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西兰自18世纪被欧洲殖民者发现以来,国内居民主要以欧裔白人和毛利人为主。二战后,移民增长迅速。进入20世纪90年代,移民的人数几乎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这样的情况给新西兰各级各类学校带来最直接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毛利族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在小说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在写作技巧方面建树不凡。在长篇小说《失目宝贝》中,她运用不同的叙述主体,结合毛利人传统的"口述故事"的叙事艺术形态,让不同的叙述者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既揭示了毛利人在白人统治的新西兰社会中严峻的生活现状,也表明了年轻一代毛利人想要与白人和谐共存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一体的国家,当地土著居民毛利人占全国人口的15%。近年来,新西兰加大了对毛利人的教育投入力度,政府在尊重毛利人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采取了明确的政策推进毛利人文化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考虑了毛利人的意愿和需求,从幼儿阶段的语言巢到毛利小学、毛利中学、毛利高等教育机构直至毛利  相似文献   

4.
易洛魁人是北美地区最重要的印第安人部族之一。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建国初期,易洛魁人与白人的文化关系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经历了从最初的敌对,到中期的容忍和接受,最后回归到敌对的转变轨迹。这种变化反映出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接触过程的复杂性,对其进行考察有助于全面了解印、白文化关系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帝国,包含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即英国本土和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所有殖民地。根据帝国各个组成部分与英国本土的关系不同,英国的殖民地大致分为三类:完全受英国政府管辖的叫直辖殖民地;保留君主,但受英国派遣总督监督的叫“保护国”;有本国的议会和责任政府,享有较大自主权的叫自治领。自治领一般为殖民地中的白人——拓殖头子的领地,如加拿大;或为少数白人统治的自治领地,如南非联邦;总之,全部是白人——殖民及其后裔掌权。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文学主要是英语文学。新西兰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殖民地时期;开拓、发展和丰收时期;当代时期。随着十九世纪初白人移民的到来,新西兰英语文学才开始在这片新发现的富饶国土上生根、萌芽并茁壮成长。新西兰作家已经在世界文坛中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独具特色、值得世人学习、研究和借鉴的新西兰文学。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以小说《吃盐的人》中的薇尔玛和两位男性人物詹姆斯及弗莱德在黑人性别话语中的表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剖析的策略细读文本,旨在揭示美国黑人男女两性关系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以及白人统治的社会语境所造成的社会偏见与文化创伤。本文认为通过“文化治疗”实现黑人的两性和谐已成为整个黑人群体无法回避的现实选项。  相似文献   

8.
儿童文化的现实处境令人堪忧,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有学者提出儿童文化危机的观点,并呼吁要拯救儿童文化。儿童文化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正确的儿童观,主要表现为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和侵袭。此外,人们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大众媒体等都是造成这一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正确...  相似文献   

9.
《野草在歌唱》表现的是殖民地白人生活,小说叙述总是聚焦于矛盾,和殖民权力话语形成对峙关系的是日常化的现实生活。小说先后聚焦于托尼、玛丽与迪克,这三个人物就像三个楔子,直指殖民话语的矛盾处,揭示了殖民文化价值标准的双重性、殖民价值观念与现实生活规则的冲突所造成的殖民地白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质疑和主体意识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野草在歌唱>表现的是殖民地白人生活,小说叙述总是聚焦于矛盾,和殖民权力话语形成对峙关系的是日常化的现实生活.小说先后聚焦于托尼、玛丽与迪克,这三个人物就像三个楔子,直指殖民话语的矛盾处,揭示了殖民文化价值标准的双重性、殖民价值观念与现实生活规则的冲突所造成的殖民地白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质疑和主体意识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一、新西兰概况及其留学生政策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距澳大利亚2000公里, 领土26.9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首都为惠灵顿, 最大城市是奥克兰。新西兰是一个多元文化交错发展的移民国家。欧裔占新西兰总人口的20%,新西兰本地毛利人占总人口的14.3%,亚裔和太平洋岛国的移民分别占总人口的6.7%和6.3%。  相似文献   

12.
《北迁季节》是苏丹作家塔耶布·萨利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穆斯塔法和叙述者都是曾留学欧洲的东方人,欧洲的文化强制对他们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造成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弗朗兹·法农的种族文化心理创伤理论揭示了白人文化强制对黑人造成心理创伤的过程并提出消除创伤的方法,同时也指出了主人公穆斯塔法悲剧的根源以及叙述者最终获得救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孤独的伦敦人》是塞穆尔·塞尔文第一部以战后英国伦敦为背景的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初代加勒比移民在英国的生活经历,再现了黑人移民在白人主流社会面临的种族歧视和身份认同危机。本文以多元文化融合为切入点,指出加勒比移民只有在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并适应新的文化,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下生存。通过对该作品的全面解读,本文旨在揭示在多种族混合杂居、谋求和谐共存的社会中,黑人移民身份的构建值得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肖邦的内战小说通过再现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建构了南方作为受害者和牺牲者的新主体形象。在肖邦笔下,种植园和奴隶制的破坏是南北战争对南方白人造成的最大创伤,由此引发社群、家庭、个人情感与身份的危机。肖邦为治疗南北战争创伤开出的药方是重建家园和社群的和谐关系,为受伤者提供疗伤的物理和精神空间。肖邦的内战小说主要关注战争对路易斯安那特定阶层和族群的影响,从而构成其地域美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奴隶制、种族和性别问题上均表现出保守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后期起,澳大利亚殖民地陆续出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华人漫画。在这些漫画中,白人以主体的优势身份将身为"他者"的中国人描绘为没有话语权、没有力量和能力、恶习种种的群体,并且借由漫画对他们进行丑化、弱化和边缘化,这种过程体现了殖民者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危机想象。华人漫画不仅引起了更大程度的对华恐慌,还加速了殖民地的排华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吻的历史     
《成长》2005,(1):4-5
西方人认为吻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但对许多人来说,接吻并非每个人都乐意去做的事.它甚至是一件恶心的事情。许多原始的民族,如新西兰毛利人、澳大利亚土著人、北极冻土带的爱斯基摩人等,直到白人航海家、探险者、商人、传教士来到他们中间并教给他们技术前他们对接吻还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7.
新西兰是太平洋地区较发达国家,在民族文化和教育方面颇有特色,鉴于我国了解较少,特对有关学校德育作一介述。一、新西兰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新西兰人口320多万,86%是英国移民后裔,9%是土著毛利人,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十八世纪大量英国人移民到新西兰后才促进了开发发展,并建立起现代学校。1877年发布第一部新西兰教育法,规定实行免费、义务和世俗的教育,但学校德育仍以宗教为主,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的土著民毛利人在新西兰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学形象。这些变化着的土著民的文学形象,反映了新西兰不同时期的政治生活和社会态度。  相似文献   

19.
新西兰:圣诞夜里不许笑——因为当地的毛利人认为笑是不友善的举动,所以圣诞之夜大家只好紧绷着脸度过。但这并不影响庆祝活动,特别是著名的圣诞弄潮,  相似文献   

20.
杨永华 《海外英语》2011,(7):5-7,10
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为什么是一个来自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西印度群岛的克里奥尔人?该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发现:作者运用明暗两条叙事主线,赞美了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却极力贬低来自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克里奥尔妇女——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竭力强调自己的个性独立,却枉顾和有意无意地贬低自己和罗切斯特财产的来源地,也是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西印度群岛。这些都显示出作者的白人优越感以及其对于殖民地人民的极度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