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新华社2005年6月2日播发的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通讯精品。在同一题材的报道中,它能独领风骚,荣获最高奖一等奖,是作者践行“三贴近”,同采访对象一起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艰险后结出的丰硕成果。这篇带着高原风雪、山乡泥土,清香扑鼻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在总结1998年“两会”报道的文章中,把“两个’报道分成十一个方面: 一、程序性报道;二、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三、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四、各代表团审议报告的综合报道;五、现场特写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3.
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它是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和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揭示其意义,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欧阳海式的英雄”雷宏之所以能被中宣部列为2003年全国六大公民道德建设典型(9月3日,新华社播发了长篇通讯《“欧阳海式的英雄”———雷宏》,9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今年3月初播发的长篇通讯《震动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和“新华时评”《“窗口公司信用”该结束了》,经由二十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广泛刊载后,立刻在“两会”内外形成热门话题。中央电视台等有关媒体纷纷找新华社记者了解报道的采写过程、背景,并就  相似文献   

5.
1990年我采写的通讯《泥腿子上北京》,新华社于同年7月21日全文转发,并获新华社“博山”杯人物短通讯征文荣誉奖,同时选入新华出版社汇编的《攻克天下第一难——全国人物短通讯作品选》。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当时,有同志问我,你是怎样在老典型身上作出新文章的? 骆有生是永福县的“售粮状元”,曾被评为广西和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新闻媒介曾作过多次报道。为此,采访前我参阅了骆有生的有关材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990年4月20日,我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踏着泥泞的乡村小路,来到骆有生居住的山村。久闻骆有生寡言憨厚,不善言词。一进村,我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观察村容  相似文献   

6.
1.拨乱反正时期的新闻形式:消息、通讯和报告学 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配合形势,揭露和控诉政治丑行、反思社会悲剧的根源和教训。1978年3月新华社播发穆青等人采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对化大革命持否定态度的人物通讯”,不久新华社记采写的《时传祥沉冤昭雪》发表,同一天,《一封终于发出的信》在《人民日报》刊出,其后,《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要为真理而斗争》、《历史的审判》、报告学《大雁情》等相继问世。这一时期新闻作品的主要形式是消息、通讯和报告学,新闻界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写作形式的创新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正>重大新闻事件、重要会议的技术保障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新华社通讯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一种体现。在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技术保障工作出现了一些亮点和新变化,特别是城域光传输网络的更新和扩容,搭建起了总社和“两会”报道现场高速的多业务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8.
在新华社走过70年光辉历程之际,《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一书最近编撰完成。这不仅意味着新华社英文对外报道体例的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新华社对外新闻产品正在同“世界接轨”,对新华社加快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  相似文献   

9.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1):52-53
新华社2007年2月27日播发的《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集中反映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特权思想浓厚,追求奢侈之风等突出问题的报道。它的获奖,又一次证明抓住问题写新闻就能成就新闻精品,“问题”是新闻精品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1987年上海好新闻一等奖作品中,文汇报记者朱幸福采写的通讯《菲律宾兵变目击记》获得全票,独占鳌头。这篇通讯的推荐意见是,写得真实生动,富有现场感,而且报道及时,比新华社的消息还早,是国内记者采写的第一篇报道菲律宾兵变的稿件。我反复阅读这篇通讯,不由为记者深入枪林弹雨中采访的精神所感动。菲律宾兵变军人进攻的三个热点:总统府、四号电视台、国防部军营,记者都驱车前往采访。当时,政府军与兵变军人还在互相枪击,记者就在枪弹纷飞中采访。通讯中就有相当生动的描写,“我和另外两名外国记者举起双手靠近总统府,但被躲在暗处的全副武装的政府军挡驾,不让前进。”  相似文献   

11.
在这次审判林、江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的报道中,首都各报和新华社记者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了种种困难,分别采写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新闻和通讯,使得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的报道,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同样是揭露林彪集团阴谋杀害毛主席、搞反革命政变的罪行,新华社和解放军报的记者各自采写了长篇通讯,在重点的选择,事例的剖析,乃至叙述的方法上都各不相同。至于“四人帮”策动上海武装叛乱,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都编发了自己的专稿。在采写法庭审问的新闻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本台消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实践中,不同媒体对特稿的理解有较大差异。新华社特稿大多是对重要事件的报道,风格类似通讯;财新特稿是重要的深度报道,风格类似调查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南方周末特稿更强调报道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由于我国没有对“特稿”定义进行固定,加之“特稿”一词含义丰富,所以媒体按照各自理解进行特稿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基本文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新华社产品的基本文体被习惯地称为“新华体”,我们姑且使用这一说法。 “新华体”即新华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被人民群众所公认的包括新闻、通讯、评论在内的各种写作形式。 新华社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距今67年。“新华体”形成晚些,公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历时也半个世纪。在漫长岁月里,新华社产品的文体在不断变化。从建设初期的半文半白,到以后的通俗易懂;从抗战初期的简洁而干巴,到  相似文献   

14.
《赤子报国情未已》是报道留美归国博士后、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刘佑全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2000年6月27日首先在《商丘日报》发表,新华社又在7月1日那天向全国播发,紧接着,《光明日报》、《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又在重要位置予以刊载。它不但在全国产生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且又荣获新华社中国第12届时事报道新闻类一等奖(位列第一名)、河南新闻奖特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这篇通讯能获得这三个有分量的奖项,说明它既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同。回想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我认为它的成功之处主…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14日新华社播发的何平、刘思扬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以下简称《诞生记》),将新华社十六大深度报道推向高潮,反映了新华社十六大报道的水平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是我国新闻事业独特而又传统的报道形式,但是,人物通讯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藩篱。 根据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物通讯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空话、套话多”,39%认为“对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这些问题不仅是人物通讯“老”模式的致命伤,也使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典型人物宣传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7.
<正>“还记得,当年两位新华社记者来我们家采访,那时我16岁。”个头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的李安胜走出家门,微笑着迎接前来寻访的我们。这是2021年下半年,一场穿越40年报道寻访中的场景。李安胜是当年新华社《春到上塘》报道中农民的儿子,而我们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的后辈记者。冬阳下苏北乡村的这温暖一幕,时常回荡在我脑海中。三年多来,我对新华社在贵州和江苏四篇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报道,  相似文献   

18.
魏莉 《新闻三昧》2005,(12):37-38
青岛港出了个当代工人阶级的典型人物——以“绝活”著称的码头技术工人、吊桥队队长许振超,国内各大媒体、包括新华社都作了充分的报道,新华社除播发了通讯《民族复兴的脊梁》外,还播发了言论《向许振超学习》等通稿,在行行业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引起了较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是当今媒体宣传实现典型人物报道新突破、扩大典型人物宣传影响力的突出实例。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0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日本友好人士小岛康誉资助的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队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对遗址展开了多学科考察。我有幸作为考察队惟一的随队记者,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 寻访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北120多公里的沙海中,这是一座被黄沙掩埋了1600多年的古代王国废墟,1901年被英国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首次发现,一夜之间轰动世界。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经过考证,认为这个遗址就是《汉书·西域传》中所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1月14日新华社播发的何平、刘思扬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庄严使命--党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诞生记》(以下简称《诞生记》),将新华社十六大深度报道推向高潮,反映了新华社十六大报道的水平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