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樊洲,中国艺术家、中国文脉的承传者、韵律山水的缔造者、曲线交织画法的开创者。现时,隐于终南山樊洲中国画馆,将心灵投入绘画艺术的广袤宇宙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历癸巳新春佳节之际,当代中国杰出画家樊洲《韵律山水》展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安大略省中国美术会美术馆举行了剪彩典礼。该展作品将山水画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于西方观众面前,使他们在律动的线条、笔墨的意蕴中,深刻体会到行云流水般的中国文化魅力。很多外国观众惊叹第一次看懂了中国山水画。樊洲是韵律山水画的开创者,他极具个性的绘画,体现了博大玄妙的中国精神。著名评论家彭德曾这样评论其艺术:“樊洲山水画分三型,皆具人文意味:一是寓意山水,二是书写山水,三是乐律山水。其中,寓意山水和以行书笔法入画的书写山水,具有明显中国意味,与传统山水画保持文脉联系的同时,又在表现方式上与后者迥异。而以乐律入画的乐律山水,则既体现文脉又超越文脉,使得那些即使不谙中国文化的欧美画家也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3.
2013年9月20日,首届柏林中国文化节框架下《樊洲韵律山水画展》于柏林自由中心(Berliner Freiheit)开幕,樊洲作品首次亮相德国。文化节开幕式上,樊洲演奏了中国古琴名曲《流水》,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主席田建平,德国外交部文化专员、德中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席Wolfram Wickert等300余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4.
木石国画选     
木石国画选木石,男,汉族,西安市人,中年画家。曾受教于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方济众和王子武老先生。擅长山水,并涉及人物、花鸟、虫鱼,画路相当宽广。木石对艺术有一股如痴如醉的执著追求精神。三十余年间,为了吸取大自然的素养,他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把...  相似文献   

5.
贾峰 《华夏文化》2015,(2):56-57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画艺术的复兴和发展,中国绘画史研究也渐成为一门显学。"长安画派"作为20世纪与岭南画派、江苏画派并肩的重要绘画流派之一,自然受到众多美术史研究学者的关注。然而以往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赵望云、石鲁身上,尤其是对石鲁的研究成果颇丰,出版了多部著作,发表了上百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我们知道"长安画派"是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团体,个案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缺乏从全局角度看"长安画派"的形成、发展、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6.
记者:西安古称长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世纪60年代的"长安画派",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国画坛。请您谈谈"长安画派"的渊源及其形成。张剑波:古长安历经周、秦、汉、唐……诸多朝代,颇具"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俗话素有"一方水  相似文献   

7.
长安自古多人杰。苗墨是在有深厚化传统的长安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杰出艺术家,他自幼爱好绘画,在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美术教育后于1962年进入陕西美术家协会国画研究室学员班进修3年,受到他的老师——长安画派奠基人之一的赵望云先生的亲切教导,并得到石鲁、何海霞、方济众诸先生的指点,使他对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技巧和创造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与其说樊洲的山水画是田园牧歌式家园的营造,毋宁说是画家对后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的焦虑状态与抑郁心理的艺术描摹。因而,樊洲的山水画图式常常从自然的生态结构演化为精神分析的图谱,其画面一改瀑布流泉、烟霞雾霭和峭壁巨岩正常的视觉秩序,巨岩与流泉也只是“在”与“非在”、“空”与“非空”的暗示与隐喻。  相似文献   

9.
岭南画派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璇 《寻根》2002,(5):28-35
晚清时期,西方化入侵,人心思变,西风日盛,国粹日衰,故当日广州国画画坛亦不兴旺。如山水、人物,因用功较深,名家不多。惟花鸟、草虫尚易突起,故能成画派即发生于花鸟草虫方面,即世所谓“居派”,指居巢、居廉兄弟画风,及其弟子辈诸子,以后演生日繁,社会上即名之为“岭南画派”。此与今天的“岭南画派”,名字虽同,而实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清海君步入画坛屈指已30多年了。30多年来,清海君在艰苦探索中国水墨山水画表现力的过程中,贯穿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欣喜、赞叹的纯朴感情;贯穿着一个出生黄土高原怀抱中的北方汉子对于开阔、雄大、深厚的意境的偏好与追求,由此奠定了他艺术面貌的总体基调,显出刚健清新扎实的特色。清海君身居“长安画派”的故乡西安,因此对于“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主张深情不疑。他领悟过毛乌素沙漠的浩翰与博大,感受过黄土高原的凝重与雄浑,体验过八百里秦川的富庶与浩荡,观察过陕南山水的神奇与灵秀。他揣摩自然,潜心感悟,如饥似…  相似文献   

11.
四川(重庆)古称巴蜀,自来山水雄秀俊奇,人杰地灵.巴蜀画派在历史上曾光彩叠现,影响中国画坛格局.元明以后(包括新中国时期),尽管有张大千等大师出现,但巴蜀地区的国画体系整体上处于式微状态,长夜无歌,暗淡了巴蜀画派的色彩.当代中国艺坛推陈出新,巴蜀艺术应有新的光辉闪耀.  相似文献   

12.
大西北荒瘠的黄土高原自古是无人描绘的。黄土是介于土沙之间的质地,松散而富有粘性,经历风雨冲刷,沟壑纵横成为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历代画家包括关中范宽在内,都对土质松软的黄土高原不屑一顾,因而在传统技法中也没有此类的画法。而“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先生最擅长表现的,却正是三秦人民赖以生存、劳作生息的黄土大地。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图书馆的《因心造境》画展上,8名画家宣布成立“上海当代中国画意象派”,引起了画坛的争议;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大力扶持的“漓江画派”作品展,场面壮观。此前,还有黄土画派、新金陵画派、冰雪画派、中国写实画派等,均于刚刚过去的2007年举办了相关大型活动,呈现其画派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6.
明未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画坛高手林立。名家辈出,画派纷呈。30~40年代,由张善子和张大干兄弟始创的“大风堂”画派(其名源自张大干画室名)即其中之一。无论成员组成,还是历史角色及艺术建树,该画派均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8.
肖丽华 《世界文化》2008,(11):25-26
莫迪里阿尼是20世纪艺术史上具有极强个性、独具魅力的画家,艺术史家一般将之归为20世纪初法国画坛上出现的“巴黎画派”,该画派主要是由居住在巴黎的外国画家组成,这一群流浪画家为了艺术只身来到异乡,过着孤苦漂泊的生活。巴黎画派并没有共同的艺术主张,他们共同秉持的就是坚持自我,尊重个性,建立个人化的绘画风格,但由于他们不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19.
马竞 《世界文化》2009,(6):12-13
埃德加·德加以杰出的艺术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绘画和创作的新视野。受19世纪早期法国两大对立画派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画派)的影响,德加得以成为法国绘画从古典到现代过渡期间最伟大的过渡性人物。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都长安的胡食□韩建武胡食是唐代都城长安对西域传入的各种少数民族食物的通称。它在当时长安十分流行,《旧唐书·舆服志》载唐代长安“贵人御馔,仅供胡食。”说起胡食的来源应追溯到汉,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至今仍誉满中外的“丝绸之路”。由丝路传入中原的食物有胡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