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之间建立一种交互平等的教学关系。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即是在认知和再认知学习目标中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是种“传授一训练”型,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方式是单向灌输;对话式和谐阅读教学体现为交互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参加课改实验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大胆地走出传统教师角色扮演新的角色。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中小学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师把现成的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单向灌输、单极表演和搬运兜售知识,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单向度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误区。要走出这个误区,应当实现三个“回归”,不放过能让学生受到情感冲击的机会,使德育生活化,融入教育的整体之中,激励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5.
审视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们发现还存在着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道德说教死板、单一;课堂上纯粹是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体验的空间……导致学生感触不深,知而不行,效果欠佳;教学时空狭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40分钟,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课外道德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西方教育思潮逐步渗透,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理念。如后现代主义师生观认为,传统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权威教学,即承认并维护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群体地位,教师成为话语霸权的占有者,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受到压制。因此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铲除对秩序和权威与日俱增的服从,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平等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以培养求职者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与专业的权威,应该从知识的简单传授和控制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灌输相结合。寓思想教育于社会常识教学之中,就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灌输思想教育。社会课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要充分挖掘,适时灌输。  相似文献   

8.
审视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们发现还存在着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道德说教死板、单一;课堂上纯粹是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体验的空间……导致学生感触不深,知而不行,效果欠佳;教学时空狭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40分钟,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课外道德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9.
审视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们发现还存在着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道德说教死板、单一:课堂上纯粹是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过程,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体验的空间……导致学生感触不深,知而不行.效果欠佳;教学时空狭窄: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40分钟,没有给学生留下更广阔的课外道德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0.
周一贯 《河北教育》2003,(10):20-21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变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课堂的话语系统。在传统灌输接受式的课堂里,教学的话语系统往往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一是偏重于灌输,即教师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中心,作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思想决定着行为.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理解为“讲”、“练”、“考”,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模式是以老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转向学生知识的形成及学生能力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从教育哲学观的视野区分,不外乎是注入式教学法及启发式教学法两大类。注入式教学法建立在确认学生是接受的客体的思想基础上,从而实施的办法比较简单,只需对学生进行灌输及机械训练,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知识为目标。启发式教学法则建立在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基础上,从而需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但使学  相似文献   

13.
正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由于注重单向灌输,教育方式是僵化的,教育效果是低下的,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在知识传授、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历史,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进而构建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亚鹏 《师道》2014,(10):20-22
传统的物理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老师单向地以“独白”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以记录课堂笔记、习题演练等为主要方式接受信息,这种“灌输中心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没能体现物理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有“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事实上,课堂教学首先是由一系列的沟通活动构成的,在多样的沟通活动中,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积极建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他们的社会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包括物理课程在内的课堂教学都需要从“灌输中心教学”走向“对话中心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刘舒清 《考试周刊》2009,(17):189-190
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课堂教学是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课堂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思想与教学结构,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都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教师素质乃教育之本。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内在素质的表现。教师如果仅会传授知识,只能算作教书匠。教师应当以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这便是能师、人师与教书匠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召唤着能师和人师。匠师———灌输型教师教书匠的特点是,比学生先懂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记问之学。他所能做到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从学生接受信息的角度来说,教师传授的知识可分为无效知识和有效知识。教师传授无效知识等于浪费学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 ,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人们已习惯于把教师理解为传授知识的一方 ,把学生理解为接受知识的一方 ,整个课堂教学就是作为传授一方的教师向作为接受一方的学生在知识上的单向灌输 ,于是在这种旧的教育观念的禁锢下 ,教师的结论 ,或者说照搬参考资料的结论成为理解教材的惟一标准 ,而学生的自由发挥、驰骋想像的余地则完全被抹煞。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8.
沈庆 《考试周刊》2013,(4):144-145
长期以来,学校里的科学教育主要采用注入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国教育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倡导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信息技术是教学中的新型手段,如何让它在探究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很多老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侧重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课堂的弊病依然存在.主要有: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向学生单向的"灌输";僵化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单调;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以下就当前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1.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向学生单向的"灌输".由于受到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不少教师把教师理解为"传授"的一方,把学生理解为"接受"的另一方,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作为传授一方的教师向作为接受一方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单向灌输.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不少教师通过辛辛苦苦的"讲授",把自己备课的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教师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丧失了自己的探索机会和探索过程,其结果是势必走向"创造"的反面.  相似文献   

20.
论"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的本质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教育与灌输式教育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论述正面教育的,而后者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方式;前者灌输的内容是发展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后者则是教条式的东西;前者灌输的方式是“润物细无声”式,而后者则是简单的注入式;前者强调的是双向交流式的教育观念,而后者则是单向式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