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怎样才能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向师生提出了“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的时代命题,并强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好老师共同而必不可少的“四有”特质,也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与遵循。  相似文献   

2.
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核,成为一名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是国家对于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将仁爱思想融入高校师范生师德课程,让高校、社会和中小学形成合力,贯彻落实师德标准、营造尊师社会氛围、完善师范院校师德课程等是培养师范生师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名称职的幼儿班主任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关心每一名幼儿,重视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态度,还要正确把握教学方式,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美的花,一朵一朵开在阳光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最亮的星,一颗一颗高高天上挂!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花,一样的阳光下一样绽放;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星,一样的天空里一样闪亮。"这是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歌,它唱出了残障儿童少年内心的渴望,唱出了特教工作者"以仁爱之心,育仁爱之人"的胸襟,也唱出了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全纳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儒家仁爱思想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五个层次,以爱有差等原则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层层扩展。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比较儒家仁爱与道家的慈爱、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行善惩恶,可以看出世界不同文化都强调“爱”,但对“爱”却有不同的阐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儒家仁爱思想可以成为普世价值观,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6.
儒家仁爱思想可分成仁爱之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五个层次,以爱有差等原则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层层扩展。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比较儒家仁爱与道家的慈爱、墨家的兼爱、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行善惩恶,可以看出世界不同文化都强调“爱”,但对“爱”却有不同的阐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儒家仁爱思想可以成为普世价值观,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7.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光荣责任,应赋予“仁爱”以新的时代内容,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用仁爱之心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一种常态化作文训练的方法,即:作文训练常态到每一节课当中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常态到每一天,成为教学生活的一部分;写法指导常态到每次作文训练当中,集中进行专题训练;让感悟表达成为学生的渴望;搭建训练平台,让成功的喜悦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07,(11):60-61
每一个青春,都渴望灿烂若星。就像每一棵树,都期盼一个挂满香甜的秋天;就像每一朵浪花,都希望成为大海最美的诗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学生》2007,(10):48-48
每一个青春,都渴望灿烂若星。就像每一棵树。都期盼一个挂满香甜的秋天。就像每一朵浪花,都希望成为大海最美的诗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作文教学拨动孩子的心弦?如何让孩子能轻轻松松乐于作文?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友善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欣赏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友好与善意的待人处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界定成功     
小时候,每到学期末心里就有一份期待和一份紧张,期待我能拿到奖状,紧张我是否能成为班里奖状最多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青春,都渴望灿烂若星,就像每一棵树,都企盼一个挂满香甜的秋天,就像每一朵浪花,都希望成为大海最美的诗句。没有与蜜蜂的交流,满树的繁花不能成为秋天沉甸甸的果实;没  相似文献   

15.
一、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青春,都渴望灿烂若星,就像每一棵树,都企盼一个挂满香甜的秋天,就像每一朵浪花,都希望成为大海最美的诗句.  相似文献   

17.
仁爱教育作为南通一中的德育品牌,缘起于18年前的爱心接力和情系高原两大活动,现已成为南通一中一大办学特色。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德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一中人开始了更高层面的设计,力图通过仁爱教育实现传统仁学向当代教育的适时转换。  相似文献   

18.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因此美术学习也理所应当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结合学校提出的"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的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利用师生情感的互动,让学生懂得仁爱."仁爱"的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仁爱"是一种充满爱护与同情的感情,它是积极向善的情感.然而,"仁爱"的境界必须经过教化.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以情感人,以情动情"的指导思想作为切入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师生情感的互动营造出充满"仁爱"的氛围,就会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什么是"仁爱",使学生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体验中积累对生命善行的感悟,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相似文献   

19.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教师德性修养,创建仁爱型校园文化,建设灵活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弘扬仁爱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期都会安排1~2次作业批改检查,每一回检查必查作文,作文批阅问题多多,作文批阅质量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