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政策实施精准扶贫,是为了保证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同步发展,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我们就要扎扎实实地搞好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了更好地加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与技能学习,因此,需要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为贫困地区农民创建多种渠道的阅读途径,从而实现全面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为我国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思想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是"十三五"期间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已成为贫困地区政府实施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但近几年,大多数地方的教育扶贫工作只是集中在教育培训资金和物质的补贴上,措施虽有效,但只是缓解燃眉之急。本文探析开放教育对精准扶贫的作用,运用开放教育成熟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学习平台直接给予贫困地区适龄劳动者提供远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远程助学、资源共享,从而不断提高贫困者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不仅激发贫困者脱贫的信心和动力,也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地理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文章研究了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跨界融合在临沂市精准扶贫的应用,并以"互联网+生态养殖+精准扶贫"为例分析了该模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以帮助其他相似区域通过这种模式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体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理论、均衡理论和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在体育领域的现实应用,亦是体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实践形式。我国体育扶贫经历了从单一政策性扶持到多元社会融入的发展变革。但在现阶段还存在社会认知度有限、政策针对性不强、参与主体和方法手段相对单一、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要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将体育扶贫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创新体育扶贫的形式与内容;完善配套政策,为体育扶贫营造良好的环境;唤醒扶贫对象的脱贫意识,激活乡村振兴的自我发展动力;加强体育文化精准扶贫,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工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扶贫的主要方式是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考虑到贫困户脱贫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对贫困地区物资扶持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文化扶持。文化扶贫应该注重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结合、文化知识学习和科学技能普及、民主与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日益重视扶贫领域项目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在国内多个领域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实现了国内基础教育转型与教育扶贫发展.然而在当前情况下,国内在部分贫困与偏远地区的教育项目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理念不够先进等三个方面.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育部门应当针对资源展开有效的调配,转变教育理念,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整体水平,从而使相关扶贫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切实改善国内偏远与贫困地区的教育窘境.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别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急需完成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就如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构建和谐的扶贫新环境,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扶贫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构建和谐的村级组织;二是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三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特困连片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缩影,这里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通过对武陵山区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中小学生体育状况的调查,拟从多角度、多层次、客观、立体、全面的了解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试图找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和对策,为未来体育扶贫乃至教育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贫困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水平不断优化,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长足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与地区发展的良性循环。笔者通过研究当前精准扶贫形势下的创业现状,结合自己的分析与理解,探索出适合当前国家发展的全新的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模式,在保证和优化大学生创业水平的同时,切实做到促进贫困地区的综合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社区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机理研究和扶贫实践分析,认为社区教育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是脱贫工作的重要推手。社区教育应创新扶贫模式,拓宽扶贫渠道,改善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实施“志智双扶”,提升贫困群众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风貌,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实现精准脱贫,防止返贫复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