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多钓友认为露钩上饵的效果不好,其实,藏钩露钩孰好孰坏,这个问题绝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在20多年的垂钓实践中,北京地区能下钩的水域去的不少,各种方法也变换着用过。实践证明,有的钓场挂整条蚯蚓或半条蚯蚓钩尖外露为好,有的钓场只挂一小段蚯蚓包住钩尖为佳。例如,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笔者在秦城水库垂钓,因库中的鲫鱼多且大,挂整条蚯  相似文献   

2.
郭红明 《钓鱼》2011,(13):47-47
每年元旦至清明时节,云南滇南天然休闲钓场——红河州三角海水库,垂钓人们从南洞河捞取青苔钓罗非鱼,这一时期,“青苔”环保钓饵罗非最爱,用粉饵和蚯蚓等饵料却无鱼问津,是三角海的罗非鱼偏爱青苔?许多钓友如法炮制在其它水库和养殖塘用青苔钓罗非鱼常空军,鱼获却没有保证,还真是奇怪了。  相似文献   

3.
钱邦伦 《钓鱼》2008,(17):43-43
鲶鱼,在山城重庆被称为“鲇巴郎”,喜吃荤饵,一般用够鲦、蚯蚓作为钓饵。它吞食凶猛,宜用粗线大钩垂钓。今年5月2日,重庆市大足县龙岗镇居民54岁的周生乾在该县上游水库黄家沟钓场,凭小钩细线钓获一尾重33.5斤的大鲶鱼。这在当地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4.
张忠江 《钓鱼》2014,(21):20-21
十二、动植物的提取物的用法动植物的提取物类添加剂在实际垂钓中,应用也较为广泛,最早应用垂钓的动物是蚯蚓、蛆虫、红虫、线虫、蚕蛹、虾类等等,现在经人工科学提取的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效物质,已被广泛地用于垂钓中,如虾粉、蚯蚓粉、红虫粉、蚕蛹液、贝类液、乌贼内脏提取物、蕨类植物提取物等等.而应用最广泛的比如台钓钓友必备的虾粉、蚕蛹粉、蚕蛹液等,其中虾粉应用的最多,但真正了解怎样用虾粉的钓友并不多.大家可能知道虾粉经常在水温低的季节里或嗜腥的鱼塘里应用,但怎样用好虾粉可能大家都不大清楚了.  相似文献   

5.
蚯蚓是广谱钓饵,也是四季都用的钓饵。如何用好蚯蚓饵?在长期的乖钓实践过程中,自己得到两点较深刎的体会.首先,钓上的蚯蚓要保持鲜活。这一点常被一些钓友忽略。  相似文献   

6.
郭全刚 《垂钓》2014,(9):16-17
辽河大白虾易腐败变质,保存的方法是将新鲜的大白虾置于塑料袋或塑料盒中,再放入水中,使水完全浸没白虾,然后立即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出钓前取出即可,到钓场自然就解冻了:挂钩时可从虾尾钩入,虾头穿出。  相似文献   

7.
鲶鱼,在天府之国四川被称为“鲇巴郎”,喜吃荤饵,一般用鱼餐鲦、蚯蚓作为钓饵。它吞食凶猛,宜用粗线大钩垂钓。6月9日,四川大足县医药公司55岁的钓友张久才在该县跃进水库杨家湾钓场,凭小钩细线钓获一尾13千克的大鲶鱼,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这天清晨6∶30,张久才来到大足跃进水库杨家湾钓场垂钓。跃进水库1958年修建,坝高24.87米,坝长110米,库区自然集水面积11.76平方公里,库容量达808万立方米。这天下着小雨,气温17.7℃。张久才在渡船码头附近,选择1.7米深的水位下钩,用火巴红苕拌“钓鱼王”的图为张久才夫妇与大鲶合影伍华天\摄鲜谷鲫饲料…  相似文献   

8.
陶世君 《垂钓》2009,(11):27-27
9月20日,大连天气多云。清晨5:30,陈少杰和黄世平驱车直奔河口钓场。河口钓场是大连地区近海少有的优良钓场,这几年,各地钓友常在这里和大鲈不期而遇。按大连地区潮汛规律看,9月20日当天为大潮汛,海上刮4~5级东北风。黄世平建议:潮水涨至七分前后是鲈鱼开口的黄金时间,上船后可先钓黑鳕和六线鱼,  相似文献   

9.
张之晔 《钓鱼》2006,(11):1-1
5月3日上午,在漕湖,一个叫洋洋的10岁小男孩让钓鱼的叔叔、伯伯汗颜。他用一支3.6米抛竿、串钩挂蚯蚓,随便而毫无章法的乱扔,就这么钓了9尾黄颡和1尾重逾2千克的鲤鱼,成了这个上午钓场的冠军。  相似文献   

10.
窝心的鱼护     
鲁小刚 《钓鱼》2009,(10):62-62
钓友志杰可算是久经钓场的老渔民了,喜钓竿塘,每每渔获颇丰,常洋洋自得。  相似文献   

11.
去年8月6日,在密云水库东岸黄各庄南一湾子中,我用拉砣钓获了一尾重达7750克,长87厘米的大草鱼,在当地和我所在的单位造成轰动。 这天晨5时半,我冒着阵雨到钓场,将每个甩砣上三个钩都上了大红蚯蚓,分别甩到30多米的深沟  相似文献   

12.
邹卫平 《钓鱼》2006,(1):35-35
鲇鱼山水库中的小库中,有一处唯一的论斤收费的钓场,这就是石船水库。在这里钓一斤鱼,收费六元到八元.因此被当地钓友称作是贵族钓场。  相似文献   

13.
蘸饵     
张炎冰 《钓鱼》2012,(20):16-16
蘸饵,上饵技术之一。传统钓鱼都是手上饵,以包和套的方式藏钩于饵。可是饵大了、硬了以及味不对路就没辙了。于是有人在鱼嗜香,不吃蚯蚓、虾等腥饵时备一小罐,内盛炒熟后碾碎的芝麻或糕饼碎屑。遇鱼不吃腥饵时将装了蚯蚓的钩在芝麻粉中蘸几下,这样蚯蚓表面粘满了芝麻,抛钩后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14.
谈钓草鱼     
贺学 《中国钓鱼》2000,(6):18-19
一、钓点一般来说,草鱼活动规律是:最冷、最热的时候在水域的最深处;气温正常,一天温差不大时,草鱼四处活动;一天内温差较大时,上午鱼在浅水处活动,下午在深处或树荫下活动。夏季伏天,草鱼常三五成群在水体中上层游动,从岸上望去,水中的草鱼呈草黄色,发黑的尾部十分醒目。在有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水域,如果这些植物只残留茎部而无叶片,或者发现有植物拽倒的情况,都可判定钓场有草鱼。在大型湖泊、水库还可观察水面有无漂浮的草鱼粪。草鱼粪呈灰绿色,形同死的绿蚯蚓。水面有漂浮的草鱼粪,说明草鱼的密度高。  相似文献   

15.
伏治友 《钓鱼》2011,(3):44-44
众所周知,冷天钓鱼时,蚯蚓是最佳钓饵。其原因主要是冬季气温低,鱼需要高脂肪、高蛋白的蚯蚓保证营养、保持体温。因此,不但鲫鱼爱吃,就连鲤鱼、草鱼等也常吃蚯蚓。那么,冬季使用蚯蚓有哪些注意点呢?  相似文献   

16.
鱼乐圈 《垂钓》2014,(4):60-63
深圳当地有一座神秘的怪兽钓场,之所以称其为“怪兽钓场”,是因为这里栖息着150种以上的鱼类,其中有120种是凶猛的路亚钓法对象鱼,好像藏宝洞一般。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采用路亚钓法在此作钓,但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大部分热带鱼类都不开口的时候,我们便采用矶钓法调教这些“异兽”。矶钓时,我们采用蜜汁虾仁、活虾、活的鲮鱼苗,甚至秋刀鱼块,但最神奇的鱼饵仍是南极虾,这种饵大小通杀,味道很厉害,无论钓海水还是钓淡水都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7.
颜恒 《钓鱼》2009,(15):40-41
在一般情况下,钓场的选择对鱼获的多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像“有的放矢去钓鱼,选择钓场是关键”、“七分钓场,三分钓技“、“钓场选得对,三岁娃娃钓到鱼”之类的钓谚,正是钓鱼人经验的高度总结。上篇我们剖析了老钓场钓情和应对之策,现在我们再来谈一谈新钓场在垂钓中的优势所在及存在的弱点。  相似文献   

18.
张之晔 《钓鱼》2013,(22):24-25
蚯蚓用作钓饵历史悠久,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腥膻味重,啥鱼都吃;大小合适,持钩性强;取之方便,装钩简单;蠕动活饵,能逗能守。缺点是不卫生,有破坏生态之嫌,所以竞技钓鱼禁止用虫饵,包括红虫、蛆、米蛀虫。不过人工养殖,成了商品饵的蚯蚓就不在此例了。商品饵出现后有了"蚯蚓鲫""红虫鲫",将加工后的蚯蚓粉、红虫粉、鱼粉、虾粉添加到以米豆麦黍薯为主要原料的鱼饵中就有了腥饵、腥膻饵和腥香饵。然而粉状饵与鲜活的蚯蚓是两回事,有味无形,没有体液,不再蠕动的蚯蚓饵与其他商品饵毫无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1月中旬到2月初,大约20多天的时间,是俗话所说“三九、四九冻死狗”的隆冬时节。这段时间是一冬之中最寒冷的日子,是鱼儿最不愿活动和最懒得摄食的日子,也是鱼儿最难钓的日子。但是,鱼儿难钓并不等于钓不着。欲想在严寒时节钓得着鱼,使“淡季不淡”,虽有一定难度,但如能做到以下几点,仍会取得一定效果。1.熟悉钓场。钓手对每个钓场的熟悉程度,是严冬冰钓取得成绩优劣的先决条件。①要熟知哪些钓场鱼多鱼厚。比如笔者早年冰钓常去的怀柔水库、桃峪口水库、秦城水库、上庄水库以及潮白河等等,其共同之处就是鱼多鱼厚。②了解各个钓场的…  相似文献   

20.
远方 《钓鱼》2006,(24):58-59
大量聚集的杂鱼10月4日,大知昭和大知正人父子来到阿多田岛的“内浦”钓游。内浦海面多盗饵杂鱼,并非最佳钓场,但是此次他们身负使用新钓饵的重任,为了达到实验效果,便特意选择了这里。上午6点半刚过,大知父子便在岛上选好钓位开始施钓。两位带来的钓饵是“面饵黑鲷”以及“RERI×(虾肉糜揉和面饵)”。大知昭首先使用。RERIX”(虾肉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