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梅重 《文化交流》2014,(6):60-62
说说汤显祖 日前与师友之交的“山野隐士”在QQ上随谈,偶尔知道他的松阳老乡叶洲先生有一部关于汤显祖的长篇历史小说《浮生之梦》于新近问世。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文学史中,苏童是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他的《我的帝王生涯》作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以独特的叙事策略展现了浓厚的新历史主义色彩,揭示了历史的残酷性,人性的丑恶和存在的荒谬。小说中的虚构历史叙事、内聚焦叙事和换位的叙事方式,充分反映了小说的深层寓意和苏童高超的创作水平。本文将通过对苏童《我的帝王生涯》的分析,研究其主要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3.
道家在先秦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陈鼓应先生致力于道家的专门研究。1990年,他在《哲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一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论,而且这种争论渐渐从专业哲学领域扩延到大的文化领域。李存山、赵吉惠、张立文、涂又光、陈红兵等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撰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道家主干说”中,陈先生提出两个有争议的观点:一、道家是哲学,儒家是伦理学(特别是社会伦理学)。中国哲学的主体是宇宙论和人生哲学,道家是形上学的主干,在人生哲学上尤推《庄子》。中国的哲学突破始于道家。二、“知识产权”问题。他认为中国哲学的“原创性思想”是道家创发的,“系统性理论”也以道家最完备。陈先生还指出,许多人认为儒家是积极的,道家是消极的,这种看法十分错误,他会在以后撰文论及这个问题。 1994年12月,陈先生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道家在先秦哲学中的主干地位》的论文,首次深入而细致地回答了学术界几年来的争论。本刊征得陈先生同意,分两次刊登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道教所敬奉的教主,庄子是道家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司马迁谓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见《史记·老庄列传》),人们常并称老庄,可见其思想一脉相承。记载老庄学说的《老子》、《庄子》二书为道教重要经典。道家与道教思想,涉及多种学术文化领域,乃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本文拟从逻辑角度试析老庄有关思想,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5.
"三帝奇人"二月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月河的第一印象,是因为他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雍正王朝》,很快,这部小说又被改成了电视剧。雍正自小在我的印象中是个暴戾、凶残的君主,什么“文字狱”呀,“维民观止”(说是影射雍正杀了头),“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说是影射清朝不懂文化)呀,都是少年时代听熟了的雍正故事。如今到了二月河笔下,雍正却成了治国有方的英君明主,与康熙、乾隆放在一起,毫不逊色,这可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这样,我对二月河的作品引起了浓烈的兴趣,他先前出版的“康熙”、“乾隆”长篇小说,同样令我爱读,于是我称他为“三帝奇人”。确实,要写好代表大清王朝辉煌和鼎盛的三位大帝,不是大手笔是  相似文献   

6.
溟北 《文化交流》2003,(4):11-14
用小说沉淀“危机”记忆,即将诞生的一部长篇—— 作家柳建伟要创作一部反映非典时期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萨斯危机》,我得知这一消息并不吃惊。因为这位以对社会变化发展异常敏感而  相似文献   

7.
书序三篇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2,(4):177-180
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编辑出版一套《王充闾人物散文系列》:《说帝王》、《读文人》、《话女性》,各有一篇作者自序。现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经典,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道"虽不仅限于道家,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其整个哲学系统都是随着"道"而展开的。本文借鉴观念史研究方法,考察"道"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接受流变,以此为个案剖析国学话语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一、God/Creator——基督教神学的借体重生《道德经》初入英语世界之际,由于语言的隔阂和传  相似文献   

9.
一、“大成”、“成家”、“成”公孙述据蜀而自建之国号 ,史中所记早有歧异 :《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 :“建武元年四月 ,遂自立为天子 ,号‘成家’”。《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 :“会夏四月 ,龙出府殿前 ,以为瑞应 ,述遂称皇帝 ,号‘大成’”。《三国志注·魏志》 :“孙盛曰 :‘昔公孙述自以起成都 ,号曰成。’”①后人未加分辨 ,或择一而述 ,或兼而有之 :《秦汉史》 :“建武元年 ,四月 ,遂自立为天子 ,号‘成家’” ;②《稿本后汉书疏证》 :“《华阳国志》 :‘号大成’ ;又曰 :‘公孙述僭号’” ;③《天府蜀都》 :“公孙述在成都…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初,我受命主持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这次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与过去的《曾文正公全集》有很大的不同。同治十一年春,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被朝廷谥为文正。曾国藩生前曾说过,他的文字不刻集公开发行,只留与子孙观览,其原因是价值不高,“志亢而才不足以副之”。他以此种理由拒绝刻集,或许是真的出于谦虚,或许另有考虑。但是,其家人并未遵照他的这个遗嘱,在他死后的第五年,即光绪二年,由湖广总督李瀚章牵头,有他的弟弟国荃及儿子纪泽参与编辑的《曾文正公全集》便刻印问世了。这套书出来后,立即成为风行海内的…  相似文献   

11.
艾珺 《文化学刊》2013,(6):183-187
1913年,毛泽东20岁时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之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子、孟子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以《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成千古绝响的范仲淹,与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曾国藩。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2021,(3):36-38
章治萍 上榜词:无独有偶,或许是我对自己的诗最理想化的希望.我永远成为不了"惟一",但我一直不计后果地努力跟随在"惟一"的后面.不论是自然诗歌,地理诗,还是生态诗.其生态诗代表作有早期的长篇系列组诗《青海地理诗典》与近期的长篇系列组诗《鸟影,或者其它》等.  相似文献   

13.
叶建华 《职业圈》2013,(1):30-31
庄子,又称庄周,生活年代在公元前369~286年,原系楚国贵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庄子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而庄子的文采更胜于老子,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相似文献   

14.
黄爽 《文化学刊》2023,(2):22-25
随着时代变迁,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逐渐产生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审美期待的新的时代文化。本文以新时期之初创作并产生广泛影响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例,探索其在两次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的过程中,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再生产出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诗》和《春秋》都是先秦儒家士人极力推崇的文化文本。二者从实际的历史角度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儒家的话语建构工程中它们却同是儒家权力意识与乌托邦精神的体现 ,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诗亡”与“《春秋》作”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文化空间的变化 ,也反映了儒家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素以儒、道互补而著称。儒家的经典是“五经”,按汉代以后的排列,它们分别是《易》、《书》、《诗》、《礼》、《春秋》;道家的经典是“三玄”,按魏晋以后的说法,它们分别是《易》、《老》、《庄》。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历史上泾渭分明的儒、道两系,竟均以《易经》为自己的哲学坟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后世的学者争相以前人的经典作门面,还是儒、道两家本出于一源?从这一意义上讲,探明《易经》与儒、道之间的联系,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应解决的首要课题。然而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匮乏、文献与传说的真假难辩,检阅诸多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掉了。于是,谈儒者始于孔、孟,说道者肇自老、庄,而在此以前的中国哲学,则只留下混沌不清的一个疑团。为了解开这一疑团,笔者曾在《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上撰有《〈易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文,集中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以“阴阳”为载体的两性文化的世界观和《易经》中所运用的以“周易”为形式的素朴辩证的方法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易经》的上述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影响和制约着儒、道两系在以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蔚 《对外大传播》2009,(11):41-42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为海外媒体高度关注的大事件。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再次将中国作为封面,刊载了长文《通往繁荣之路》;法新社和德新社在临近10月1日的一周,先后播发了有关中国的系列稿件。这些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安保等方面对中国展开大跨度、全景式的报道,其中不乏对中国沧海桑田的宏大叙事。但与这些充满“远景”和“中景”的叙述不同,英国《卫报》的“十字路口的中国”系列,以其广角镜头配合特写镜头的组合报道,从诸多外媒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 24 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曰”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19.
《蓬莱仙境斗恶魔》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战斗小说。 在那震撼世界、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年代里,国内风云突变,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各种政治势力明争暗斗十分尖锐激烈。胶东半岛渤海之滨的“仙境”——蓬莱地区的斗争同样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周思源一、现实主义远不能概括《红楼梦》的创作方法《红楼梦》的伟大艺术成就,归根结底是曹雪芹在创作方法上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并娴熟运用的结果。①学习《红楼梦》的创作经验,推动当代小说尤其是长篇创作,自然不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