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台湾学者开始引进西方的媒介批评理论,到90年代逐渐进入内地传播学者的视野,媒介批评研究逐渐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媒介批评实践也随之广泛展开。从近几年的媒介批评实践来看,我国的媒介批评的探索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2.
岳改玲 《青年记者》2017,(9):99-100
近年来,媒介批评已成为国内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之一,不仅媒介批评理论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媒介批评实践活跃,媒介批评教育也发展迅速.作为新闻传播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媒介批评在各新闻传播院系普遍开设.然而,与媒介批评课程的蓬勃发展相比,国内针对媒介批评教育的研究有待深入,对于西方媒介批评课程进行研究的论文尚未出现. 美国是新闻传播研究学科化的发源地.自1908年密苏里大学成立全球第一所新闻学院以来,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有近110年的历史.鉴于媒介批评课程对新闻教育的重要价值,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尤其是考察美国的媒介批评课程如何定位,讲授什么样的内容,具有怎样的特点,就很有必要.为此,本文对华盛顿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传播学系等一些著名新闻传播院系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同传媒业受商业化的侵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随着西方媒介批评理论的引进,媒介批评逐渐成为我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媒介批评观念逐渐获得新闻界广泛认可的背景下,在对媒介批评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部分新闻学刊物和学术专业网站等尝试开办"媒介批评"栏目,开展较为专业的媒介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4.
张羽 《今传媒》2006,(10):24-25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批评实践的丰富与深入,我国内地媒介批评研究也呈现出日趋活跃的态势。先不说为媒介批评及其理论研究提供阵地的以《今传媒》为代表的媒介批评刊物相继问世,以及散见于其他学术期刊、报纸、电视和网络的具有真知灼见的各种学术论文。单学术著作就  相似文献   

5.
胡正强 《青年记者》2012,(11):16-18
媒介批评的欲望、动机虽然往往是因传播实践而激起,但支撑在其背后的则是人类传播活动漫长历史的整个过程.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精神性活动,其思维方式与新闻传播显然有所区别,透辟的理性解析和文化阐释无疑是其话语实践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媒介批评学从西方引进大陆,中国媒介批评史的研究也渐渐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中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和开端自然也就成为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目了然     
媒介批评的类别反思媒介批评在主体层面上包括政府的批评(管制的批评)、媒介的批评(自律的批评)和公众的批评(监督的批评)三种类型。三种批评形式分属不同的主体,发挥不同的职责。它们共同作用,完成对新闻界的监督和批评。媒介批评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我们的媒介批评理论研究和媒介批评业务实践活动应更加注重其现实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媒介批评的三个类别层面上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最为主要的是,在学习国内外先进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三个类别不同层面的媒介批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从而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西方发达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应对策略和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英国是最早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自上个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其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教材的研发,以及测验与评估皆有其独到之处,并执全球媒介素养教育之牛耳。基于多年的研究,笔者认为虽然中国与英国的国情不相同,然而借鉴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验,会有助于了解媒介素养之潮流,能有助于我们免走弯路,也会使我们的推动媒介教育之路更为顺畅。本文透过与当前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人士的访谈,掌握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新脉络、动态和…  相似文献   

8.
张羽 《今传媒》2006,(3):2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媒介批评实践日趋活跃,媒介批评研究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在研究视野上均有突破,但也存在一些让人思考的问题。一、媒介批评理论“滞后”于媒介批评实践作为一门学问,学界普遍的看法是,媒介批评是从1995年进入中国传播学者视野的。依据是该年吴迪先生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第5期上发表《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一文,首次公开地、系统地研究媒介批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式的媒介批评活动仅从这个时期才开始。事实上,媒介批评活动是伴随着媒介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一种意识产品及载体的产生,接着就会出现对他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媒介批评”的研究,涉及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性文章逐步走向深入,媒介批评史的研究也开始了起步阶段,丰富的历史资源在等待学者去挖掘,《萧伯纳在上海》一书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媒介批评”的概念崇拜与无标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进入新世纪,媒介批评成为我国学界、新闻界和政界的热门话题,许多报刊开辟了媒介批评专栏,批评文章不断增多.但对"媒介批评"的定义、概念使用和批评指向众说纷纭.近年来学界有入主张,引进和遵照西方的媒介批判理论,才是真正的媒介批评,否则就是"伪命题""伪理论",压抑"媒介批评的多元与开放".对西方媒介批评概念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和压缩了媒介批评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媒介批评缺乏系统深刻的理论根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媒介批评深入开展的障碍。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自信,着力构建中国化的媒介批评理论,开展媒介批评实践,无疑是深化媒介批评建设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宋双峰 《今传媒》2007,(5):26-26
自大众传媒出现后,媒介活动给人类与社会带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在距今2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新闻界、学者、受众和各领域的精英人物如何评价媒介和批评媒介?传媒人应从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近日,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拓荒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建明教授等编著的《西方媒介批评史》,系统分析了西方媒介批评思想的发展,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实践的先锋人物。针对民国初年我国报业发展的不足以及报界的各种现实问题,于右任发表了许多批评言说,从中可发现,于右任的媒介批评思想,不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性,也有“不作过激之谈,亦不作过偏之论”的理性;从感性到理性的批评思想转变,不仅反映了于右任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初兴时期话语实践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众媒介通过日积月累的话语生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媒介话语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意识形态、权力和价值的操纵.本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媒介批评思想、福柯的话语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为基础,指出大众媒体通过日常运作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媒介话语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意识形态批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出现给媒介批评研究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路径,也给网络媒介批评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使媒介批评逐渐呈现一种让公众完全参与、媒介批评完全公开的局面,尤其是以微博为主的媒介新形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那究竟什么是网络媒介批评?简而言之,网络媒介批评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媒介批评,是网络诞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媒介批评学的新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明 《当代传播》2001,(6):24-27,23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并由宏观层面推进到 对新闻作品的分析,使其更具实践意义。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性反思,而 媒介批评理论则是新闻活动的现实反思。近几年,我国媒介批评理论形成了新的 学科架构,主要包括媒介批评的对象研究、媒介批评的内容研究、媒介批评的方 法研究和传播政策分析。 媒介批评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研究界的注意,一支媒介批评家的队伍正 在聚集。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报道的强烈反思,转移到如何分析、评价 新闻作品,如何认识传媒行为,已经深人到媒体的各个领域。媒介批评学引导人 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地理解媒介和新闻,导致媒介观念的彻底变 革和新闻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发展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之成为理论关注的中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大众媒介迅速扩散到欠发达国家的一个结果,理论家们开始考虑媒介能否和怎样促进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在美国社会科学中,D.勒纳、W.施拉姆、E.卡茨、E.罗杰斯等人是这个领域的开创者。席勒等人对之作了批判主义的反思,这一反思不仅得到英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批判主义者的支持,而且被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的研究者所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为有关的争论和观点的阐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论坛和推动力。当今时代,世界背景中的美国发展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又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8.
11月1~2日,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使命与责任——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主要议题有七个,分别是大众文化和媒介批评,媒体失范与媒介批评的责任,中西媒介批评史研究,两岸三地的媒介批评学术研究,媒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媒介批评实践,媒介批评  相似文献   

19.
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程 《新闻记者》2005,1(4):28-31
媒介批评是近年来国内传播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0年11月,教育部《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而后,浙江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分别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前者还将“媒介批评学研究”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后,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还提出开设媒介批评课程的动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的实力一天天壮大,媒介批评的重要性也随即表现出来。然而相对于媒介的强势,媒介批评却没有完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我国,媒介批评的理论仍不完善,媒介批评的实践也处于无序的状态,然而媒介批评依然拥有与媒介相制衡的能力。因此讨论媒介与媒介批评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就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