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有个故事:两个卖稀饭的摊主,一个问顾客:“先生要不要在稀饭里打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不要”,而另一个摊主问顾客:“先生,稀饭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打一个”,另一半人中,有一半说:“不要”,有一半则说:“打两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家靠街紧邻的卖粥小店,生意均很红火,每天的顾客川流不息。然而晚上闭店结算时,左边小店总比右边小店多出百十元,天天如此,右边店的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左边小店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会问:“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是要一个还是两个?”爱吃鸡蛋者会要两个,不爱吃的也会要一个,当然也有不要的,但毕竟很少。而右边店与左边店的说法则有些小小的出入:“本店的煎蛋外黄里嫩,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大概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3.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10,(10):9-9
委婉劝解 一个顾客在一家高级餐厅里就餐,把餐巾系在脖子上。餐厅经理很反感这种做法,就叫来一个服务生,说:“你去提醒那位绅士,在我们餐厅不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但要讲得委婉些。”服务生来到那个顾客桌前,礼貌地问:“先生。您是刮胡子还是理发?”  相似文献   

4.
故事一: 美国一个州的居民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喝可可时放上鸡蛋。据说有两个毗邻的茶室,因为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一个生意日渐兴隆,一个每况愈下。其中一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饮料里放一个鸡蛋还是放两个鸡蛋,从而生意越来越红火;另一家问的则是要不要放鸡蛋,许多顾客都回答不要鸡蛋,于是生意变得萧条?这两家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他们的成败,仅仅缘于几个简单的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6.
《圣经(旧约)》上有个故事:两个妇女为孩子的所有权发生争执,到所罗门国王面前请求判决。一个妇女说孩子是自己生的,被另一个妇女抢去了;另一名妇女称孩子本来就是自己亲生的。于是国王命下人取来剑,说:“把孩子切成两半,让她们每人拿走一半。”结果一个妇女说:把孩子给她吧!不要杀了他。另一个妇女说:切吧!谁也别想要孩子。于是孩子判给了第一个妇  相似文献   

7.
学会欣赏     
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上初中的儿子期中考试后回到家中,妈妈问他:“考得怎么样?”他满不在乎地说:“挺好。”妈妈问:“怎么个好法?”儿子答:“我后面还有两个人呢?”妈妈心一沉,什么也没说。晚饭后,她叫过儿子,说:“你考得确实不错,我们再制定个目标吧,下次考试淋后面要有五个人,  相似文献   

8.
爆笑超市     
《小学生时代》2014,(3):36-37
顾客喝了一口汤,立即叫来服务员:“仍尝尝这汤,一点鸡味也没有!”服务员微笑着回答:“这是用幼儿时代的鸡做的汤。”顾客感到费解:“什么是幼儿时代的鸡?”服务生说:“鸡蛋。”  相似文献   

9.
上次写过紫米粥后,我问女儿:“下次咱们写什么?”她说:“写包子吧。”  相似文献   

10.
平常,我们在去饭店吃面时,当服务员问起要不要加鸡蛋时,我们的回答往往是“要”或“不要”.而如果服务员问是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我们的回答往往是“一个”或“两个”,而很少说“不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定向思维在作怪.当服务员问要不要时,我们只会在其中作选择,当服务员问要一个或两个时,我们也只会在其中作选择,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掌握一些逻辑知识显得非常重要。在我们的学习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1.
故事一:美国一个州的居民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是在喝可可时放上鸡蛋。据说有两个毗邻的茶室,因为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一个生意日渐兴隆,一个每况愈下。其中一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饮料里放一个鸡蛋还是放两个鸡蛋,从而生意越来越红火;另一家问的则是要不要放鸡蛋,许多顾客都回答不要鸡蛋,于是生意变得萧条。这两家老板说话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他们的成败,仅仅缘于几个简单的字。  相似文献   

12.
真假难辨     
杜鲁克问:“走哪条路?”爱数王子一摇头:“没走过,不知道。”“还要问人。”杜鲁克看到吵吵闹闹地走来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杜鲁克好奇地问:“这俩小孩长得怎么这么像?”两个小孩同声回答:“多新鲜哪!我们是双胞胎。”一个小孩指着另一个小孩说:“他讨厌!他总说假话,一句真话都没有!”另一个指着这个小孩反击:“他更讨厌!他总说真话,一句假话也没说过!”爱数王子下了马,走过去问:“请问,去爱数王国应该走哪条路?”一个往左一指:“走左边这条路。”一个往右一指:“走右边这条路。”爱数王子又问:“你们俩谁说真话?”两个小孩围着王子转了3圈,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13.
挑熟鸡蛋     
孙瑞泽 《作文》2022,(41):11-12
<正>讲桌上放着两只鸡蛋,老师问我们:“这两只鸡蛋中有一只是熟的,一只是生的,谁能挑出熟鸡蛋?”何铮脱口而出:“把鸡蛋的壳敲破就知道啦。”老师摸着他的头说:“太简单了,谁还有别的办法吗?”我说:“用鼻子闻就能挑出熟鸡蛋,因为熟鸡蛋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老师把鸡蛋递给我:“你闻吧!”  相似文献   

14.
打字的乐趣     
今天活动课的时候,语文老师问:“金鑫.你会不会建一个新的文档?”我说:“会。”“帮康乐打一篇文章吧?”“行”。  相似文献   

15.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马路上有两家粥店,地理位置差不多,生意都很红火,可是奇怪的是每天左边粥店的营业额总要比隔壁那家差几百元钱。有一个人一直迷惑不解。这一天他走进左边的那家粥店,服务员微笑着迎过来说:"加不加鸡蛋?"他发现顾客加鸡蛋的和不加鸡蛋的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7.
笑客部落     
《课外生活》2010,(10):48-48
卖猫 在市场上,一位顾客问:“喂,请问这只猫多少钱?” “先生,100元。”卖主回答道。 “可昨天您只要20元。”  相似文献   

18.
“宝贝,我们一起来做个有趣的小实验吧!”爸爸笑盈盈地拿来一个鸡蛋和一个盛了大半杯水的杯子。哈哈,难道是要给鸡蛋洗澡吗? “猜猜看,我把鸡蛋放进去,它会怎么样呢?”爸爸神秘兮兮地问。妈妈抢着说:“它会漂在水面上。”我说:“不对,不对,它会停在水中间。”  相似文献   

19.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  相似文献   

20.
记得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快快乐乐地吃完晚餐,老爸还没吃饱.就去煮面。我吃饱喝足后,独自在旁边看电视。妈妈正要上木梯.见我啥事没有.就吆喝着说:“摊子不要啦?还不快去看着!”“需要我扶着梯子吗?”我问。“哎呀!扶什么,快去守着摊子呀!”妈催促我说.我只好出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