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3岁早期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既影响自身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受教育对象的学习质量。引起0-3岁早期教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教学任务重;缺乏成就感;学习机会少;待遇低,工作不稳定。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帮助0-3岁早期教育教师正确看待职业倦怠问题:重视人文关怀,提升专业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增强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0-3岁婴幼儿时期是人的大脑和各种机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要为这一阶段的婴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早期教育服务,专业的师资是关键。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C市8所早教机构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统计整理的数据,梳理出C市早教师资队伍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在我国面临教育资源少、成本高、路径和受众少等问题,很多婴幼儿还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利用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化家庭指导体系以及早教数字化学习中心,探索互联网大规模在线教育和个性化指导的早教服务模式及措施,打破目前主要以传统形态存在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行为和模式,将有利于解决当前主要问题,推动婴幼儿早期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社科类专业具有高开放性、强自主性、宽自由度和近社会性的特点,相应地,对教师胜任力也具有较高的要求,提升教师胜任力非常必要。根据胜任力的模型要求,可以从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态度、培训、引导学生、教学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升社科类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展迅速,而要促进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顺利开展,提升教师混合教学胜任力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校混合式教学教师胜任力现状进行了阐述,继而分析了影响教师胜任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学历因素、教学动机和教学知识因素。并从树立混合教育思想意识、合理培养混合式教学教师工作动机、提升教学知识以及教师混合教学过程掌控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师范大学生职前内隐胜任力是大学生未来成功教学的素质要求,同时也是其职业发展与成熟的必备品质。因此,培养其内隐胜任力是各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探讨内隐胜任力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认识教师角色,提高师范大学生动机胜任力;通过多渠道渗透,培养师范大学生情绪胜任力;通过多形式参与,提升师范生大学生效能胜任力;通过多方位引导,构建师范大学生人格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远程教育的发展使远程教育教师的胜任力研究正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一种新兴趋势。本文以胜任力的研究作为切入点,对国内外有关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词,以期对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有些助益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阐述了高校学生干部胜任力问卷的编制过程,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将胜任力研究引入教育领域,构建高校学生干部的胜任力模型,为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选拔、培训和考核学生干部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开放大学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给远程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从胜任力的角度来研究开放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参考O*NET工作分析问卷,结合文献查阅法编制远程教育教师胜任力问卷,在对全国范围内的远程教育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统计软件对远程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描述,即流体能力、人格特质、晶体能力、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认同、保教工作、家园沟通、教学与科学研究等岗位胜任力严重不足。反思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的不足,为确保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配套的实践内容,利用融园模式,建设岗位胜任力综合训练平台,并提高校内外实践基地利用率和实践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