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雨点儿》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世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笔优美,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很好的教材。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相似文献   

3.
张娟 《小学语文》2008,(7):38-40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阅读的很好教材。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万物生机勃勃!教学时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李帆 《海南教育》2014,(12):50-50
《雨点儿》是一篇语句优美、情境生动的科学童话,课文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从哪儿来,又去往哪里,给世间带来哪些变化。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课文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从而初步获取感念于自然恩泽的情感体验。在此课的授课中,我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激趣复习,衔接旧知,初入"雨"境托尔斯泰曾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设计理念:《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地上才会长出红的花、绿的草。教学这篇课文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三点:一是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 ,有了雨点儿的滋润 ,花更红了 ,草更绿了。本课内容浅显 ,情节性强 ,文章的第五小节给我们留下了“空白之点”、“顿歇之处” ,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加以填充。本课的教学 ,就以第五小节为凭借 ,通过创设情境 ,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构…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介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 ,草才会泛绿 ,花儿才会盛开。进而使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设计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 )中 ,对第一学段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要求。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建议。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笔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认真落实《课标》精神 ,以识字和朗读为重点 ,指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介《雨点儿》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  相似文献   

9.
雨点儿弟弟     
雨点儿弟弟遇到一件烦心事,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是呆在天上玩儿,还是落到大地上干些大事呢?嚯!呆在天上玩儿可是太美了,无数的小雨点儿在云彩里撒欢儿、奔跑、翻滚,使云彩一会儿像个胖娃娃,一会儿像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10.
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新鲜得有股淡淡的甜味儿,墙角下开着朵红玫瑰,鲜艳的花瓣上有两颗雨点儿,一颗很大,一颗很小,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惹得过路人都朝这边看呢!雨点儿高兴极了。“嗨,小雨点儿,你们别搞错了,人们是在看我一  相似文献   

11.
下大雨啦!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顿时草地上白茫茫的一片! 小蚂蚁被大雨点淋到了!它觉得这雨点儿不仅有点凉,而且还有点儿疼!“嗯,我得找个地方避避雨!”  相似文献   

12.
小雨点跳舞     
雨点儿舞 小雨点儿,天上住, 高兴啦,跳起舞。 头朝下,翻跟斗, 唰啦啦,真是酷! 跳得花红草儿绿, 跳得鹅唱鸭子呼!  相似文献   

13.
教材解读《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  相似文献   

14.
曾恒忠 《云南教育》2008,(10):23-2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地上才会长出红的花、绿的草。教学这篇课文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三点:一是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除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和学会写字之外,要充分体现学习汉语言的规律,注意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义。二是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克服一字一顿地读,重点学习疑问句的读法。三是学会用“从……里(中)……”说一句完整的话。  相似文献   

15.
听雨     
听,雨的声音. 犹记得小时下雨,“吧嗒吧嗒”的雨点儿,虽无“白雨跳珠乱入船”,却也将“黑云翻墨未遮山”学了几分去.天低压压的,灰蒙蒙的,雨点儿“吧嗒吧嗒”地溅起一朵朵夹杂着零星碎叶的水莲花.“吧嗒吧嗒”,雨水和着泥土泛滥在小镇的路上.大人们似是很嫌恶,无论撑伞的还是套着蓑衣、笼着雨靴的,都把自个儿捂得严严实实,唯恐“黑跳珠”近身.  相似文献   

16.
雨点儿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piāo) 落下来。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相似文献   

17.
    
雨,有时很细,有时很粗。为什么叫"粗"呢(问得好,把读者的思考带起来了)?因为粗表现在那豆大的雨点儿上。我最喜欢春天的雨。[既然"喜欢",就必然用心观察啊]  相似文献   

18.
放学了,我快速收拾好书包,一蹦一跳地回家。刚走出校门不久,天由晴转阴,豆大的雨点儿"哗哗"地打在我身上,我一路小跑,可冰冷的雨水夹杂着风,还是不停地往我脖子里钻,冻得我瑟瑟发抖。快到小区家门口的时候,"汪,汪汪……"前面传来了微弱的叫声。我跑近一看,呀,原来是只小狗,只见它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冰冷的雨点儿把它淋得全身发抖,一双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我心软了,轻轻地把它抱了起来。回家后,我用温水给小狗洗了个澡。  相似文献   

19.
文[1]的定理4得出了椭圆切线的一个性质,文[2]和文[3]得出了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组性质,本文研究得出了圆锥曲线以焦点为顶点的角的一组更一般的性质,并由此得到两个推论.  相似文献   

20.
定义 新运算     
同学们,我们一直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不是觉得有些单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点儿新鲜的运算,它们很特别。既不叫加,也不叫减,更不叫乘、除,它们是什么呢?例如:[题目]已知:2△3=2+22+222=246,3△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