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白兔拔了5根萝卜,小灰兔拔了14根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几根萝卜?”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比较两个量的多少,通常我们称它为“比较减”。“比较减”是减法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教学中老师经常使“妙招”:圈重点字“比”,记住比多比少都用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在教学中,我也如此,但不少学生还会出错。午间休息时,我安排班里的几个小老师辅导,过了一会儿,罗同学来到我身边:“老师,这个题目我会做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她说给我听。她一边指着图(如图1)一边说:“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了几根萝卜?就要先‘一一配对’,把小灰兔的萝卜派出5根和小白兔的萝卜‘一一配对’,派走配对的萝卜就是少了的,要减去,14-5=9,9就是剩下没有配对的萝卜数,也就是小灰兔比小白多拔的萝卜。”  相似文献   

2.
在低年级儿童识记字形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方法识记,会使他们对识记对象印象更深,乃至永远不能忘记。例如,我在教“拔”字时,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启发学生说:“这个字我以前教过的好多同学都易出错,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办法把它记住?”学生听到这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后,便积极思维,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生1:“拔”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扌”旁,右边是“友”字加上一点。生2:“拔”字和“拨”字相似,“拨”字的短竖去掉就是“拔”。生3:“拔”字是指一个小朋友(友)在用手(扌)拔萝卜,拔不出来,急得眼泪都滴…  相似文献   

3.
“拨”是课文《八角楼上》中的一个生字,这个“拨”与“拔”是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作业中很多学生把“拔草”写成了“拨草”。鉴于此,我想了个比较直观的办法,我先把“拨”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个字的右边是什么字呀?”学生立即回答:“是‘发’字。”我接着问:“文中的毛主席在写文章时,忽然发现油灯的灯光暗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回答:“毛主席用手轻轻拨了灯芯。”“对,这就是拨灯,你们可要记住‘拨’的右边是‘发现’的‘发’字,而‘发’的左上角的一小竖恰似一根拨东西的小棍棒。”然后我又指着“拨”字的右边说:“如果你…  相似文献   

4.
一、角色重新定位“,让主人动起来”学生的地位是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落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如在二年级生字教学中,考虑到识字量比一年级多了一倍,我引进多种识字方法,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猜字谜法,于是我借助不同结构的字,将方法介绍给学生。如组合法“:另一只手”,组合起来就是“拐”字;拆字法“:挥手离去”,就是将“挥”字中提手旁去掉,就是“军”字等等…  相似文献   

5.
我在板书语文七册第二十七课《小音乐家扬科》课题时,随手将提手旁的“扬”写成木字旁的“杨”,而后拿起课本发现和课本上不一样,立刻把“杨”改为“扬”。在我改的时候,同学们就议论着:姓“杨”的  相似文献   

6.
两个小黑点     
小松鼠拾到了两个小黑点。“喂,谁写字掉了点呀?”小松鼠大声嚷嚷。小灰兔从林子里冲出来:“我地里的萝卜拔不出来。萝卜说,我写‘拔’字丢  相似文献   

7.
《揠苗助长》是一篇经典寓言,薛法根和戴建荣两位名师都执教过,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把“揠”字教学作为一个重点,同样选择了指导学生讲故事这一教学手段,但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精彩. 1.“揠”字教学片段 片段一 (薛法根) 师:上语文课首先要识汉字.(板书“日”)认识吗?下面加个“女”,认识吗?“要”读yàn,安静、安宁的意思.(生读) 师:再加一个框“亡”,这个框也是一个字,读xì,加框后“匽”还是读yàn,是把东西藏起来的意思.再加上提手旁,合成一个新的字“揠”,读作yà.(生读) 师:汉字非常神奇,有许多汉字是由独体字一个个合成的.  相似文献   

8.
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是通过精心构思和设计而有计划地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的艺术.板书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好的板书设计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板书应简明扼要,能体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 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板书首先要突出课文第一句“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则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中的“才”字.这个“才”把作者对别里科夫的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出来.整篇课文是围绕着“才”展开的,抓住这个字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突出“滚”字,即别里科夫被柯瓦连科推了一把“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的”滚”.这个字集中表现了别里科夫这个卑微小人的形象.”滚”和”才”呼应,写出了由人间“才”“滚”到阴间的下场,也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案例师:我来写个字,看。(板书“杏”)认识吗?读一读。(学生齐读)师:大家的后鼻音读得可真准,我还想再听一遍。生(高兴响亮地读):杏。师(微笑):真不错!咱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把上面的“木”写大点,“口”写小点(教师范写)。这样才溧亮。那这  相似文献   

10.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小摄影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边板书课题。边提示)“摄”是个生宇,“影”字的笔画也较多,要注意它们的笔顺和笔画变化。(书写完)我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怎样才能记住并写好这两个字? 生;“摄”字是左右结构,“提手旁儿”加“聂耳”的“聂”。 生:“影”字是景色的“景”加“三撇儿”。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认识的方法也很好。怎样把它们写好呢? 生:我认为写“摄”宇右旁的“聂”时,应注意上面的两个“耳”要写得稍扁一些,下面的“双”左边“又”的那一“捺”要变成“点”。 师:你上来在黑板上写给大家看看,好吗?请同学们也练习写一写。(走到同学们中间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相似文献   

11.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 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我调入自由路小学教音乐。在给四(1) 班上第一节课时,我做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我姓张,名叫晓艳。”——我正准备转身板书“晓艳”两字时,突然从学生中发出一声:“小燕子格格驾到!”于是班里一阵哄堂大笑。面对调皮学生这个不大不小  相似文献   

13.
写字课上,我在田字格里为孩子们示范写“找”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和‘我’字的写法相似。注意,第五笔是斜钩……”我一边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讲解要领。写完一看,我纳闷了:明明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怎么看起来不太像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下面的学生看出问题了,来不及举手就唧唧喳喳地说起来:“老师,您那个提手旁写高了!”  相似文献   

14.
对于形近字“虚”和“虑” ,平时运用时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将“虚”、“虑”用错 ,经常把“虚心”写成了“虑心”。区分这两个字 ,我从字形分析入手 ,先在黑板上板书这两个字 ,问学生 :“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立刻回答 :“部首都是‘虎’字头。”然后 ,我指着“虚”字启发学生 :你们平时在做作业时 ,遇到不懂的难题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要虚心请教老师或同学。”“对 ,要记住‘虚心’的‘虚’里面是个‘作业’的‘业’字。”我慢慢地说。接着又指着“虑”字 ,对学生说 :“这个字里面有个用心的‘心’字 ,那么 ,在课堂上当老…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描述】张老师执教《坐井观天》时,请一名学生将“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板书在“小鸟”的旁边。学生板书时,教学流程继续进行,谁也没有注意学生写在黑板上的四个字。“大家看看,这两个‘无’字有何不同?”张老师指着刚才学生板书好的“无边无际”问大家。我一看,咦?这两个“无”字没什么不同啊!这个字才四画,每一个笔画不是都交代得很清楚吗?哪里错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字、“米”字和九宫字格进行写字教学,字体规范,便于学生模仿。但教学前画格子,十分费时,常常因匆忙画得不准,影响教学效果。为 此,我制作了一个“字格板书模”,解决了这个难题。做法:用一块塑料薄片或废胶卷,按所需字格的大小,用锥子在上面钻孔成“田”字、“米”字或九宫字形。用法:左手拿着制成的字格板书模,紧按在黑板  相似文献   

17.
一、课内训练形式1 对音节进行四声练习 :根据刚入学学生敢想敢说的特点 ,巧妙地设计语言环境。如“ba”的四声 :“b仭” ,“八· 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b偄” ,“小白兔在拔· 萝卜” ;“b儯” ,“我有一把· 漂亮的尺子” ;“b劋” ,“爸爸·· 在工厂上班”。2 字词句交朋友 :这个练习是引导学生进行扩词、扩句的练习 ,进行词汇的积累。如“温”①温暖—→温暖的阳光撒向小山村。②温水—→我给妈妈递上一杯温水让她吃药。③体温—→我生病了 ,医生给我量体温。3 读句填空 :这一练习对学生进行句子完整性训练 ,同时使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我在课堂里常常提供学生求异思维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地完成识字任务。如我教第二册《锄禾》中的生字“汗”时,先让学生仔细看这个字怎么写,然后提问:谁能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记住“汗”字?有的说:左边三点水,右边先写二,再写竖,上面不出头,就是个“汗”字。有的说:左边三点水,右边写“干”,合起来就  相似文献   

19.
对于“己”“已”“巳”三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作业中经常用错。因此,我采用了下列的方法来区分。首先,将“己”“已”“巳”写在黑板上,接着,告诉学生:“这三个字都是由横折、横、竖弯钩组成的,看起来长得都像‘蛇’,但它们的读音和字义完全不一样。”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致很高。于是,我笑着说:“蛇口大开,自己的己(板书:自己)。蛇口半开,已经的已(板书:已经)。蛇口不开,巳时的巳(板书:巳时)。”这样就从字形上区分了这三个字。然后,我指着“己”说:“我们自己,应该敞开思想去接受新的知识,所以用大开口来表示敞开的思想。”我…  相似文献   

20.
小兔拔萝卜游戏目的:发展宝宝向前行进跳的能力。准备:若干塑料圈、若干用硬纸做的萝卜等。游戏玩法:妈妈把塑料圈在地上摆好(如照片所示),当成“小河”。妈妈和宝宝扮成“小兔子”。妈妈对宝宝说:你看,小河对面有许多萝卜,你去拔一个给妈妈,好吗?”宝宝说:好的。”接着,宝宝双脚连续逐个跳过塑料圈到河对岸去拔萝卜,拔完萝卜后,再沿原路跳回来,把萝卜交给妈妈。青蛙捉虫游戏目的:发展宝宝分合跳的能力。准备:若干自制的荷叶、一个用硬纸做的青蛙头、若干用卡片做的虫子等。游戏玩法:妈妈先把荷叶在地上摆好(如照片所示),然后在这些荷叶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