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QQ——中国最成功的网络产品,腾讯——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互联网公司。8.919亿QQ注册用户,覆盖了90%的中国网民,文弱的马化腾如何打造出他的“互联网帝国”?《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薛芳深入腾讯采访,写就中国第一互联网企业传奇,用文字的力量记录中国网络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龚文庠 《今传媒》2010,(12):23-25
今年11月3日腾讯公司《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下称《QQ公开信》)中说:"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就意味着腾讯给数亿QQ用户下达的最后通牒:必须立即在QQ和360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腾讯QQ负责人称"这是我经历的最惨烈的战争!"奇虎360公司则称:"目前是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恳请用户为了互联网安全的未来停用腾讯QQ三天。"[1]不管双方怎样陈述自己的理由,以11月3日腾讯QQ的"最后通牒"为标志的这起恶性竞争事件将载入中国互联网的史册。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3日,一件轰动性事件在互联网上炸开了锅,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企业,腾讯QQ宣布不兼容360公司所推出的一切软件,同时通过软件控制使得使用360杀毒软件的用户在登录QQ时被强制下线,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在腾讯的声明里有这么一段话:"360已经在用户电脑桌面上对QQ发起了劫持和破坏.我们本可以选择技术对抗,但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不能让您的电脑桌面成为"战场",而把选择软件的权利交给您.  相似文献   

4.
郭全中 《报刊之友》2010,(12):26-27
2010年11月3日,QQ窗口弹出一段通知:"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标志着360和腾讯QQ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随着工信部的介入,双方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当然,3Q之争是互联网行业这一蓝海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最好注脚,但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管理现状,本文不谈谁对谁错,而志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希望能给予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QQ和360的战争硝烟渐渐消去,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多人对中国互联网未来的思考,其实这些思考早已有之,比如为什么中国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1999年左右成立的?为什么十几年间中国就无法出现诸如Facebook、Twitter和Gmupon这样的创新型公司?真的像360宣传的那样是因为腾汛的垄断阻碍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吗?周鸿祎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拼杀了这么些年的"海盗式"人物,深谙互联网的舆论之道,一上来就拿住了网络舆论的七寸,给腾讯扣上一顶"阻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帽子,马上就把腾讯的小马哥逼到了墙角,以至于露出自己的软肋,亮出了那份足以载入史册的"二选一公开信".  相似文献   

6.
腾讯与360之争,从最初的口水战上升为互联网实战对决,腾讯公司的二选一,360公司公布腾讯超级黑名单,更有金山、搜狗、傲游、可牛、百度5家公司联手宣布,将不兼容360系列软件。原本两家公司为一己之私而争,演变成互联网行业的"大地震"。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2,(12):212-213
自1998年至今,腾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近年来,腾讯又敏锐地洞察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推出了手机QQ浏览器软件。手机QQ浏览器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便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腾讯十分注重手机QQ浏览器的品牌成长。在2011下半年,腾讯与央视三维展开合作,通过"影院媒体映前广告+阵地互动"的整合传播营销方式,继续扩大其在受众人群中的影响力。紧握"娱乐化"内核,时空二维重叠沸腾受众消费心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探索发现,是新一代年轻时尚群体身上最显著的品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  相似文献   

8.
数字     
6.68亿 6月2日,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在美国Code大会上发布了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30亿;中国成为互联网市场领导者,中国用户数达6.68亿;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家公司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领导者,占据中国用户三分之二的移动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9.
朱迅壵 《视听界》2010,(6):11-11
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腾讯QQ软件。由此不仅标志着腾讯QQ和360之争进入决战阶段,更带来一场互联网地震。如果说双方之前的争斗至多停留在一种舆论的斗争中,那么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的个人生活,因为腾讯实际上是逼迫用户在腾讯与360之间进行二选一,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如何取舍显然是很头疼。  相似文献   

10.
胡瑛  许玲 《新闻前哨》2011,(3):66-68
一、事件背景 2010年11月3日,见惯弹出窗口的网民在登录QQ时发现,这一次弹出的内容非同寻常:腾讯公司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用户"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安装了360软件的电脑上将不能同时使用腾讯QQ。显然这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删除占同类软件市场份额90%的奇虎杀毒软件,要么就告别腾讯QQ这个拥有5.7亿活跃用户的网络聊天工具。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14,(18)
正一场数字革命正风起云涌。每一天,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四大门户网站信息更新超过10000条,QQ空间上传图片超过2亿张,百度的网络搜索量高达50亿次,上亿的中国人使用腾讯的社交应用软件"微信"。互联网正在从根本上重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数字革命成为我们媒体出版人面临的重大拐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更多表现为消费者驱动的形态,然而,随着互联网更深入地渗透各个行业,这一现状将发生改变。对于媒体出版人来说,互联网所指代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Bshare的数据报告,中国社会化媒体十大平台排行的一个图表排在前三位的是QQ空间、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分享量占比分别为37.02%,15.71%和14.24%,同属腾讯的QQ空间和腾讯微博相加已经超过了50%。一分钟内,twitter上新发的数据量超过10万,facebook浏览量超过600万……很难想象,伴随着互联网数十年的积累,互联网产品与用户的成熟,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到底蕴含着多少海底的宝藏。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更加快了UGC内容的产生的速度,使得互联网的数据信息成指数倍的增长,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变得拥挤,从80年代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的IPv4到最近开始越发紧缺,所以IPv6启用,成为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QQ”之争     
2008年底互联网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腾讯与51.com之间关于彩虹QQ的争论。因认为被恶意挖角,腾讯将15名“跳”到51.com的员工告上法庭,紧接着有网友爆料并经当事方证实,彩虹QQ的幕后老板就是51.com。  相似文献   

14.
林雨  张敏 《网络传播》2007,(11):62-63
10月,腾讯QQ和珊瑚虫QQ的“旧事”在部分网站上热炒。个中是非曲直,众多网友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业内认为,热炒的背后折射出互联网业界正本清源之举的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的360与腾讯之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360标榜自己是一切为用户着想,誓死捍卫用户隐私权和知情权;腾讯则声称自己忍无可忍,被逼对抗霸权与垄断。其实,消费者心里都很明白,两家公司不过是利益之争,只是各自打着不同的旗号而已。在腾讯强迫QQ用户二选一之时(要么用QQ,要么用360,二者不可得兼),虽然有至少6000万用户为此卸载了360,但未必全都是为了支持腾讯,只不过是为了迁就自己的习惯和舍不得QQ上一大帮  相似文献   

16.
毛晓慧 《新闻实践》2014,(12):21-23
微信作为一款通过移动网络快速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的手机通信软件,迅速占领了用户市场,特别是微信的朋友圈,借助腾讯QQ的强关系链,其传播到达率之高、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我们意识到,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上发生的变革,正从微信公众号开始。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也选择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主战场,开启向"指尖"延伸的用户人际传播之路,试图走进更多观众的"朋友圈"。  相似文献   

17.
郭全中 《今传媒》2010,(12):26-27
2010年11月3日,QQ窗口弹出一段通知:"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标志着360和腾讯QQ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随着工信部的介入,双方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当然,3Q之争是互联网行业这一蓝海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最好注脚,但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管理现状,本文不谈谁对谁错,而志在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希望能给予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腾讯看“中国式克隆”的成功与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 《东南传播》2010,(9):33-36
本文借用媒介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最赚钱的网络公司——腾讯的"中国式克隆"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其依靠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网络效应引发正反馈、垂直集成布局等策略成功改写了网络经济中的"先发制人"的法则。但在语言优势逐渐消弭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的情况下,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式克隆"的发展模式存在着隐患。  相似文献   

19.
和飞 《新闻界》2005,(5):81-82
一、即时通讯软件的现状、QQ及QQ非语言符号 腾讯QQ,MSN,ICQ是目前国内的三大即时通讯软件,其中MSN、ICQ分别是由微软公司和以色列特拉维夫的Mirabils公司开发的主要用于办公和日常联络的即时通讯软件,而腾讯QQ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于1998年开发的,可以即时发送和接收信息,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并具有与手机聊天、BP机网上寻呼、聊天室、点对点断点续传传输文件功能的软件。  相似文献   

20.
赵宇纯 《新闻世界》2011,(8):108-109
QQ大战360的事件引发了中国互联网的又一次网络大战,同时也引发了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危机。本文通过对3Q大战的分析得出互联网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并以"3S原则"为基础为其他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危机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