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计说明:本文所在的单元以拼音识字为重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用学习像形字的方法,观看画面,对照生字,找出图和字的相似点,引出生字。通过读组词、扩词、读拼音短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加强字的笔顺训练。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学会生字“日、月、水、火”,会按笔顺在田字格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8个生字 ,1 2个生词。2 .能联系课文理解“众星拱月”、“瑰宝”、“精华”等词语的意思 ,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意。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3、4节。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 (2— 4节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 ,运用多媒体演示、朗读训练、讲解等方法再现圆明园景观 ,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 .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3.
一、“批注”训练的提出如何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如何使学生对“自读课文”的学习有兴趣?我在处理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根据课文《一面》采用批注提示课文内容的特点,我将“批注的理解和训练”作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面》两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批注,怎样做批注,理解了批注的作用后,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指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逐步完善了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六段式教学结构.这就是:“导学——自读——质疑——研讨——提高──练习.”实行六段式教学结构,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一、六段式教学结构的具体内容和做法(一)导学。导学有两个内容,一是确定本节或本课的学习重点和内容。每课书的学习重点零要从本课书的角度来确定,更要从整个单元、整本…  相似文献   

5.
《观潮》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 ,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根据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小语“大纲”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本课的教学 ,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教学重点则是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和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重点目标 ,教学时 ,可采用“抓特点 ,反复读”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找景点———理特点———品词句———感情读”的阅读方法来学…  相似文献   

6.
“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的第二册,把《小壁虎借尾巴》编排在第七单元中,是三篇讲读课文之一。本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从词句教学的训练和朗读训练人手,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即本单元要以课文为主,教学重点应放在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上,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训练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读得有感情,《小壁虎借尾巴》可分角色朗读。同时,在读中进行随文识字,加强“双基”教学。本课是一篇知识性的童话故事。通…  相似文献   

7.
第二单元是一组侧重于指导“读”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使学生知道读文章应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学生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古诗二首《宿建德江》、《鹿柴》优美流畅,浅显易懂.教学时要计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反覆朗读体会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赤壁之战》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中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先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再联系读写例话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例话中介绍的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8.
怎样让学生读懂自然段──《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一得江西南昌市百花洲小学黄琰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本课是进行自然段训练的领头教材。一、以语言训练为主线读懂每一句话是读懂一段话的基础。教学中要重点抓住有利于段的理解或阻碍段的理解的词句,...  相似文献   

9.
《跳水》一课,没有含义深刻的语句,不需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课文内容学生也容易理解。根据本课的这一特点和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训练学生读书时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本课教学的主要训练目标是,使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本课所记叙的事情是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展的,并能把事物间的联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突出本课的训练重点,较好地达到训练目标,做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小英雄雨来》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根据本组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课后“思考·练习”,本课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①重点训练: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小英雄雨...  相似文献   

11.
一、以课标为导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读的训练侧重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单元提出来的),写的训练侧重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第五单元提出来的)。我校“十五”期间的研究课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在实施过程中研究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阅读》第二册重点单元之一,包括四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都属写人的记叙文体裁。《一面》的肖像描写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朱自清的《背影》,构思新颖别致。《冯婉贞》一文,对话描写十分突出。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使学生思想上受到课文内容的感染、教育,理解文章怎样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记叙文选材的几种方法。 整个单元共安排九课时:讲读课六课时,自读课二课时,单元练习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面 第一课时 重点:学习本文的取材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上注释解决词浯中的疑难。2.划分层次。3.思考:谁与谁的“一面”?何时、何地、何境中的“一面”? 怎样的“一面”?“一面”对“我”的鼓舞是什么?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牛津小学英语3B》中的Unit4第一教时 ,本单元核心教学内容是“询问时间” ,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数词1—12以及时刻表达法What'sthetime?It's…o'clock.它与下一单元紧密联系 ,是为此学习做铺垫的。本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作用 ,依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方面 :能听懂、会说数词1—12。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thetime?It's…o'clock.Shallwe…?It'stimeto…Youcan…2 技能…  相似文献   

14.
一、以课标为导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读的训练侧重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二单元提出来的),写的训练侧重于“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第五单元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晨读》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理解三个小伙伴是怎样勤奋学习的,培养学生抓住重点、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作以下教学设计供参考。 一、审题。 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晨”指早晨,“读”指读书。教师可用“是谁在早上读书呢?他们是怎样读书的?”导入课文。 二、初步看图,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初步看图。 教师可准备一幅教学挂图,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指导学生初步看图。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叙述的。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文  相似文献   

17.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前面几篇课文也体现了训练的轨述从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提问,到根据课题质疑,并能在阅读课文中根据人物的表现提出心中的疑问。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学习抓住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问。由于有了前几课的学习,加上新教材从二年级起就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这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课文的5、6两小节时,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对于初学提问的学生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上。解决问题则放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只重点解决“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冀中的地道战》是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中 ,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 ,地道的结构特点 ,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全文的内容紧紧围绕中心 ,逐层深入 ,条理清晰 ,语言平实 ,通俗易懂。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理清课文的条理” ,侧重于阅读方法的指导。本课是读讲的重点例文。通过本课的学习 ,掌握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 ,对于本单元其它课文的学习 ,具有导向作用。根据修订版“大纲”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设计思路如下 :1 抓住重点词句 ,读懂每个自然段 ,把握…  相似文献   

19.
这篇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与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教学此文,应根据本单元导读提示和本课感情浓烈、抒情性强的特点,以“读”为主线,用“读”架设起学生和女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真切感受,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荷塘月色【导学新概念】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ABC】设计A一、教法与学法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