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秀林 《视听》2016,(6):89-90
《裸婚时代》是2011年的热播电视剧,获得当年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年度十佳电视剧等多项殊荣。"裸婚"一词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词汇,而剧中主人公刘易阳与童佳倩对于婚姻的观念态度,也代表了当下80后婚姻观念的变革,引人深思。《婚姻时差》是当下热播情感电视剧,讲述一对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引入当下热议的婚内出轨、两地婚姻等热点话题,探讨了婚姻中的情感诉求。本文通过对比《裸婚时代》与《婚姻时差》这两部热播情感大剧,详细论述当代社会中婚姻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德国社会学家缪勒利尔在《婚姻进化史》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变迁中的婚姻划分为三个时代:原始恋爱时代、家族时代和个体时代。在原始恋爱时代,男女虽有性的结合,却是基于自然的法则,故尚未得夫妻名,也无从以婚姻论之。随着人类文明的开化,男女结合才渐渐有了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完备婚姻上的种种制度。  相似文献   

3.
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赵宝刚的新剧《婚姻保卫战》一经北京、天津等五家省级卫视首播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话题焦点。事实上,自1998年《牵手》火爆荧屏以来,婚姻话题就成了电视剧的热门题材。《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金婚》和《双面胶》等剧相继热播,  相似文献   

4.
张莉莉 《新闻世界》2008,(7):109-110
《新结婚时代》是王海鸽继《牵手》和《中国式离婚》后“婚姻三部曲”的完结篇,它把现代婚姻放到了城市、农村两个截然不同并且互相冲突的大背号中进行了一次现实地探讨。城乡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冲撞。文章就此做了分析和点评。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婚姻危境”再思考,美国《时代》:刚果的漫长内战;英国《经济学家》:华尔街将何去何从?法国《新观察家》:青少年暴力的真相;日本《要素》月刊:原油恶梦……  相似文献   

6.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7.
刘翎 《军事记者》2001,(4):42-43
职业战地记者之王威廉·拉塞尔 (1820~ 1907),他发自克什米亚半岛的稿件被认为是战地报道的发端。 他不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但无疑是伟大的战地记者之一。他就是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威廉·拉塞尔爵士。   威廉·拉塞尔 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自 1842年起在《泰晤士报》担任临时性的议会报道记者。后一度离开《泰晤士报》以至新闻界去攻读法学,但在新任主编约翰·德莱恩的力邀下重新回到了《泰晤士报》并于 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他在炮火中当战地记者的经历。   拉塞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大英帝国开始进入鼎盛的时期。为争夺奥…  相似文献   

8.
正国产剧跟风严重,《大丈夫》后也许会有相当一部分类似的家庭情感剧涌现。女汉子与丈夫年差20岁的婚姻组合,是中国众多婚姻形式中的一种,且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婚姻格局已不鲜见。如同旧社会童养媳的大女人与小丈夫,也是时代的产物。四个男人,三个时代,成长背景、身份变化的异同,让故事在精彩纷呈中碰撞、敲打,男人在女性纷争的家庭里既扮演着丈夫的角色,同时也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父爱如山,类似顾大海抡起家伙磨刀霍霍、为女儿婚礼亲自上阵的很多桥段,让观众笑中溢出感动的汩。年龄相差无几、身份却为翁婿的欧阳剑与顾大海  相似文献   

9.
黄永进 《视听界》2009,(4):80-82
干金易得,好剧难求。电视剧的购买方、制作方莫不如此。 好剧是指历久弥新,在各种播出环境中都经得起考验的经典佳作。如《大宅门》、《红楼梦》、《西游记》、“亮剑》以及某些版本的金庸武侠剧、琼瑶言情剧等等;还有一类随行就市的流行剧种,菁芜杂陈,这类剧切中时弊,引领时尚,带有时代标识,迎合了特定时代特定环境背景下的观众群,比如首部直面“第三者”现象的《牵手》,反映城乡婚姻矛盾的《新结婚时代》以及《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大雪无痕》、《双面胶》等等。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杨嘉)继4年前探讨错位婚姻的《新结婚时代》在图书市场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热潮之后,中国家庭婚姻小说第一人王海鸰又推出了最新情感励志长篇小说《成长》,聚焦当下社  相似文献   

11.
2015年3月1日,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抵达北京,开始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继英国女王1986年访问中国之后,英国王室成员再度访问中国大陆,备受外界关注.2011年4月29日,威廉和凯特王妃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婚礼,新娘凯特王妃的美丽婚纱获得了人们的一致赞赏,随之流传开来的“婚纱所用的丝绸面料来自中国苏州”这一消息,也令国人为之骄傲.再往前推30年,威廉王子的母亲——戴安娜王妃也是穿着苏州丝绸制成的婚礼服步入了婚姻殿堂.  相似文献   

12.
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描述了男女主人公身心的分离与断裂所导致的离婚过程,投射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身心安宁才会有婚姻的稳定,而在婚姻中女性对男性有很强的依附感。  相似文献   

13.
新书档     
《大观周刊》2010,(32):26-27
80后婚姻素描 作为内地情感剧标杆的“赵宝刚电视剧”,在2008年的《奋斗》和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无不大获成功。此次推出第三部现实生活“话题剧”《婚姻保卫战》,将在北京、浙江、天津、云南、深圳五家卫视同时开始播出,而图书版《婚姻保卫战》,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王夫之的《龙舟会》杂剧鲜为人知。本文从《龙舟会》对谢小娥故事的继承与创造、时代背景与《龙舟会》创作、王夫之的文艺观与《龙舟会》创作等三个方面加以考述,认为王夫之的时代经历、学识修养、文艺观念是形成该剧强烈时代主题和独特艺术品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兰台内外》2014,(2):24-25
正最近,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小王子乔治展开的"尿布外交"成为英国人热议的话题。这个刚满8个月的宝宝,随父母一同到新西兰访问,这也是小王子首次海外出访。这个宝宝的王位继承权排在第三位,仅次于祖父查尔斯王储、父亲威廉王子,而高于哈里王子。俗话说,出生在帝王之家,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一辈子锦衣玉食。然而,含着金钥匙、顶着高贵头衔出生的王族,也会有各自无尽的烦恼——他们或许要"备胎"到白头、或许会卷入血腥的权力斗争,而他们的婚姻、生育也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因此,从精神层面来说,他们未必比普通人更幸福。  相似文献   

16.
石渝 《出版参考》2011,(6):14-14
近20年来,有关英国王室成员的婚姻事件,每每沦为王室的公共关系灾难。今天,英国王室及政府“大操大办”威廉的婚事,似乎意在拯救英国王室江河日下的外部形象。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相似文献   

17.
文学小说     
《全国新书目》2014,(2):20-21
新结婚时代(珍藏版)王海鸰作家出版社978-7-5063-7199-52014-01 29.00在《新结婚时代》中,引发婚姻矛盾的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俩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两代人,三对"错  相似文献   

18.
杨耘 《出版视野》2009,(2):28-28,30
重庆出版集团新近推出了一套“风情旧金山”丛书。包括:喻丽清的《面具与蛇》、庄因的《流浪的月亮》、刘荒田的《旧金山浮世绘》、王智的《扫描美利坚》和李硕儒的《寂寞绿卡》。该丛书由任职于新闻出版总署出版司的著名评论家于青女士作序。于青称:“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  相似文献   

19.
正简·奥斯汀对婚姻和女性意识的看法,是女性在当时男权社会中对婚姻自由和自我解放的一种追求,她的观念远超当时社会中的普遍观念,更具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奥斯汀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描写了四段婚姻。小说描写的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奥斯汀通过  相似文献   

20.
古代的媒妁     
“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白虎通·嫁娶》),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然而,男女两性如何从两不相识到合音成礼,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乃至于民国时代,开启婚姻之门的“钥匙”,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媒如,作为男女婚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古代婚姻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就“媒的”这一角色的演变情况作一总结,以期勾勒出古代婚俗文化的一些发展轨迹。媒的起源于何时?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据《绎史》卷三引《风俗通》曰:“女娲祷祠神祗,而为女媒,因置婚姻。”女娲在中国有关人类起源的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