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沈凯烈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2-332,6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资助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一直困扰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本人结合自己在高校落实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际体会,归纳总结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达到有限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家现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以及现状。结合国家和高校的资助情况,总结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难度大、勤工助学岗位少、社会捐助渠道窄、学生信息不能实现动态管理等问题,是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症结所在。在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后,对于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潘安 《大众科技》2009,(10):150-152
汶川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里的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相继出台的资助政策加大了各高校的资助工作的职责。在尊重灾区学生的隐私的同时,资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借此激励灾区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国家资助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根本落脚点。文章对当前针对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保护学生隐私不够、欠公平、主管部门不作为等现象,提出了解决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及资助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为被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如何正确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在对西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认定方法和资助体系,以期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进而建立一个统一、公平和高效的资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恩峰 《科教文汇》2012,(11):189-189,195
我国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从1952年实行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开始,直到实行2007年新政策颁布实施后所建立的新的资助,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保证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2007年新政策实施后,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好地发挥了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作用。但是,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在其发展与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尚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与成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大学生对现行的资助政策的不适应性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资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问题。文章通过大学生资助工作,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现状和大学生思想素质滑坡的具体表现,并由此提出高校资助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体现国家资助管理政策公开性和透明性的重要机制,是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切身利益的规范和措施。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反思存在的问题、从机制化和规范化的角度来提出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建立公平、规范、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5)
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基本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各高校普遍存在资助对象识别难精准、资助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探讨利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利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实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樊载明 《科学中国人》2015,(2):73-74,7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学生资助工作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何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全面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我们每一个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同志认真思考。本文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情况和资助现状的调查,从资助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家政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趋严重,而现行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着资助的供给分配矛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学生为本;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各类资助资源;加大资助力度等具有操作性、效果显著的资助体系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下面就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的有效性,对改进资助方式,提高资助效果,促进资助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婷 《知识窗》2024,(1):126-128
高校资助工作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扶困政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对资助工作越来越重视,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在班级层面依然未能全面落实。因此,文章针对高校资助管理工作如何在班级层面全面落实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落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奖助学金政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奖助学金政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汪爱娥  肖虹 《科教文汇》2013,(19):173-174,176
高校有一个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承担重要的角色,关系学生资助工作的成败。为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到行使资助权力与承担首要责任的统一;通晓资助宏观政策与拟定微观标准的统一;推动经济脱困与精神脱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高校有一个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承担重要的角色,关系学生资助工作的成败。为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做到行使资助权力与承担首要责任的统一;通晓资助宏观政策与拟定微观标准的统一;推动经济脱困与精神脱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邱晓玲 《内江科技》2014,(1):115-116
<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高校贫困生数量不断上升,国家对贫困学生的重视,本论文通过对某大学贫困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某大学贫困生的现状和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资助工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政 《科教文汇》2014,(28):181-182
本文针对新建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PDCA循环理论等模型,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动态化管理,从而使资助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新建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PDCA循环理论等模型,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开展动态化管理,从而使资助体系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