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与义(1090—1139),字会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申科。历任府学教授、大学博士。南渡后,累官中书舍人、知湖州(治所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参知政事.他生平致力于诗,所作甚多,约六百余首,是两宋之交的杰出诗人。其词则仅有《无住词》十八首,不及其诗的二十分之一。这些词绝大部分都是在他晚年奉词退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会时所作,数量虽然不多,但“亦有一定的质量”(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P49),这里试从它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作初步探讨,并以此就…  相似文献   

2.
秦少游以词名家,他的婉约词被称为“词之正宗”(清先著《词洁》),又有“词坛颇袖”。(清陈廷掉《白雨斋词话》)之誉。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只是为词所掩,人们重扣了他的词却忽略了他的诗,少游观存诗二百四、五十首。分析研究他的诗歌创作,探讨他匍后期的诗风,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他整个文学创作基本特色的认识。陈师道《后山诗话》说:“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这是就地前期的诗歌而言的.秦观早年的诗风十分鲜明,在他的师友间得到了异口一词的品鉴。张来在评论苏氏及同门友人的一首诗中说:“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鹏峭霜…  相似文献   

3.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人事代谢的嬗变,江山胜迹的永恒,最易诱发骚人墨客的思古幽情,联翩的浮想,也是文情并茂,叹唱有致的怀古咏史诗产生的现实土壤,以此为吟咏对象来抒情寄概的名篇佳作,可谓众彩纷呈,代有绝唱。杜牧的《江南春》和韦庄的《台城》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篇什,两诗的作者:一为“苦心为诗,本求高绝”(杜牧《献诗启》的“晚唐翘楚”(《一瓢诗话》);一为“吾有歌诗一千首……班班布在时人口”(韦庄《乞彩笺歌》的“艺苑之雄”(《十国春秋·韦庄传》);两人皆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氏,均出身…  相似文献   

4.
鹭焱 《初中生》2007,(6):14-15
李煜(937-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位国主,史称李后主。他天资聪颖,好读书,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而且诗、词、文皆通。据传他有文集30卷行世,还有《乐说》百篇,当时很受推崇,但都没有流传下来。今仅存诗10首,断句若干,文7篇,词30余首。在中国词史上,李煜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黄庭坚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坚虽以诗名世,但他在北宋词坛上独标一格,称得上是一作手。不过时人与后世对他的词评价颇多分歧。晁补之谓“黄鲁直间为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乃著腔子唱好诗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陈师道则认为:“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后山诗话》)将他与秦观相提并论,归入于本色当行的词家之列。其后李清照也将山谷列入能“知(词)别是一家”的词人之中。而清代的陈廷焯却以为“黄之视秦,奚啻之与美玉”,“黄九于词,直是门外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天文科学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这方面成就辉煌,资料完备。而我国又是诗的国度,诗人如夜空的繁星,诗歌象浩瀚的大海。不少诗人精通天文,因此很多古诗不仅是优美的诗篇,同时也是珍贵的天象记录。《诗》(诗经)、《骚》(楚辞)中的一些诗篇正是如此。下面,我们选录一些章节和诗句加以注释和解说,并且对《诗》、《骚》中的天象描写的特点以及这些天象描写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状况、作者思想等作一些粗浅的论述。十月之交①,朔月辛卯②。日有食之,亦孔之丑③。彼月而微,此日而微④。。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诗·小雅·十月之交》…  相似文献   

7.
王三毛 《现代语文》2006,(10):10-11
王质(1135—1189),其先郓州人,后徙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绍兴三十年进士,官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通判荆南府,后奉祠山居。今存《诗总闻》、《雪山集》、《绍陶录》等。《诗总闻》为宋代去毛序研究《诗经》的三家作之一。李家树认为:“王质的《诗总闻》在宋代甚至整个‘诗经学’的历史上是一本忽略和被低估了的《诗经》专。”“真正打倒《毛诗序》的,在南宋是郑樵和王质。”  相似文献   

8.
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认为苏轼的词是天下极工之词,但不是本色;并且指出当代词手首推秦观和黄庭坚,他们的创作成就连“唐诸人”也比不上。那么什么是词的“本色”呢?《中国词学大辞典》说:“本色,此指本行,从词体特征来说,又指协律而歌的音乐性。”该《辞典》紧接着引用陈师道的这訇话一指m.“昕谮‘韭太囱.’一括煎姑词‘名不谐音徨’.苴宣煎姑诵睥害徨一枷十五f№谱竹词椎#韭不能  相似文献   

9.
寸寸河山寸寸金,俸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我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和诗人。历任清政府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等职。著有《人境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二卷)、《日本国志》等。  相似文献   

10.
苏曼殊编译出版的《拜伦诗选》中收录了《赞大海》(6章)《去国行》(10章)、《哀希腊》(16章)三诗,苏氏自云此三诗系他所译,文学界、学术界迄今一般仍沿用此说。本文从黄侃自述之可信、黄侃译过拜伦之另诗、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有关论述之旁证、台湾潘重规教授之考证、黄苏二人诗歌创作和译诗的风格及特点之比较等五个方面,考辨论过了上述三诗的真正译者,确认此三诗系黄侃所译,唯其中《赞大海》第五章为章太炎助译。  相似文献   

11.
冯延己,马、陆两家《南唐书》皆有传,近来又有夏承焘先生所作《冯正中年谱》,其生平政治、艺文行事,班班可考,无俟缕述。史称其“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尤喜为乐府词。能书,似虞世南。”今其诗竟无传本,墨迹亦未闻有收藏者,惟乐府词则有《阳春》一集,与李璟、李煜俱为南唐文学之代表。冯延己词集之最早记录,为南宋时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其言云:“《阳春录》一卷,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介: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洲,济南(今属山东)人,后居吴兴(今属浙江)。早年随父往来闽、浙,景定间,为临安府幕属,后监和剂局、丰储仓,为义乌令。宋亡不仕。其词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亦能书画。有《草窗词》、《齐东野语》等。  相似文献   

13.
【一】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这是中国诗歌传统话题。词以描写艳情、阎怨为当行本色。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词乃是一种纯粹抒情的、狭深的文体。鸟瞰唐五代、南北宋词,婉约词风蔚为大国,一直占主导地位。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抒发抗金豪情,大声健错,间亦描写军旅生活,如辛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创)、《鹤码天》(壮岁旗旗拥万夫)、陆游词《汉宫春》(羽箭雕引、《秋波媚》(秋到边城画角哀)等。虽对战争的场面…  相似文献   

14.
韦庄是唐末五代人,家居京兆杜陵,即今之陕西西安。他很有才华,感情丰富,又处唐朝末年,“国家不幸诗家幸”,写出了《台城》《古离别》等传世名作。他也是五代著名词家,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上承白居易、刘禹锡,下启南唐冯延巳、李煜等词家,韦庄一共写过五首《堇萨蛮》。《芏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一首塞北游子对江南的深情赞歌。  相似文献   

15.
此物最相思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称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家贫客游,南逾岭,北出云朔,东泛沧海,登芝罘,经瓯越”。(《清史稿·文苑传》)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授检讨,纂修《明史》。康熙二十年(1681)充日讲起居注官,出典江南乡试。康熙二十三年(1684),因携仆入内廷抄录四方经进书,官降一级。康熙二十九年(1690)恢复原官,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以事被革职。罢归之后,潜心著述,在经学、诗、文与词等领域,均享盛誉,《清史稿·文苑传》称,“当时王士祯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又尤以词称,与陈维崧并称“朱陈”。所编选《词综》一书风行于世,遂开几占清词半壁江山的浙西词派。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十一。  相似文献   

16.
唐燕华 《现代语文》2010,(6):149-150
从"生活——诗(词)人——诗(词)风"三方面对《登高》《声声慢》中"浊酒""淡酒"的意蕴进行解读,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里的"酒"意象作适当小结。  相似文献   

17.
尚恒元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1):13-14,19
陆游《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中所用"姑恶"一词,古今多有异议。今据陆氏多首相关之诗,指出"姑恶"有含恨之意,该诗系悼亡前妻之作。  相似文献   

18.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词人。他一生富贵闲适,风流对才思;又雅好宾客,喜拔擢后进。经常在幕府之中游宴歌吟,诗酒唱和,多有即景感怀、娱宾遣兴之作。这首《浣溪沙》就是晏殊在自己的小花园里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歌舞,趁着酒兴写的。所以有“一曲新词酒一杯”一句。  相似文献   

19.
“商女”辩     
对唐代杜牧诗《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商女一词的释义有不同见解,有人认为商女是商妇或商人之女,我认为  相似文献   

20.
近人陈冽在其《论(红杏山房诗钞)与(岭云南海日楼诗钞)》一文中指出:“有清一代,吾嘉属有三大诗人。清之中叶有来芷湾,清之末年有黄公度、邱仓海二大家。此三人者皆有诗集,乃于世或显或晦,要皆为吾嘉属之大诗人。吾嘉属之言诗者,莫不推此三人也.”(钱钟联主院《清诗纪事·嘉庆朝卷》,8171页)粤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是客家文明中心之一,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宋湘、黄遵宪和丘逢甲的诗作,确是标志着早期客家文学的最高成就。一、宋湘及其《红杏山房诗钞》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家湖村人。《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