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教育》2009,(13):34-35
由于曾经热爱数学——不过,却从未参加过什么“奥数”培训班,也没请过什么“奥数”家教——笔者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杨东平教授对“奥数”的攻击:然而;理智却告诉我,杨东平教授关于“奥数教育”的言论确实不无道理——“奥数教育"之言,的确甚于"黄赌毒"。  相似文献   

2.
近日,广州市奥校等机构开始招生报名,又引发新一轮的奥校热。为何奥数这样热?原来民校小升初考试在即,不少家长把奥数作为择校利器。然而奥数对学生智力是否有用?教师和家长却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佚名 《教书育人》2009,(7):25-25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炮轰”奥数——《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杨东平认为,目前奥数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少年儿童的健康和睡眠,更让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了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炮轰"奥数——《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杨东平认为,目前奥数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张小武 《教育》2009,(7):30-32
在中国开展了20多年的奥林匹克数学教育——简称“奥数”,近期因一篇文章而成了“过街老鼠”。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本以温和著称,但最近他在一篇博文中,却痛斥奥数“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相似文献   

6.
杨城 《成才之路》2009,(18):I0004-I0004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自从十多年前奥数热开始出现。如今奥数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但是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对奥数现象痛下断言.“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一时间,声讨奥数的声音不绝于耳。奥数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最近,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一篇题目叫《打倒万恶的奥数》的博文,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没想到,我们数学教师曾经引以为自豪或望之兴叹的手中王牌——“奥数教育”,竞成了千夫所指的“人民公敌”!  相似文献   

8.
周大平 《教育》2009,(7):22-23
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博客中对当今大面积覆盖中小学教育的“奥数班”、堂而皇之地绑架大多数学生的“奥数热”予以的非常声讨,勾起了社会关于奥数是非的又一波争论。从20世纪90年代末“小升初”规则改统一考试为电脑派位时起,如影随行的“奥数热”竟一路发展到而令如此火爆的程度,谁都会感慨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     
《中学生天地》2009,(7):7-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奥数是思维的杂技。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博客上称,让中小学生学奥数加重了学生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呼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很多人支持杨教授的观点,但也有人说,错不在奥数本身,而在于把适合少数数学神童的奥数普及到多数学生身上,自然会让多数人感觉“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博客中对当今大面积覆盖中小学教育的"奥数班"、堂而皇之地绑架大多数学生的"奥数热"予以的非常声讨,勾起了社会关于奥数是非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文中,杨东平认为,目前奥数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让其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奥数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络游戏,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相似文献   

12.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和《我为什么反对奥数》,指出奥数教育已经泛滥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对青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近年来,奥数屡遭诟病,虽有部分城市取消了相关的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13.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称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称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无独有偶,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的一句"狠"话这么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我们就想问:既然孩子不喜欢,家长也痛恨,为什么教师、家长还要让孩子去证明自己是傻瓜呢?  相似文献   

14.
聚焦     
《山东教育》2009,(7):123-124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接连发表文章抨击奥数教育。在文中,杨东平认为奥数对少年儿童的伤害远远大于黄赌毒甚至网瘾。目前奥数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更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其言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15.
新闻热点2009年4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章《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文中,杨东平认为,目前奥数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让其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教育》2007,(6):15-15
“我孩子要学奥数吗?什么时候可以报名上个奥数班?”数学特级教师、南京夫子庙小学副校长范建国近来常常被刚入学没多久的一年级孩子家长问到这个问题。过去我省小学数学领域最知名的两项竞赛“华杯赛”和“小数报”都已经叫停两年多了,中考竞赛加分政策也从去年开始取消了,为何奥数热还迟迟不退烧?  相似文献   

17.
早些时候,《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奥数这海盗越剿越猖狂》,副题为“让数学杂技在小学泛滥是政府监管失职”的文章。之后不久。以研究教育闻名的杨东平教授,在博客中发表了《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如此骇人听闻的标题以及措辞激愤的内容。从中我们不难领略作者对当下中国教育严重异化的悲鸣和控诉!  相似文献   

18.
张晓震 《教育》2009,(7):36-36
奥数热催生出奥数经济,围绕奥数经济链,一边是奥数学校、培训机构、教材教辅出版集团及相关行业和人员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则是家长金钱、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学生被裹挟进奥数潮流中疲于应付……谁为“奥数热”埋单?  相似文献   

19.
张晓震  赵宏伟 《教育》2009,(7):25-27
奥数曾被人称为数学里“思维的体操”,然而,在奥数日益功利化的赛场上,这项曾经高雅的“艺术”活动已经被一些专家斥为“杂技”了——不仅试题本身存在“偏、难、怪”现象,在绝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奥数也已彻底沦为名校的“敲门砖”,倒是一些奥数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从中大赚其钱……种种迹象表明:曾经的奥数已经失去其应有的“味道”,沦为应试和赚钱的工具了。  相似文献   

20.
罗牧言 《师道》2011,(5):29-30
“老师,这个假期我可累死了,整天都在学奥数,学得头昏脑胀的。”“老师,我妈妈让我参加奥数培训。我去不去呀?”新学期一开学,许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起奥数的话题。当前,由于高一级学校要选拔学生,因此奥数成为家长和学生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热捧的奥数教学,在孩子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