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君宏 《今日科苑》2005,(12):I0003-I0003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眷恋着学生,学生才会爱你这个老师。当然,爱不是姑息迁就、没有尺度,而是宽严适度、严爱统一、严中注爱、爱中滓严。实践证明,严师出高徒。爱能化解一切。春雨润无声,爱在不言中。师生间的情感,水乳交融。这是我们班主任所能体味到的奇妙的情感境界。  相似文献   

2.
周金霞 《知识窗》2010,(3X):56-56
<正>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须做到"爱"和"严"。一、富有爱心,关爱每一位学生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位叫万思华的同学,他的成绩不好,字写得差且很多字写不出,上课也不听讲,更甚的是他作业也几乎不写。看到他这种现象我很着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受教育者向他爱戴的教育者敞开自己的心灵,是一个彼此促使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马克思也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拉进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爱又是学生获取积极情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师塑造学生的巨大教育力量,具有其他教育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感化功能。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在《教育者的灵魂和教师培养》一书中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师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教育成功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体育学困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比其他学生容易犯错误,在集体中居于弱势。教师要尊重、关心、亲近他们,与其交朋友,挖掘其自身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多给予肯定和恰当的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取得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这是"体育学困生"转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姜丹 《知识窗》2012,(8X):72-72
<正>巴特曾经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美德。师爱对学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所以,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聂乃贞 《科教文汇》2010,(32):4-4,9
当好一名教师,"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浸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促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教师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未来负责、一生负责!  相似文献   

10.
王永和  李玉年 《科教文汇》2011,(8):11-11,22
要使学生具有爱心,首先教师要有爱心,且无私地去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爱学生就要赞美学生:爱学生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之本",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奉献,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爱生如子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教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生之心,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我从教2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和学生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爱生如子。你刚上中学的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需要老师用心血去栽培,用汗水去浇;理解,关心,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  相似文献   

13.
教师只有真心地爱每个学生,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爱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学生爱老师,而且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他人。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一位学生都需要"爱"的浇灌才能茁壮成长。在特殊教育德育中,教师应针对特殊生身上存在的具体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主动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以"爱"帮扶,走向他们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找出他们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教育,以"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现现代化,困难在农村,问题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是星火计划的宗旨。农村经济的振兴,关键在于人才,而农村青年的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爱、情、严、实”的宗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紧记一个“爱”字。“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先生倡导过的一句话。爱,首先是热爱本职的教学工作,安心于教育事业,热忱地爱学生。只有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全体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条件,在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16.
王静 《科教文汇》2011,(23):10-10,14
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把真诚的爱投入到教育当中,把爱的甘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才能得到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一切教育方法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爱。后进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爱护,教师应更耐心地和他们交流,用爱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因为希望,决定了一个人想要去做的程度。希望,永远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爱就是教育     
吴全民 《科教文汇》2013,(15):27-27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师爱的观念,因为爱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良心,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力量。爱就是一种教育,每一个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爱就是教育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师爱的观念,因为爱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良心,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力量。爱就是一种教育,每一个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而"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先决条件,它是师德的核心。当代教育家陶行知主张"以人教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师躬亲共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须正人先正己,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使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