日报中排名第9,居国内日报发行量之首。应本刊之邀,该报范伟国副总编写了“《参考消息》的‘眼力’”一文,虽然介绍的仅是编辑业务的一个方面,但却不难看出,《参考消息》能进入全球日报发行量前10名,实属其实力、实干的必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面对共同的信息源和众多的公共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梳理、整合等信息处理能力,使新闻报道分出了上下高低,使媒体显示出了不同的功底和实力。相信这篇文章一定会给读者带来诸多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向海是世界著名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人们对素有“地球之肾”和“原始宝库”之称的向海情有独钟。我在向海所在地的吉林省通榆县生活了36年,期间,由于工作的缘故,使我与向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发现,向海不仅已留在我的记忆里,而且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里的一种牵挂。  相似文献   

12.
王宁 《新闻窗》2006,(6):21-21
三、人物塑造与视觉新闻写作 当以人物塑造为中心,编织新闻材料,使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跃然纸上之后。《黔草肥黔羊》成功地进入了故事的中心,把读者带到了现场。阅读这篇通讯,我们好像亲身来到晴隆县的山间,目睹“天空飘洒太阳雨,草摇羊跃人吆喝”的动人场景,和那些质朴勤劳的农民兄弟们面对面地交谈。  相似文献   

13.
从事了近十年的新闻工作,深深的认识到,新闻就是要客观全面的反映新闻事件。用"事实"说话可以说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准则,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每天都在用摄像机记录着新闻事件,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段,使我直接地进入了新闻事实内部,直接地参与到了被摄事实的进行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4.
论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自兴起后,历经公共新闻,如今进入了后民生新闻时代.作为极具生命活力和改革原动力的民生新闻,在此起彼伏的电视新闻变革中,不但没有失去民生本色,而是在不断吸收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校正,使自身品质得以提升和完善,从而坚定地走向后民生新闻.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昭示:当今的大众传媒,应更加秉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坚持以民为本的传播内容,坚定地走新闻传播价值多元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数码技术时代,数码相机日益广泛地被人们应用,特别是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数码摄影报道新闻的快捷、方便、完美,使新闻摄影报道方式更加成熟起来,倍受广大新闻摄影者的青睐。但是,新闻摄影毕竟不同于其他的摄影形式。一幅有价值的新闻照片,是以真实而生动的典型瞬间形象,记录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随 着我国民主法制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新闻监督在我国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事找媒体甚至成了一些人的思维定势 ,那么如何保证新闻监督的合理公正 ,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新闻监督 ,就其运行方式来讲 ,是将某种事实、现象通过媒体传播开来 ,使其进入社会公众评价体系 ,进而得到公众“社会公决”的过程。这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进入公众视野中的“事实”是由媒体传播开来的 ,那么 ,这个经媒体“加工”的事实 ,其真实性如何?(二)“社会公决”是否是一个科学的判定方式?具体个案中 ,“公”是大多意…  相似文献   

17.
移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并且使各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闻编辑工作是深受大数据影响的一个领域,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的是,数据新闻编辑在产品形态、发行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新时期数据新闻编辑变化的基础上,对重构新闻编辑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高新闻编辑能力,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断融合发展,使媒体平台、媒体形式、媒体内容、媒体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给新闻采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地探究。  相似文献   

19.
深度报道是全面、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产生、过程、结果、解释其意义 ,展望其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层的报道方式。新闻链接是近年来新闻编辑学上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大新闻”、“大时事”、“把新闻做透”、“把新闻资源吃干炸尽”等新闻理念的产物 ,同时 ,也是深度报道理念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进入21世纪 ,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提高了 ,他们不但要求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 ,有什么信息 ,而且要求传播媒介在报道一些重要新闻事件或问题时 ,回答“这意味着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 ,从而使受众活跃思想、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正在进入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的因特网,使新闻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代将使新闻传播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汇聚向全新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因特网。在美国,1998年人们上网浏览的时间已超过看电视的时间,由于互联网的冲击,电视观众减少了30%,工业社会的强势媒体——电视,正在丧失自己的“霸主”地位。虽然,报刊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冲击小一点,但无疑是受到广播、电视冲击之后的又一次重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