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昆虫的耐受性在所有生物中居首位。这一结论无疑经受得住任何标准的检验。昆虫出没于森林,聚集于沙漠,浮游于水下,爬行于洞穴。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不住它们的去路,极地冰冠的严寒危及不到它们的生命。它  相似文献   

2.
吴棠 《大理文化》2016,(4):88-95
正从古至今,多少人沉醉在大理的风花雪月之中,迷恋于那些浓郁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然而在这秀丽山水和人文风情之外,却没有几个人抵挡得住来自南诏大理国故土之上的美食诱惑。乳扇和乳饼大理州的洱源县邓川坝素称"乳牛之乡"。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牧草丰富,农民饲养的乳牛,体壮膘肥,产奶量高。邓川文士杨琼写于清末民国初年的《滇中琐记》一书说道:"邓川有德源岗者,草宜牛,牧于此  相似文献   

3.
牟钟鉴 《寻根》2003,(6):8-15
一从历史上看,孔子思想规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样一个大国,它的文明能够延绵不绝、常存常新,它的社会能够长期稳定、没有分崩离析,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世界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也有过政治分裂、军事对峙、民族纷争的时候,但最终它都能够克服这些对立冲突,走向统一。它之所以能够在民族和地区的多元中保持一体,经受得住内部政治对抗和民族冲突的激荡和考验,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有着以儒家为轴心的深厚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积累…  相似文献   

4.
茶少斌 《大理文化》2013,(8):I0006-I0007
建设"美丽家园,小康库区"是全省移民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如何紧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体要求,谋划好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确保移民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同致富、齐奔小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环境得到保护"的移民工作目标,是全体移民干部一个必须深思并在今后一段时期要竭尽全力而为之的课题。大理州大中型水利水电移民人数较多,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条件总体较差,建设"美丽家园,小康库区"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立足州情,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具备特有优势从资源优势来看,大理州93%国土面积属山区,风景秀丽,  相似文献   

5.
劳伦斯在离开博韦尔学校以前,就已经和杰西·钱伯斯,他书中人物米里亚姆的原型,成为朋友了。他们在哈格斯农场厨房的一间小屋里一起做作业。他常常先做完,然后就在一些小纸片上写些零散的诗句和整首诗,写完也总是随手乱丢。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我妻子和女儿正做晚饭时,我们坐在炉火两边聊天。他突然探过身子大声说:“威利,我将要成为作家了。”我吃了一惊,说道:“是吗,伯特?好啊,如果你认为你有写作的才能,那就干吧。你必须做好经受得住几次退稿的准备。但是只要你有才华,某家出版社会发现你的才华的。”他回答时脸稍微红了一下:“我有创作能力!我知道我有。”我把这句话当做是一个知道自己聪  相似文献   

6.
闻华 《华夏文化》2007,(1):50-51
隋唐创立科举制,对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唐代的科举,制度上还不是十分严密,是否金榜题名,往往不是取决于考试成绩,而是取决于名人推荐。所以,考试之前,找门路,托关系,成为当时应试举子的一大景观。但是,名士对这种权力也很慎重,他们爱惜自己的名声,不会轻易答应推荐谁,应考者必须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来打动对方。这种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送给名人请求推荐的做法,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叫“行卷”。唐朝科举行卷广为人知的例子,是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在长安应考时,曾向著名诗人顾况投递作品,请他推荐自己。…  相似文献   

7.
经文的秘密     
冯少波 《寻根》2013,(1):4-9
经书是一种书,但非普通书,而是特别书。《说文》曰:"经,织也。从糸,声。""经"的原义是"编织品的纵线",后来借指装订书用的丝线。古人将写有文字的竹简、纸张用丝线装订起来,以便阅读。有用才会常读,好书方能传世。所以,经书就是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好书。作为一个读书人,我读的书不少,但读的经不多,于宗教经书,几未读过。无缘念经,却有缘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通往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之路,尘土飞扬,满街嘈杂,商铺林立,人山人海。也就是在麦香柳绿的季节,在赶往三月街的路上父亲给我娓娓讲述了那些神幻迷人的童年故  相似文献   

9.
小城漾濞     
忆苏 《大理文化》2013,(8):44-46
漾濞真小。初见,那座小城给了我这样的印象。那时的漾濞县城真的很小。小城,小街,小巷,小站,和一个不大的集贸市场差不多。灰头土脸,简单朴素,透着岁月的尘烟,像极了一个为生活奔波略显沧桑的农妇,浑身上下刻满光阴的痕迹。初见,这座小城让我看到的,是素朴的陈旧。20多年前读书时和同宿舍的漾濞同学一起回家,我真的没想到漾濞县城竟然这样小,这样冷清。街上没有多少人,小站就在街旁,很多商店要等街天才营业。走在街上,冷清而空荡。没有自己生活的小城里那种浓浓的烟火味和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息。唯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沿途不曾断流过的奔涌的漾濞江水,清澈、凛冽、欢腾,一路唱着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强悍     
母亲是在沙发上老去的。她一点点向一侧歪,神志像是被空气里的冷逼出了体外。茫然了大概两秒钟,不知要倒向哪个方向,然后,缓慢地倒在左边沙发的扶手上。没有人打扰她。这是她一天中最安详的时光。她的口水流成一根亮线,亮线成了水珠,滴在了枕住她的头的左手臂上。母亲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老了。这就是母亲给我的印象。这像是一场梦。这个图景,令我吃惊。它令我震动不小。母亲沉溺了大概十来分钟后,动了一下。橘色的沙发也扭动了一下,然后母亲再次进入深深的沉睡中。  相似文献   

11.
正清晨就出发,带上相机。要去的地方很明确:者摩。者摩对我而言,始终是个未知的、超越日常经验的地方。尽管它就在我身边不远处的哀牢山里。那里的女人,头戴鱼尾帽,身着花花绿绿的彝族服饰,却标榜自己是白族。关于他们,有着种种传闻。我向往经验以外的地方。我想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照些者摩女人的照片,或许,还能了解到他们历史的蛛丝马迹。一出发,我们就走散了。在哀牢山北麓的温泉,在约好相聚的地方,我停下了摩托。约好的时间是八点半,该到的人都到了,不该到的人照旧没来———一些人总是习惯性便秘。山脚很冷,不适宜长久停留。我强调说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怕拖了大家的后腿,只能先走一步,几个年龄偏大者也跟着我上山。  相似文献   

12.
一帘水幕腾空而起,以粉身碎骨作为代价,终于挣脱了雪线的禁锢。自此,苍山有了美妙的歌喉,年复一年地唱,咏出碧绿的四季。秋天的水本该柔情,一旦凌空便放弃了抑制,变成激昂的瀑布。水开始奔腾不息,一路上艰辛坎坷,身逢绝境却又柳暗花明。这个过程体现着不屈,于是就被人摄录下来,面对一幅关于水的图片,欣赏者竟然心神不宁,内心的感受翻云覆雨。水和人一样,也有激情,一旦形成喷发的状态,它的本质就难以判断。凡是喷发着的激情,只要保持了与生命相同的长度,就会被视为信仰。如果只是短暂地闪现,并且带有臆想的成分,通常都会被归于情绪。图  相似文献   

13.
泥色     
吕翼 《大理文化》2013,(9):4-21
一我对妻子说,老婆,我要去趟乡下。我说话的时候,目光穿过妻子身后的窗户,俯视到楼下的院坝。院坝里有二、三十个老年人,或坐或站,姿态各异。有七、八个懒懒地活动着身子,作锻炼状,更多的则呆呆地不动。我在市里的福利院上班,我们家住房就在福利院的一角。沾单位的光,我这房子很宽大,向阳,远离闹市,无车马之喧,十年前购的房,单价又低,所以近些年里,妻子有了些钱,在其他楼盘买过两套房,但就从没有想到要搬走。我跟妻子说话的时候,她没有吭气。她一边往脸上贴膜,一边看谍战片。妻子是个忙人,惜时胜  相似文献   

14.
刘绍良 《大理文化》2011,(10):40-43
一湾碧水横在眼前,南不见头,北不见尾。见水,我就想跳。跳入水中的那一瞬间,我看见我的影子在天空中飞翔,那姿势很美,像一只鹰。因为小湾电站的缘故,漾江水漫了上来,漫过了曾经的沙滩,曾经的高岗,曾经的田野,以及曾经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静夜之水     
正忽一日,我搬了家,已经住在乾州城外的鳌头坡了。单独的农家小院。临河。一栋旧的低矮的两层小砖楼,在郊野的天空下静静地伫立。小院的围墙是有的,砖砌,几成四方,高八尺许。围墙内的土地,就占到六分多一点。临进门,墙外是一条顺河延伸的窄而静悄的水泥马路,进得院内,小楼坐北朝南,楼前则为一坪坝。也不甚宽,可以铺得七八床晒谷子的簟席,又皆以大小不一薄到寸许泛了淡淡青光的青石板铺砌。其间有四棵树:一为土蔷,一为栀子,一为紫薇,一为桂花。  相似文献   

16.
三月的集市     
铁栗 《大理文化》2013,(4):91-92
时间的手伸向万物,只轻轻一抹,季节就变了颜色。天地更加明亮了,远处的苍山闪着碧翠,近处的洱海荡着嫩水。心里有了《诗经》的情致,再举着目光去看大理,就满眼都是远古的余韵。我知道,凡是有着远古余韵的景象,都来自于时间的沉淀,都有来自于岁月的往复。人的生命不可能与时间共始终,所以人更看重自己的日常,讲求心灵的多重体验。《诗经》里说,神之听人,终和且平。这种描写不只是一种意境,还是一种愿望,还是一种场景。可是,无论这"终和且平"之中有着怎样的美好,我内心的感受都无以名之,只能把它说成一种古意。三月里春光浩荡,大理的古意就这么铺展着,看上去是那么的  相似文献   

17.
罗老汉进城     
正这几日,儿子水生的电话扰乱了罗老汉平静的生活。这不,他刚打开家门,堂屋里的电话就响了。又是水生打来的,他嘀咕着,三步并作两步就跑着去看,一看号码,果然是水生的,他没接电话。电话空响一阵后,断了。几分钟后,电话再次骤然响起,守在座机前的罗老汉,看了眼电话号码,依然没有接。他的眼前出现了儿子忙碌的身影,干涸的眼角突然湿润了,他突然有点伤心,伤心于儿子的不成器,心疼于儿子的忙碌。  相似文献   

18.
赵玫 《世界文化》2015,(1):45-48
<正>很早醒来,很美的窗外。看不到太阳,却看到缓缓升起的晨光。那是种令人神往的金色光芒,浸润着波士顿安宁的早晨。慢慢地,远远近近的建筑发出光来,浅浅淡淡地闪出太阳一般的明媚。而此时寂静的波士顿城,依旧沉睡在迷蒙的晨色中。却不再能离开那窗外的景象。天空被柔和地分割成不同的色彩,次第的,一层一层地,由红到橙,再到浅黄,然后是绿,是渐渐变得明朗的蔚蓝。这是我们居住的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景象。那是美到极致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吃茶故事     
贪杯好酒爱吃酒者,叫酒鬼酒仙,爱吃烟的,叫烟鬼,爱吃茶的,叫茶痴茶迷茶仙。唯有吃茶痴茶迷茶者,被看成雅士。好酒贪杯,喷云吐雾,人都显得俗气,唯有悠悠品一盏清茶,翻两页闲书,显得不俗。除了农家用糯米饭拌上酒曲、放进陶罐里酿的甜白酒,我基本不吃其它酒。我也从来不吃烟。我觉得,用烟锅或者水烟筒吃点旱烟,显得地道和高雅不俗一点。但是长期吃旱烟的人,身上经常散发着臭味,我也不喜欢。唯有吃茶的人,我喜欢。吃茶的人,飘溢出的是清苦高雅味道、飘逸洒脱之气,仙风道骨,令人喜欢。  相似文献   

20.
园林路71号鲁迅文学院第二届西南六省区市青年作家培训班办在贵阳.地点是贵阳市委党校,园林路71号。时间是2012年的9月份。我后来想,9月这个时间,以及园林路71号贵阳市委党校这个地点,这两个因素,似乎从一开始就为为期半个月的鲁西南二班注定了某种特殊的气息。这种气息,贯穿了我们在贵阳、在培训班的全部白天以及夜晚。学校离机场不远。到达那天,从机场到学校,是和带队的云南省作协杨红昆副主席一块坐的贵州省作协的车,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车子进了校园,从车窗看到许多树,大多是大树。树下一条黑色洁净的柏油路,引着车子一路往下。车轮的声音很小,我感觉,这车子行驶的样子,犹如某一段安静优雅的电视广告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