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四《孙子算经》与“大衍求一术”《孙子算经》,相传为春秋时代作兵书十三篇的孙武子所作。但因为原书在明代已经亡佚,所以该书作者“孙子”究竟是谁,已经无从考证。现在所能见到的《孙子算经》,是清代乾隆年间,由安徽数学家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中卷下载有“长安洛阳相去九百里”及“今有佛书凡二十九章”。由于长安是西汉建国时所定京都的名称,而洛阳是东汉的首都;佛书开始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由此,戴震认为“孙子”其人,不能早于汉明帝时代。又据《夏侯阳算经》序言称: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09,25(4):74-74
《滨州学院学报》自2004年创办“孙子研究”栏目以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着力打造“孙子品牌”,确立了“守栏目之正,出特刊之奇,扬专著之长”的栏目建设和品牌塑造发展思路,每期刊发孙子研究文章,每年出版孙子研究特刊,至今共刊发孙子研究论文140余篇,得到各界的高度赞誉。《滨州学院学报》已成为国内外孙子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  相似文献   

3.
敦煌残卷不是《氏族志》,不是《姓氏录》,不是否定孙子故里“惠民说”的铁证,它是当时关于“氏族郡望”的常识性、普及性抄件,它以原始史料的形式,证明了孙子故里“惠民说”的合理性、科学性,证明《元和姓纂》的编写体例是孙子故里考证“条其源系,考其郡望”的重要依据,证明《元和姓纂》的编写体例是弄清孙子故里郡望的关键所在。敦煌残卷的编撰年代应为天宝年间,更具体一点说应为天宝十年前后。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十三篇①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日本人就尊奉孙子为兵圣,推崇《孙子》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美国军事理论家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的序言中也曾指出;“《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②的著作媲美。”《孙子》,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战略战术原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  相似文献   

5.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6.
刘超 《中学教研》2009,(1):48-48,F0003,F0004
大衍求一术是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种方法.关于它的产生要从“孙子问题”说起.“孙子问题”是指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中下卷的第26题“物不知数”,历代都有人研究,名称很多.例如:宋代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下的“鬼谷算”、“隔墙算”,宋代杨辉《续古摘奇算法》中的“秦王暗点兵”,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中(1593年)的“物不知数”、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曹操确是一将《孙子兵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典范,其生平战例中处处闪耀着孙子的身影;而《曹操注孙子》又是曹操“孙子研究”的最重要载体,所以,《曹操注孙子》在学术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其影响自然也异常巨大;但曹操毕竟不是一名专职的学者,且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环境,学者们的认知特点及思维习惯,与秦汉以后是很不一样的,正源于那些学术断层、文献失落和“独尊儒术”的影响,使得身处汉末战乱时期的他,已难以去真正找回《孙子兵法》失去的“旨要”,这样,跨越曹操,还原孙子,成为当代孙子研究学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别了,萨达姆     
提前出版的4月21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是一幅萨达姆的大幅头像,在头像上画了一个大叉,足见美国人已迫不及待的希望萨达姆“自绝于正义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人们对孙子的理论评述,往往拘泥于两个方面:一是阶级局限性;二是朴素唯物论。而仅从这两个方面去界定孙子的理论价值,已无法解译《孙子兵法》迄今被广为应用的事实;而且也与《孙子兵法》中孙子的人本唯物论相悖。孙子的人本唯物论除主要在《计篇》以人为主体的“先算”和《用间篇》“三不一取”的先知论证外,在《孙子兵法》诸篇均有具体论述。在《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以人本唯物论为基础和以势为核的的哲学理论体系中,展现了孙子哲学所揭示的普遍真理,是《孙子兵法》迄今尚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战略理论是孙子军事学说的主体部分,《孙子》十三篇,以“庙算”这一战略概念为核心,渐次论述了“安国保民”的战略目标,“五事七计”的战略运筹、“不战屈敌”的全胜谋略,“知彼知己”的指战原理,其主旨首尾一贯,结构率然有序,体大思精,成就辉煌,《孙子》的战略论对当今时代的战略研究仍有着重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一般都认为,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因庞涓陷害,受了膑刑,被剔去了膝盖骨。其实,孙膑并没有被剔掉膝盖骨,他受的是断足之刑。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有这样的记述:“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孙子即孙膑,“兵法...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滨州学院学报》2013,(5):I0001-I0001
近年来,我刊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争一流,努力将“孙子研究”栏目建成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孙子研究平台。截至目前,该栏目共刊发孙子研究论文341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篇目辑览1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先后多次获得全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栏目、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等称号,2010年载入《共和国期刊60年》史册,并于2011年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工程。“孙子研究”栏目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学报的影响力,2012年学报影响因子为0.363,居全国同类院校学报前列。  相似文献   

13.
《孙子》十三篇,由于流传年代久远,今所见传世诸本,衍、脱、误、倒,随处可见。叶德辉《藏书十约》曰:“书不校勘,不如不读”,可谓至理名言,研读《孙子》是不能忽视校勘的。古今学者在《孙子》校助方面下过很多功夫,获得很大成就。我们从中学习,得益非浅,然而间或也与诸家在校解上有不同的看法。今将不同看法举例如下,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1、《始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而不畏危也”,简本作“民弗诡也”,《十一家注》孟氏注日“一作人不疑”,《通典》作“而人不桅”,均无“畏”字。按:无“畏”字是,有“畏”字者,乃后人未得“危”字确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唐人赵蕤所撰《长短经》,可以发现:《素书》并不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宋人张商英伪造之书,而是古兵书《玉钤篇》;兵书称“经”最迟在唐代已开始,并非学术界通常认为的宋代;所谓“杜佑《孙子》注”并非学术界一般认为的只是抄曹操注和孟氏注而已,还抄了其他家《孙子》古注。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滨州师专学报》2011,(5):I0001-I0001
“孙子研究”是《滨州学院学报》着力建设的特色栏目,为凸显学报特色,2005年至今每年推出“孙子研究”特刊,对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是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后世于孙。他的《孙膑兵法》一书与其先祖的《孙子兵法》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倍受推祟的两部军事杰作。《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著录有《吴孙子》(即《孙子兵法》)82篇,图9卷,《齐孙子》(即《孙膑兵法》)89篇,图4卷。汉以后《齐孙子》失传,而到《隋书·经籍志》中即不见著录。因此,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  相似文献   

17.
陈欢 《初中生辅导》2023,(Z1):35-36
<正>《孙子兵法》是一部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兵学杰作。从宋朝开始,《孙子兵法》的作者就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孙武所作,有人则认为是孙膑所作,甚至有人把这两个人混为一谈。好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考古挖掘出的竹简中,揭开了《孙子兵法》作者的千年之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有其书。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兵家中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孙子”:春秋时期,见吴王阖闾的“孙子”名曰孙武;孙武逝世后百余年的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向齐威王引荐的另一位“孙子”名曰孙膑。而《孙子兵法》正是春秋时期孙武所作。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大衍求一术”呢?这要从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谈起。《孙子算经》中记载“有物不知其数”这个数学问题。算题的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的“学思之窗”说:“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先后辅佐了汤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太甲。”这一表述有误.伊尹先后辅佐了汤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而不是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报任安书》一课两处言及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所受之刑:一处是“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一处是“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膑脚”和“断足”尽管文字有别,但毫无疑问所指应是同一种刑罚。至于它是怎样的一种刑罚,课文注释交代的也不够明确,只是将“膑脚”解释为“膑刑”一带而过,“断足”更无一字注释,可是下文“孙子断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