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  相似文献   

2.
施晔 《传媒观察》2012,(9):48-49
对在"三级办报"中处于最基层的地市一级党报而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非但不是应景之举,而且是党报"接地气"、"抓活鱼"优良传统的回归,是重新构筑党报"三贴近"原则的重大创新,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的有效途径。"走转改",为强势推进"三农"报道,进而完成从范式到内容的再造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全媒体战略转型的进程中,党报媒体如何在继承创新中提高和壮大?这是地方党报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抚顺日报社解放思想,开放思维,在策划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新新闻宣传——策划主题宣传、重大活动、应对突发事件、舆论监督和"走转改"活动;创新报业经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央宣传部提出要求,要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前这项活动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蓬勃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愿望和心声,更是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走转改"要求,不仅较之过去的优良传统的内涵有所不同,而且更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形式、新内容,就是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工具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媒介形态的多元化,党报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传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更加突出,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考验更加严峻。在新的形势下,党报只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始于去年8月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党报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和现实路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推进"走转改"过程中,既受益良多,又感触颇深。"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为党报办报理念注入了新内涵"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  相似文献   

6.
林宇 《中国记者》2012,(7):26-27
《温州日报》以"贴近中心,服务民生,沟通民意"为主线,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创新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用贴近中心报道,提高活动的高度;用做活服务报道、拓展活动的广度;用搭建交流平台,开掘活动深度,探索出了一条地方党报践行"走转改",推进新闻创新的新路子。贴近中心报道,提升"走转改"活动的高度"走转改"报道只有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接地气,才能体现党报权威性与可读性、深刻性与贴近性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党报高出一筹的舆论引导能力。2011年春节过后,温州全市上下以"投  相似文献   

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9.
地市党报新闻报道大部分以来自基层一线内容为主,地市报记者"走转改"是一种常态,需要探索的是如何深化"走转改"。本文阐述了《黄山日报》积极探索实践,组织策划活动,引领"走转改"走向深入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的“继承和发展党报优良传统专题学会讨论会”将于9月下旬在延安召开。  相似文献   

11.
王玉琴 《新闻战线》2015,(3):100-101
用充满时代气息和乡土味道的新鲜话,表达群众所做、所想、所求,一直是党报记者进行"三农"报道的追求,大连日报"走过四季?大连七户农民生活记录"立足"走转改"发力,使党报的话语体系进一步贴近民间舆论场。如何提升"三农"报道水平?切实报道民生疾苦,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深化"走转改"中切实增强"三农"报道的时效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如何展现农民的日常生活情态,彰显党报重视民生的报道取向,诠释新时期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大连日报  相似文献   

12.
<正>《鸡西日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创新探索中,认真贯彻中宣部关于"走转改"的工作要求,通过"走转改"活动解决了报社改制后出现的一系列困惑,从根本上恢复和发扬了党报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实践证明,走进群众当中,转变采访形式和编辑作风;改变套话、大话、空话等八股调的僵化文风,对于转换地市级党报的办报经营机制,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品位,扩大党报在新闻传媒中的受众覆盖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士锋 《新闻世界》2014,(10):49-50
随着现代传媒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本文以淮北日报社深化"走转改"的探索为例,深入阐述并充分说明了深化"走转改"是党报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为党报发展注入了活力,还为推动城市转型、建设精致淮北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闽西日报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从闽西老区的实际出发,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使报纸质量明显提高,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实践告诉我们: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地市党报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有力弘扬,是对"三贴近"原则的具体落实,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途径。而"走转改"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不在形式,重在抓好落实,要真正在基层扎下根、立住脚、留住心。  相似文献   

15.
在"走转改"活动中,党报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较,优势无可比拟,劣势也比较明显。认清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对于今后如何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更好的发挥党报在引导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搭建党与群众桥梁中的作用,写作出更多鲜活、深刻、有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王贵武 《新闻世界》2011,(11):12-13
市级党报应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建立起“走转改”长效机制,在重视舆论引导的同时,努力提升市级党报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可读性,从而增强传播效果和与其他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张建 《中国传媒科技》2014,(6):94-94,99
当下,国内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放低身段,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投身群众生产生活一线的场景随处可见,新闻报道的文风也逐渐让群众倍感亲切。本文以大连日报"环卫工歇脚地"策划报道为例,阐述了在全国新闻从业者进入"走转改"状态后,进一步深入"走转改"的必要性,并就通过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和拓宽视野,丰富"走转改"形式,增强群众参与意识,提升党报影响力和公信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息集萃     
《中国记者》2012,(7):122-123
业界活动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召开6月13日,第十八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夜班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全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惠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及夜班负责人及《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专业期刊60余人参会。会议由天津日报社承办。会议就深化"走转改"活动成果,推进党报改革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新形势下,党报要坚持正确导向,推进改革创新,深化"走转改"活动成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会议还对各报提交的好版面和业务论文进行了评选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走转改"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党报的实践命题。2011年以来,安徽《马鞍山日报》坚持以"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推进新闻工作者着眼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升报纸质量、报道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彰显了新闻报道的鲜活魅力,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走转改"让报纸刮起"亲民"风2011年8月起,一场名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推开并引起巨大反响。一段时间以来,"走转改"这三个字成为各种媒体上的"关键词",也成为广大读者的热议话  相似文献   

20.
走转改应该成为地方党报提升新闻传播效度的重要路径。深入基层挖掘深度报道,深入现实磨砺记者作风,深入群众讲述新闻故事,《恩施日报》的"318国道沿线乡镇发展报道"为地方党报变革经济新闻报道的理念和实务提供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