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我国体育文化必须在承认世界多元体育文化,坚持多元体育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文化对话。同时,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认同,既要坚持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样也需要进行本土化后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体育治理"理念风行欧洲,政策和法律的刚性作用逐渐受到削弱,对话机制的柔性功能逐渐得到发挥.欧盟利用对话机制,在制定<体育白皮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话的主体包括成员国、体育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话的方式包括体育部长会议、体育论坛、专题工作组和在线咨询等.对话的内容主要围绕<体育白皮书>的框架、议题和侧重点.这种对话机制在形式上,类似我国的"政策调研"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博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国学热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学界热点,国学热背景下太极拳对构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培养人自身、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三个方面的当代体育意识,太极拳具有的文化品格同样有助于当代体育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姚明奇观——从"媒体奇观"理论角度解读姚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社会,资本、技术和信息娱乐工业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信息娱乐社会和奇观文化的产生,使新的文化形式侵入了人类意识和日常生活领域。解读媒体奇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及其中存在的特征、冲突和新生事物。依照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论,篮球明星姚明现象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商业现象,更是一种媒体文化奇观。通过对姚明奇观进行批判式解读,为姚明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高校运动会宣传稿看当代青年体育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本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对15篇精选出的不同类别的运动会宣传广播稿件进行分析.从运动会宣传广播稿件中,反映出我国当代高校青年群体体育意识的表达、体育价值取向、体育审美情感等体育文化层面所涵括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一分析,赋予体育文化更丰厚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课程与文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体育的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这一命题展开批判性研究。通过对体育课程传承文化命题的对话和解构,明确提出体育课程内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成为自律、自为的体育教育文化这一理性。思考彻底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使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尽管这对体育课程与文化关系是一种学理的探讨却无疑有着突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长期积淀的文化.而不同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途径不同,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漫染的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其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碰撞、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对民族传统弘扬与继承体育的矛盾更加突出,矛盾冲突主要还是我们自己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还存在片面地看体育进步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个性的意识,真正认识自我,从而增强自尊、自强的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二元”社会结构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平衡是当代社会最主要表现。社会体育依托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二元”特征: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体育意识、体育人口、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等指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加强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结合地区特点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首先对体育全球化话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一复杂的对话语境中面临着多重的发展压力和机遇。其次,提出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多元对话语境中,只有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积极创新,突出自身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伟大的振兴。  相似文献   

10.
宁文静 《冰雪运动》2010,32(1):74-77
在高校冬季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速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性问题。在高校速滑课教学中,采用对话教学的模式创建平等的教学关系,营造和谐性的教学氛围,积极反思教学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在速滑课教学中都能得到独特而又健康的发展;总结出师生间的对话、教师间的对话、学生问的对话和自我对话等方法与手段,为普通高校速滑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农村人口和相关体育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农村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果: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薄弱,农民广泛缺乏自主意识,体育观念陈旧;相关体育管理者与组织者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没有宏观的指导方向,更缺乏指导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缺点,分析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即,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爱国热情;培养意志品质,促进就业;重视健康,增强保健意识;重视节约,加强经济意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学理论入手,阐述奥林匹克运动的西方文化特性,并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转型作了进一步剖析,使我们在当前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有的放矢、辩证和更客观地对待西方体育文化,推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共荣与发展.对奥林匹克西方文化个性的研究和当代文化转型新的认识,对实现"人文奥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休闲体育是指将体育和休闲整合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文化人格养成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休闲体育所独具的弱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消遣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等特征,正是当代文化人格教育适当的切入点.休闲体育与当代文化人格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对个体主体人格构成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形成亦有着巨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15.
"边缘文化"语境下民俗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种主流文化造成了不同的边缘文化,相时西方体育和武术文化,民间体育属边缘文化.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发展和国际进程中,作为边缘文化的民间体育却有被挤压,继续边缘化的趋势.从文化学的视角,论述了民俗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地位,提出民俗体育与中华武术的伙伴关系,必须树立和谐共生的思想,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文国 《中华武术》2005,(10):18-20
2004年11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组成员、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带领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几位博士研究生在闸北中学与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大兼职教授、全国“五二”劳动奖章获得者、闸北8中校长刘京海先生举行了座谈,主要就当代武术教育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提出在中小学普及推广武术的想法和具体步骤,并生发联手合作的意向。我们认为,不论是中国体育教育的特色形成还是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的生根开花,都呼唤着武术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对话和携手合作。  相似文献   

17.
李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5):649-650,65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对河南省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尚不完善。在体育教学中广泛进行"对话教学"可以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体育健康课程推广和实施的基础;把教育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育过程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康社会视角,对当代体育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认为: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了当代体育的加速转型,这种转型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的体育需求;通过对公民体育权利的尊重,对体育参与意识的培育,强化政府与社会的结合等,形成社会的良好环境,并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体育离不开政府、社会与公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中国体育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尚力精神--论现代体育的文化符号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以"符号-文化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体育作为"人性圆周"上的文化符号为逻辑起点,梳理现代体育的"原典价值",追溯现代体育在中国传播的思想背景,环视当代中国体育的演变,在汉语语境下,建构了尚力精神:以"力本论"为轴心,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崇尚追求体力、意志力和生命力的意识和信念.文章最后阐述了在中国"实用理性"仍占上风的文化背景下,建构尚力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人类学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论和文化相对论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性发展、东西方体育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方法支脚,而其理论体系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递"、"输入"、"中断"和"适应"等环节的理解,以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传统与现代、强势与弱势、东方与西方等文化对等体中独领风骚提供理论制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