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志强 《家庭教育》2004,(2A):20-20
主持:同学们,你们一定讨厌烦恼吧,但是烦恼总是不请自来。烦恼可能每天都会发生,让人措手不及。还会影响情绪。那么,同学们到底有哪些烦恼呢?让我们来听听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同学们的心里话吧!有了烦恼,我们还要慢慢学会排解烦恼,使自己变得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2.
子桦 《母婴世界》2010,(3):126-127
对于崇尚感性的女人们来说,个人理财这个复杂的概念总是让她们望而却步。其实,个人理财就是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钱,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作为女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生活态度,而不同阶段制定的理财计划,总能让生活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我们台湖乡中心幼儿园地处广阔的农村,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农村的大自然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大教育环境吗?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让他们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嘴巴去说,小手去画……在认识秋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确定了17种形式让老师们根据教育目标及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去自选,然后自编自创。这17种形式是:1.散步观察,感知气候变化;2.组织秋游,欣赏大自然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重点观察秋天不同树木如落叶树、常绿树的落叶,学会比…  相似文献   

4.
张颖 《山东教育》2007,(10):26-27
注重实践,注重自主参与,让儿童在行动巾明理,在实践中锻炼,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是小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针时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开展幼儿德育的过程中.为孩子开辟了多元的实践感悟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晶 《江苏教育》2007,(22):49-50
记得刚听到“预设”与“生成”这两个新名词时,我总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以及学习层次的原因,对他们学英语更多还是要求学会模仿.至于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高谈阔论.恐怕只可能是我们的一个美丽愿望罢了。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的确。“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让中小学生学会创新”.是我们每一个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则更需在这样的口号下,突破自我,改革自我.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在自由和想像的天空里遨游.在精神和思想的国度里感悟.在语言和情境的土壤里播种。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是灿烂的阳光.我们是绚丽的花朵,我们是迎风飞舞的风筝。然而,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时,却慢慢学会了轻狂,学会了叛逆,学会了自闭。于是.对他们的叮咛,我们感到厌烦;对他们的关心,我们视而不见;对他们的教导,我们充耳不闻。和他们多一些交流吧,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吧,不要让一道鸿沟横亘在自己和父母之间!  相似文献   

8.
胡力译 《成长》2007,(8):75-76
“男人和女人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动物。”这句话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男人和女人看、听、触摸和感知的方式,甚至生理体制都不相同。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及生活环境的不同,都有他们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级,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倾向.这些差异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我们的教学中反映出来.也许正是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多姿多彩.因此.在弘扬主体与个性的今天,我们在教学中更应正视并尊重这些客观差异,  相似文献   

10.
傅红伟 《小读者》2011,(9):50-50
很多小读者看到“生活”二字,总觉得容易。实际上这个简单而又耐人寻味的词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那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好可以让我们赢得几次考试.而学会生活和自我完善则会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生活处处是学问。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栏目,积累一点一滴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学会如何快乐健康地生活。我们栏目的口号就是:“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白燕 《天津教育》2008,(7):26-27
2008年5月19日14点28分,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的教室中燃起了蜡烛,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起立默哀。点点烛光映照着稚嫩的小脸,孩子们的神情中透露出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一个大班的孩子说:“我们从电视新闻中知道四川地震了,有那么多小朋友受了灾,还有的小朋友失去了生命,我们特别伤心,我们想祝福他们。”孩子们的表现让心碎的人们感到欣慰.因为,在大灾面前,孩子们在成长,他们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坚强!  相似文献   

12.
张群 《山东教育》2005,(23):63-64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上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课堂是把学生组织起来,提供给他们发挥优势、展示特长的舞台。我们教师则成为幕后的导演,怎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排练”好每一出戏.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汤忠伦 《中学生电脑》2011,(8):38-38,40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的情感体验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肯定他们的进步,努力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评价、学会创新,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课堂讨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1.课堂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切忌照本宣科,回炉重炒,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政治课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应有的舞台和角色,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使其具有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张春红 《考试周刊》2012,(8):127-128
“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有它自身固有的原则和规律。“但无定法”不但不否定研究教学法的重要性.而且对教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那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办学条件和老师特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最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归纳,学好这门功课就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泡茶的基本用具和材料; 2.让学生掌握泡茶的基本方法,学会泡茶; 3.让学生体验到泡茶品茶的乐趣,并学会泡茶待客。  相似文献   

18.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文化,更重在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更重在过程而并非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创设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师共同去“寻找”教学结果.从而使教学能真正地优化学生的整体素质.一.“信息讨论”教学方法的形式和实践“信息讨论”即以学生集体分组讨论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内探索反映客观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有关信息.并能将其发散、交会,进而剖析、筛选,直至逼近问题的实质.具体过程分三个阶段:①…  相似文献   

19.
案例     
在教育生活中,很多新奇独特或习以为常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剖析。“案例”这一栏目,我们试图呈现一些可能在教育法律法规或教育教学管理方面需要思考的事件,并作为案例提请广大读讨论。同时.也欢迎大家提供类似的案例和相关的评论。本期提供的三个案例也许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我们的思考: 1.案例一中,老师的做法是否存在法律问题?从学校的管理来说,是否也存在着问题? 2.同样是通过“挨饿”使学生受到教育(学会遵守纪律和学会珍惜粮食,同情穷人),案例一和案例二有什么不同? 3.同样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模拟社会”,案例二和案例三分别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甲它们有没有本质的区别?[编按]  相似文献   

20.
说法·数字     
《师道》2013,(11):59-59
中国男孩都被整得很萎缩,让中国女人承担了她们不该承担的责任,所以中国女人活得很苦。——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是一个性别观念很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