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嫦娥的神话和《失乐园》中夏娃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叙述模式和文化视角。在文化身份归属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位女性角色有着相同的文化母题,表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本文从这两方面,强调在父权制社会主导下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苦苦挣扎,用"堕落"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女性人物的文学地位是通过她们犯错,即以男性的观点,犯下原罪来得到彰显的。女性的"叛逆"精神强烈要求打破传统文化强加于她们的种种精神桎梏,创造反传统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代女性消费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女性消费倾向几乎成为引导女性市场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现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消费心理特征以及她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所扮演的多种角色,决定了现代女性消费者是市场最为活跃的主角,她们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分析现代女性消费心理特征对于企业营销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12):36-37
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现代社会职场女性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不仅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的传统角色,还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之一。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复杂现实状况以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现代职业女性心理负荷严重,她们的心理状况愈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当代“女强人”心理失衡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强人”在女性群体中是极富个性的一类,位于女性群体的较高层次上,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传统文化和性别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女强人”比男性更易产生心理失衡现象,这给她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阻碍了其潜力的进一步发挥。为改变这些现状,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女强人”应该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的观点和心理学的观点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李晶 《科教文汇》2009,(9):223-223
曼斯菲尔德的许多作品人物都涉及到身份确认问题。这些人物的身份复杂又多元,并不能笼统地用“她们是谁”来给身份下定义。一些人物,比如《序曲》和《在海边》中的玻丽尔和《已故上校的女儿》中的康斯坦蒂感到自己就是在扮演这某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是自己创造出的一个“假我”。本文将通过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中的这些代表人物来探寻人物身份的多层次性。运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解读这些人物为了符合对她们的社会预设形象所展现出来的“另一个自我”。  相似文献   

6.
郭思辰 《科教文汇》2009,(12):224-225
综观欧洲文学史,古希腊神话至20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都存在着“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类型。其中“女巫”类型产生在欧洲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是男权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女性形象。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判断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体系中,表现“恶”的女巫形象,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否定性判断在文学中的折射。  相似文献   

7.
彭永清 《知识窗》2008,(8):20-21
现代社会.男女地位日益平等,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许多传统妇女早已从家庭中走出来,有的从事的是高收入的职业,她们不仅在职场上春风得意,而且在家中也深受丈夫尊敬。许多男性甚至甘愿在家做家务、带小孩,而妻子在外拼命工作养活家庭。新一代父亲们越来越多地担当起了“专职主夫”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王铁英 《科教文汇》2011,(7):194-195
作为中国妇女中素质优良、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知识女性在我国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发展状态对社会女性有着较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女性的基本人权。因此维护知识女性的特殊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既需要社会观念的不断完善.更需要知识女性的自身努力。  相似文献   

9.
王琳 《科教文汇》2009,(23):246-246,276
《苔丝》是英国伟大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百年来关于苔丝悲剧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社会悲剧,更是一个男权文化中性别歧视的问题,对男性和女性给予了双重评判标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权利与尊严被践踏,最终致使她们不能够自我认同,屈服于男权统治,这才是苔丝及众多女性悲剧的真正原因。女性必须正视自我并克服自身的缺陷,勇敢地从男性主义的束缚中走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朝 《内江科技》2006,27(9):16-16,20
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贯穿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塑造的始终,甚至于一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人的心智,在“躁动”心态映衬的时代背景下,保有蕴含踏实、稳健的心态.接受传统文化的“修身之道”对于活力四射的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纷繁社会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女性职业生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科技广场》2009,(8):166-167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来,并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过去女性被社会赋予的传统角色,使女性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文章从女性的职业阶段及其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自身的性别优势,并针对女性在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可由社会、家庭和女性自身共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女性创世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身份和地位通常都是道德伦理性质的,她们不是圣母就是荡妇。在现代文化中,她通常的意义上也只是一个旧伦理道德的挑战者。一个叛逆的女儿,或是一个出走的妇人,裹夹在个性解放的潮流中追求着失落了千年的爱  相似文献   

13.
李伟 《科教文汇》2008,(32):257-257
蘩漪和伯莎·梅森分别是《雷雨》和《简·爱》中的两个悲剧性人物,二者都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她们大胆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却被强大的异己力量所压制而窒息疯狂终致毁灭。笔者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对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无爱的婚姻,“疯”的真相和抗争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和解析,揭露父权社会文化对女性的摧残和压迫,揭示女性解放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老舍的著作颇丰,他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家庭恶毒女性形象和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生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又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并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所以在老舍作品中特别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怀疑和排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90后”女大学生不仅是中国知识女性的主要来源,而且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成才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0后”女大学生成才既有优势,也有极大的障碍。本文对“90后”女大学生成才的个人因素、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从社会、高校和个人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促进她们成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5年3月1 8日,素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第十七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的五位女性科学家获得了该项荣誉,每一位获奖的女性凭借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不断扩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解决最基本的宇宙问题积极应对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她们是追求科学的卓越典范,她们向世界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们,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女神”.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作为一部经典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使她在文学界一举成名。本文试结合莱辛自身经历,从后殖民视角,借用女性“他者”观点和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对小说主人公玛丽的三种未完成角色进行解读.提出外部社会背景本身的内部矛盾。和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外部矛盾使她难以对自身进行身份构建.从而无法在殖民社会中得以生存。莱辛站在白人女性的立场上讽刺了战后白人殖民文化的丑恶本质。  相似文献   

18.
郭玉华 《科教文汇》2010,(22):56-56,67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仍然处在男性居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女性的天空低矮狭小,社会留给她们的机会少得可怜。但是随着勃朗特三姐妹小说《(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蕾》)的同时问世以及她们三姐妹的相继闻名,女权运动的帷幕拉开了,女性迈开了争取话语权的步伐。本文将回顾她们的人生经历、察看她们的心路历程,试图了解面对强大的男权文化势力她们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以便更深地理解她们与她们的作品,以及作为知识分子、女性作家,她们的女性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儒学精神始终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是主流文化的继承者也会由于时代和身份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本文通过白嘉轩在白鹿村中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来分析他的性格、思想以及更深处对宗法文化上的继承。  相似文献   

20.
在全社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背景下,少年儿童图书馆应结合社会现实需求,准确定位在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的角色和功能。引导青少年回归经典阅读,提升文明素养,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开发形式多样的少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及文化产品。同时,要注意克服一些文化传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推动青少年全面科学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