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清著作权律》的制定和颁布,是清末修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研究清末的历史,对于加强今天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拟就《大清著作权律》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局限及对后世的影响做一初步的论述,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清末著作权立法初探姚琦清末著作权立法为近代中国著作权首次立法,是晚清社会文化、出版业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清朝末年大规模修订新律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探讨清末著作权立法,对深入研究清末法制改革和文化、出版业颇有种益。一1910年12月18日,清政府民政...  相似文献   

3.
《大清著作权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律,它虽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在内容上还是比较完备的。由于产生于清末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所以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宣告法律文本意义上的中国著作权法正式生成。然而,自该法颁布以来,著作权制度在中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生长。我们通过对著作权制度之“生存土壤”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进行分析,不难找到原因。时至今日,中国著作权法的发展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但形式上看起来日益完善的著作权制度却遭到激烈的指责。不过,这种责难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我们沿用对《大清著作权律》的分析路径就会发现,缺乏尊重著作权的法律文化才是造成中国著作权制度实施现状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末诗人陈锐是著名的“湘西三才子”之一,其诗深谌高古,旨洁辞英;其词清丽朗润,间律谐婉;其词话内容丰富,辩律精审,品鉴独到,在词学界影响深远。陈锐交游广泛,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都表现在诗词创作之中,其《Bao碧斋集》是研究近代湖湘文学及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和梁启超就版权问题的立场差异主要在于出发点上,蔡元培以民族利益为立论点,而梁启超则是以自身的利益和事业为立论点,其高下立现,洞若观火。无论如何,民族利益至上是根本原则。若宏观而非孤立地认知清末著作权律,则可看出,它绝对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自然生成,而是非理性时期的非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禁烟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当时的言论都视鸦片问题的彻底解决为新政推行的前提条件。当时清政府为了禁断鸦片,舍弃大宗财税收入,坚定不移地进行禁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禁烟同时又是民政部新政期间的应办之件,时任民政部尚书的善耆在清末禁烟运动中做出了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8.
自由观念,是学界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清末,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是我们审视清末社会历史发展的绝佳视角。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其在多个领域中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地探究。其实,在清末这样的大变革时期,舆论界围绕着自由这一概念,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广泛宣传,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到新世纪的今天,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仍然无处不在。因此,探讨清末舆论界的自由宣传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劝学所为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县级教育行政机构,始建于1906年,1923年被县级教育局替代.其成员之一———劝学员,负有提倡新学、筹集款项之责任.然在清末民初政局动荡的背景下,劝学员的活动时常受到地方旧式学界和政府的阻挠与破坏,这就使得地方新旧学界之间、官绅之间冲突不断,而冲突的产生乃与清末官绅对公共资源的争夺、新旧学界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清末的政治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试论清末的《公司律》李玉,熊秋良1903年,清政府公颁布的《公司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公司法规,在清末经济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公司经济(股份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兹对该法的内容、特征及作用作一番剖析。一公司是社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条件下产...  相似文献   

11.
论健美操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美操能否成为著作权客体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学界大多数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通过对健美操本质属性及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同时研究了国际国内有关著作权客体的相关立法,论证了健美操作为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健美操著作权的具体内容及侵犯此项权利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2.
从一起较具影响力的著作权侵权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入手.分析了期刊全文电子数据库的含义及其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对涉及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起源、我国立法现状和实施现状进行了介绍.初步探索了有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著作权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关系、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实施的管理行为的对外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清末社会的苦感特征及其成因,目前学界研究略有缺失。清末社会的苦感特征主要体现在四民及士兵群体生存的困苦。至于其背后的因由,一是主权受侵、外交受辱;二是政治腐败黑暗;三是自然灾害不断及社会动荡不堪;四是旧风旧俗的根深蒂固。清末政府未能正视并着力处置,从而渐次丧失了存在的基础,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4.
清末改革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清末法制改革"尤为突出。据粗略统计,仅2000—2010年硕博学位论文中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选题就达60余篇,涉及研究方向主要有清末具体某项法制改革研究、清末礼法之争研究、清末人物与法制改革、清末法制改革比较研究。虽然"清末法制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成就,但亦存在诸如研究内容重复、研究视角狭隘、史学界的关注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田正平、陈胜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教育冲突是清末乡村教育领域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学界一般认为,教育经费增收造成的经济负担加重是乡村教育冲突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从清末乡村教育负担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式教育给乡村社会造成的经济压力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十二律律数的记载不符合三分损益生律方法,使得学界提出不同的观点,可概括分为"十二平均律说"、"三分损益律说"、"纯律说"三种。笔者从计算过程出发,认为淮南律数可以解释为十二律依次生律四舍五入取整数,下一律是在上一律取整数的基础上形成的,夹钟律为68而不为67就可以得到解释,应钟律42是校勘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高校著作权档案的保护问题,分别从高校档案中受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著作权利归属、著作权档案保护的法律规定,以及如何实施具体的保护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体育竞赛作为体育竞技与文化表演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交汇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既有国际条约及我国法律体系并未将体育竞赛明确纳入著作权范畴,兼具观赏性与竞技性的艺术体育竞赛也由此备受著作权法律保护之质疑。基于目前学界对艺术体育竞赛法律保护的探讨缺乏,本文将对艺术体育竞赛之作品属性进行考察。对艺术体育竞赛权益的源流厘清催生了对其著作权内容加以校验的积极尝试。艺术体育竞赛的可著作权性及对其权属关系的确认,使艺术体育竞赛在体育强国语境之下的力量更能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教案研究的不断拓展,反洋教运动愈来愈为史学界所瞩目。本文拟将清末的反洋教斗争划分为四个时期来加以考察:一、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中法战争之前;二、从中法战争到甲午战争之前;三、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四、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之前。笔者试就清末近七十年反洋教思想的演变,作一浅析,以期见教于学界前辈,谬误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知识产权中的商标及商标权、专利及专利权以及著作权分析入手,结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工作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社会、政府、企业应发挥的作用。提出实施知识战略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