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洁 《小学生》2013,(4):72-72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第一课时的读就是第一读和第二读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怎样的教学才真正使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到位"?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执教的《"闪光的金子"》的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诱发情感期待读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徐大娟)怎么知道的?有老师的本家吗?怎么记住"徐"字呢?(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2.
王文芳 《江西教育》2011,(11):13-14
<正>何谓生态阅读课堂?意即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以建构阅读教学课堂中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缘起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文本来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对于教师来说,为什么要教学生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思考的结果是,我发现,每个大问题中的三问具有密  相似文献   

3.
何谓生态阅读课堂?意即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以建构阅读教学课堂中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缘起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文本来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对于教师来说,为什么要教学生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思考的结果是,我发现,每个大问题中的三问具有密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一:《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端端正正地拿起书一起朗读。)师:(着急)不要一起读,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读书声音乱起来,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在齐读。)师:(生气)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意思就是随便读。(学生似有启发,乱糟糟地读起来,老师无可奈何。)案例二:《望月》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提倡和大力推广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在余江全区各校推崇与强调大量阅读的大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期待以经典文化的滋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涂上亮丽的底色。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浅谈课题组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所做的探索:为什么读?——冻雷惊笋;读什么?——碧玉妆成;怎么读?——陌上花开。  相似文献   

6.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已经有很多语文老师开始关注班级读书会,并且毫无疑问,将会越来越多。如果你想尝试开展班级读书会,自然而然,你会遇到许多难题,例如:如何选书?怎么买书?如何导读?怎么共读?如何开展延伸活动?怎么取得家长的  相似文献   

8.
不少同学认为学习语文要读书,学习数学读不读书无所谓。其实学习数学更应该注重“读”,因为“读”正是你获取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数学课本“怎么读”?“读什么”?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何时读,读什么,怎么读才能提高阅读实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出示写有2、4、6、8、10的CAI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 一去二三里”。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音节读,把古诗读通、读顺。2.让学生朗读。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读。3.老师范读。小朋友,现在听老师读,看看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时间比较长,再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三、借助媒体,步入诗境1.边读诗…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7,(29)
换种思路学"冷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大学,究竟学到了什么?这是我在进入大学第一天就在考虑的问题,也是我毕业后至今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为什么读大学的第一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呢?因为我没能如愿以偿被录取到法学专业,而是被调  相似文献   

12.
书该怎么读?该读什么书?“书”除了“有字之书”还有“无字之书”吗?那么,什么是“无字之书”?“有字之书”读什么?“无字之书”读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本期我们为你编选的《书虫完全手册》。相信你的所有疑问会在阅读中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有些语文教师在强调“读”的作用时,常常喜欢引用这两句老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于迷信多读,于是就不断地布置学生读、读、读。对此,我有些不以为然。 学语文是要读的,不读怎么能提高阅读能力?不读怎么能提高写作水平?但我不赞成那种“一味地”读,那种重复单调,缺乏明确要求,不讲求效率的读。有位同志说得好:为什么不讲“熟读唐诗一百首,不会写  相似文献   

14.
时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成了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时尚用语。教师常以此语让学生自读课文,以体现教学的民主与学生的自主性。但仔细想起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应该慎用,否则,将异化为放任自流。请看教例:师:今天,咱们要一起学习《北京亮起来了》,你们想怎么读这篇课文呢?生:我想大声地读。生:我想有感情地读。生:我想和同桌—起有表情地读。……师:好,那你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吧。从这个教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读书使课堂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教师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想怎么读”,却忽视了所要达到的明确目标,忽视了发挥主导的…  相似文献   

15.
正宝宝不认字就开始读书?该读什么书?该怎么读?……这次我们邀请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给早期阅读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一提到阅读,父母就会着急问:"能不能给一个推荐书单?"似乎一个书单到手,阅读的大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不然,从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书单也需要按照宝宝的发展水平来看,而且怎么读,比读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为,读书是不需要姿势和环境的。不是吗?古人马上读得,如厕读得,我们又何必奢望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呢?真正的读书,是心灵的沐浴,用不着装腔作势,怎么痛快就怎么读。这样的心态,不适宜端坐而读的传统读书,大概只适宜读些枕边书。说到枕边,似乎有别样的意味。但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9)
语文老师恐怕谁都会说要重视"读写结合",都清楚读是写的基础。但读和写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怎么结合?什么时候结合?是否一定要在作文课上才谈结合?是否一定要按课  相似文献   

18.
是不是对手机电子书“仰慕”已久,又无“技”可施?不用等待了,从现在开始,你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个性手机电子书,让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怎么样?一起来让那些落伍的人大流口水吧!  相似文献   

19.
正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ABB"式词语。它们多是形容词,不过后面两个字的读法有时拿不准,有的要读本音,有的要变调才符合语言习惯,到底应该怎么读呢?多数情况下,都是读后面两个字的本音,也就是它们单独怎么读,在那个词里也就怎么读。例如,黑乎乎、孤零零、红通通、白茫茫、毛茸茸、黑蒙蒙、软绵绵、赤裸裸、恶狠狠、明晃  相似文献   

20.
李海林老师在《重塑小说观建构新图式》(倪文尖朱羽)一文的评析中说: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教小说?我们读小说的什么、教小说的什么?我们怎么读小说、教小说?这些问题,过去我们几乎都回答错了。我们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追索小说的主题和它所写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