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科学中国》2007,(8):5-5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使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科学家预言,尽管化石燃料能源未来仍将占有相当大比重,但其一统天下的局面将逐渐结束(地球上2亿年形成的化石燃料,大体只够人类使用300余年),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望撑起未来世界能源供给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
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那么50年之后呢?人们已经陆续开发了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所谓的新型能源,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相当不错的替代能源,这就是氦-3。它或许能作为未来地球上新的能量源泉。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人类从140万年前开始用火至今,一直为寻找和开发能源作不懈的努力。当今用得最广泛的能源是蕴藏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但是这些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则以每15—20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有人估计,地球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最多只够50年之用。煤虽然有较  相似文献   

4.
能源、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三大难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努力开发新能源,以适应对未来能源的需求。科学家们估计,在21世纪,风、海洋、农作物废料、高能等离子体及以微波形式将太阳能输送到地面的巨大人造卫星,将取代地球上日趋短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特别是生物燃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约100年以后地球上的燃料资源即将枯竭,人类早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些可供选择的能源,以免地球所能给予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煤一旦告罄,在全球性能源大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科学院韦尔纳茨基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加利莫院士认为,大约100年以后地球上的燃料资源即将枯竭,人类早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些可供选择的能源,以免地球所能给予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煤一旦告罄,不致于在全球性能源面前束手无策.最近这些年来,世界上不少物理学家、化学家和能源学家已在考虑用氦的同位素氦-3来代替以上这些燃料.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最关注的两大问题是能源与环保问题。有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石油就不能满足人类使用了。尽管各国都在加紧研发石油可替代能源,但仍有科学家表示,按照目前的研究和开发速度,全球石油资源耗尽若干年后,替代技术才能成熟。也就是说,人类无法赶在全球石油耗尽前改用替代燃料。雪上加霜的是,人类在面临资源匮乏的同时还在背负着因长时间能源消耗过度而带来的"环境债"。  相似文献   

8.
火的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一项伟大发明,人类从此摆脱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几千年来人们最初以草、木为燃料,继之以煤炭和石油为燃料。进入现代文明,物资的大量生产,必然消耗大量的资源。人口的增多,没有足够的资源保证是不可想象的。据罗马俱乐部委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的研究并于1972年以《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to Growth)为题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按现代消费水平,石油20年、天然气22年、煤111年就将枯竭,到21世纪初,世界上大部分资源都已用尽了(见表1),那么,21世纪末人类烧什么呢?以什么做能源呢?烧海水!以海水做能源。  相似文献   

9.
燃油时代即将结束地球上蕴藏的石油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能源毕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到目前为止,地球上石油蕴藏量的二分之一已被开采消耗掉,如果按照现在石油使用量估算,估计不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上的石油就将被消耗殆尽。目前,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还在增加;而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后,汽车的生产量和保有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现在,世界上的汽车主要是燃用石油产品的汽车,非燃油汽车还很少,全世界汽车用石油的消耗量占全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汽车生产量的增加,加速了石油的短缺和枯竭…  相似文献   

10.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正在超负荷下运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常规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着。国际能源专家预测,地球上蕴藏的煤炭将在今后200年内开采完毕,石油将在今后30~40年内告罄,天然气也只能再维持60年左右。可见能源问题必将成为长期困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开发和利用新型核能源是21世纪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人口学家估计,到下一个30 年,世界人口要增长到70亿,城市居民大约可接近35亿,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么多人消耗的物质和能量将是现在的4倍。随着历史车轮的飞转,人类的子孙越来越多,但是地球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资源和能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再过一万年人类将怎么办?科学家们想出了上天、入地、进海安排人类生活的设  相似文献   

12.
1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极反应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噪声低、环境友好,可实现能源多样化。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化石能源的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能源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专家预计化石能源的可使用时间是30—40年,到21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将逐渐步入氢经济社会,而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氢经济社会的基础。为此,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国家燃料电池和氢经济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被公认为人类面临四大生存问题之一。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危机的总趋势不可避免。而在能源消耗中,作为人类活动基本场所的建筑,其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就节约能源而言,建筑节能无疑是节约能源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也是建筑业发展必须重视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化石燃料和工业革命结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明时代,但同时也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全球化石燃料最终可开采储量折合起来只可供人类使用100年,但开采成本较低的储量将在21世纪的后期耗尽。2030年以后,化石燃料资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大问题。日本对全球各种能源发展趋势曾经做过预测,到2020~2030年,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就达到顶峰,到2050年,煤就达到顶峰。而人类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指数式增长。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等有害气体亦呈指数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增多。  相似文献   

15.
月球发电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38-38
研究表明,大约50年后,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将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严峻的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是人类寻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人们长期以来依赖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以铀为基本燃料的核能等,但地球上这些化石能源资源的储量有限,终将日益枯竭。同时,由于大量使用这些能源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清洁而持久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储量有限,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化石燃料的消耗会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求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保护环境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全球研究开发的各种新型能源中,氢能最受关注,因为它具有来源广泛、洁净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能源和石油     
一、世界和中国能源现状及中国面对的挑战 人类使用的能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19世纪上半叶以柴薪作为燃料,于20世纪中叶石油超过煤炭。目前,世界上的一次能源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煤炭三种化石燃料所组成。据BP统计,2007年一次能源总量为11099.3百万吨油当量,化石燃料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8%,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创造的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能源和环境两大危机却已不期而至。按照目前人类活动所需的能源消费水平,再过一百多年,地球在50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所形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将要消耗怠尽;而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废气,使大气变浊,造成酸雨剧增,气候变暖,洪涝干旱灾害频繁,臭氧层被破坏。在当前全球能源和环境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之时,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谁能最先占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既解决了能源替代问题,又为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使其产业化、现代化,变无用为有用,清洁、环保,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既可推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又可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供机动车使用的燃料占世界石油市场消费量的1/4以上,按目前的消费计算,已探明的地球石油储量在50年后将消耗殆尽。而且,石油在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水域、农田、海洋造成严重污染。石油在提炼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美国制造业中位列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