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幼儿教育》2011,(10):8-8
很多家长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小学之前该不该教孩子一些知识?教了怕孩子累,不教怕孩子跟不上小学的进程。我觉得孩子还是应该以玩为主,但是家长可以多花点心思,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3.
大便报告表     
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在园的大便情况。班上有许多孩子不愿在园大便,经了解有的孩子怕大便耽误玩的时间,有的孩子不习惯幼儿园的蹲坑,有的孩子大便时需要有成人陪同。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为了让家长放心,我及时把孩子的排便情况记录下来。但是,不管怎么提醒,还是有孩子不愿意在园大便。  相似文献   

4.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5.
两种“声音”。幼小衔接的话题受到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讨论和争议。部分家长和教师将幼小衔接片面地理解为把小学时期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前放到幼儿园来学习。一个“声音”说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合适。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好好玩,在玩中成长。幼儿教育要顺其自然,顺应天性。还有一个“声音”说:我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孩子学了总比不学好。  相似文献   

6.
我连续几年从事幼儿园大班的教育工作,对独生子女在幼儿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总结,发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家长往往“望子成龙”心切,施行“拔苗助长”之策,而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身体健康却不重视,结果使孩子体智德美的发展失去平衡,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是强塞知识。对一个还是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却迫不及待地灌输小学的知识,教孩子写字、计算。有的家长不懂基本的教学方法,不懂写字的笔顺规则,致使孩子握笔方法不对,书写姿势不正,笔划不顺。孩子成了习惯,极难纠正。有的家长教幼儿背乘法口  相似文献   

7.
早晨,我在幼儿园大门口碰上宁宁的妈妈,只见宁宁从自行车上下来连忙摆摆小手说:“妈妈再见!”妈妈说:“你走吧,我给你交伙食费去。”宁宁非常着急地说:“不用你交,让爸爸来交。”妈妈还是要交,宁宁急哭了:“你快上班去吧,千万别来,好妈妈,你别来……”我当时很纳闷,难道宁宁是怕老师向妈妈告状吗? 宁宁六岁,在班里是数得上的聪明孩子,表达能力强,老师很喜欢他,因此根本不存在怕老师告状的问题。宁宁的妈妈说:“以前大多是我送他到幼儿园来,近些天不知为什么,他只让爸爸送他。那天他爸爸外出,一说我送他,他就不愿意……”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有意多接近宁宁,终于使他说出了原委:“我听老师们说我妈妈长的丑,××  相似文献   

8.
“哇——”随着哭声,我连忙过去,只见一个紫色的牙印深深地印在一个孩子的手臂上,问是谁,孩子用手一指:“宁宁!”我生气地问:“宁宁,你怎么咬人?”“谁叫他不给我玩的。”宁宁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其实宁宁是一个非常有灵气又有独特个性的孩子,小脑瓜里装着许多有意思的想法,语言表达能力强,能明确  相似文献   

9.
好孩子     
和我女儿一起长大的有两个女孩,一个叫亭亭,一个叫丽丽。因为是邻居,所以三个孩子玩得特别好,做父母的也都喜欢这三个孩子在一起玩。孩子大了就要上学,三个孩子就近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也都抓得比较紧,可三个孩子还是有许多时间在一起玩。  相似文献   

10.
一位家长告诉我,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我问孩子具体有哪些问题,这位家长说,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平日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爱走神,学习又不努力,分析能力差,写作业拖拖拉拉。一天,家长满面愁容地带着孩子来找我,孩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我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学习注意力集中吗?孩子很诚实,回答说:不集中。我问:是老师讲得不好吗?孩子摇头:不是。我说:那是为什么?孩子说:因为总想玩东西。我点点头:你上课净想玩什么呀?孩子的回答很出人意料:玩纸片。我有些奇怪:纸片怎么玩呢,你能教教我吗?孩子说:我拿纸片叠飞机。我一听就笑了:你喜欢飞机吗?…  相似文献   

11.
黄家国 《湖南教育》2014,(10):36-36
暑假又到了,假期里,农村小学里的学生回家做什么?通过这几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吹着电扇看着电视,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他们一个假期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着公子小姐般的生活。家长们一怕孩子热,二怕不安全,就这么任由孩子在封闭的小空间里度过40余天的漫漫暑假。  相似文献   

12.
王金战 《成才之路》2011,(17):11-I0006
近日,一份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由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课表中,“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该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一时引发众多网友热烈讨论。教育专家王金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尽情地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然而,有几个家长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几个家长不让孩子在童年时就去学“珠心算”“新概念英语”?是否学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13.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更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以及培养其兴趣的最佳途径。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深深明白这一点。为此,我从不对孩子的“玩”横加指责,即使他玩脏了衣服,玩破了裤子。可是有的家长却因为怕孩子弄脏了衣服而不允许孩子玩。殊不知,衣服脏了可以洗,裤子破了也可以补,但束缚了孩子的思想,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则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让孩子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最好是少玩或不玩,其实,玩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好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玩”对孩子有以下好处:(1)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2)可以丰富儿童的科学知识;(3)可以增加儿童的兴趣;(4)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培养儿童做人的高尚品质,如合作、诚实、勇敢等品质,也可以在“玩”中学到。在传统观念中,认为“玩”会耽误“学习”,“玩”与“学”是相抵触的。我经常听到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一天就知道玩,总是不爱学习,一点进步都没有,教他儿歌他不念,让他画画他东张西望。”我阅读了…  相似文献   

15.
严与爱     
有一些家长,总是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最严厉的教师去教,好象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好。我就听见一位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你就给我打……”。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中学,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我对教过我的老师,多数没有什么隔阂,直到现在仍对他们很尊敬,没有他们我哪能有今天!但对于初中阶段教我数学的吴老师,心卫却充满了怕和恨!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个人要想在时代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所以,学好数学对于将来的自身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在小学阶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作为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我,对这一点更是十分赞同。也许你会说有些家长不懂教育、不懂数学又如何去教孩子,其实这并不需要家长有多么高深的知识,下面我结合自己长期从教的经验,和家长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以便帮助家长们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宁宁转到一个新的学校,以前他在班里的朋友很多,现在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他担心别的同学不跟自己玩。爸爸知道了,启发他说:"你一定会交到新朋友的,想想以前为什么那么多同学爱跟你玩。"宁宁说:"女同学爱听我讲笑话,男同学爱和我做游戏。"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早在2009年就发出通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然而这一纸禁令几乎成为空文,不少幼儿园依然在使用教材或变相使用教材,他们教拼音、教汉字、教算术,有的甚至教外语。为什么幼儿园小学化还依然大行其道?有不少研究幼儿教育的专家给出这样的答案:幼儿园小学化是受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逼迫"。现在不少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学习、早领先,便对幼儿园提出要求。当看到孩子学会了一些拼音和加减法后,家长便喜形于色。这的确是幼儿园"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有些症结被一些专家忽略了,那就是:  相似文献   

19.
方丰娟 《家庭教育》2005,(8B):42-43
宁宁的妈妈满面愁容,因为,宁宁所在的那所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多次找她反映宁宁的情况。宁宁同班小朋友的家长经常到幼儿园告状,说“宁宁老是打人,照这样下去,我的孩子可不能在这个幼儿园待了!”。这样的反映一直不断。迫于别的家长要退园的压力,园长只好委婉地向宁宁的家长提出。是否可以给宁宁换一所幼儿园。殊不知,宁宁已是第三次换幼儿园了!妈妈情急之下。带宁宁去医院检查,结果,经医师诊断,宁宁患有“多动症”。  相似文献   

20.
场景一:妈妈叫凡凡快点儿起床,可凡凡一边磨蹭着,一边大声说“: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我要在家和奶奶玩。”场景二:“好孩子,快一点儿,妈妈要赶不上班车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给宁宁穿衣服。可宁宁似乎并不着急,还让妈妈听她讲故事。大多数家长都有过上述类似的经历。有的孩子在早晨起床后、上幼儿园前磨磨蹭蹭,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⒈有的孩子做事情时动作比较慢,别人5分钟就能干完,他却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⒉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而耽误时间。⒊孩子确实有不愿意上幼儿园的“理由”: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