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总结了“说题”教学的成功经验 ,然后阐述当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解决问题的四个过程理论与组成智力的三种知识结构学说及知识迁移理论来指导化学“说题”教学实践的 .从而说明以现代认知理论指导化学实践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一、化学“说题”教学实践笔者在初三年级的化学教学中 ,发现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跟不上教学进度的要求 ,有的似乎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理解 ,但一做题目就会出错 ;有的在题目稍有变动时就不能适应 ;有的同一类型的题目虽然已做过多次 ,但班级平…  相似文献   

2.
一次教学活动,我们听了一节关于“正、反比例判断”的复习课。课堂上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盐水的含盐率一定,盐和水是否成比例?为什么?”根据课堂交流反馈情况看,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不成比例,其理由是:盐水的含盐率一定,是指盐和盐水成正比例。而这道题是说“盐和水”的关系,所以不成比例。也有的学生说,盐加水等于盐水,盐和水是和的关系,它们不是积与商的关系,所以不成比例。这时有位学生突然提出:“盐和盐水成正比例,盐和水也是成正比例的!”于是,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说成比例,有的说不成比例,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教师沉思了一会儿,说:“…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疲于“题海战术”,结果浪费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原因主要是只重视解题的数量和结果,不重视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题型的变化。本人认为应指导学生解题后思考、多角度分析解题思路,继而变题,挖掘引申,让学生思考讨论,探导多种解题方法,总结规律,提高应变能力。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以抛砖引玉,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化学教材第74页有这样一例题: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若制取10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解:设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x克CuO H2=Cu H2O79.563.5x克10克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根据化学方…  相似文献   

4.
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课算。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超市师:那请大家想一想,两种解答第一天运来6箱草莓,第二天运来40方法的答案11箱和88千克有关系千克草莓,两天一共运来多少草莓?吗?课堂教学过程如下:(生交流之后)指名读题后,学生有的跃跃欲生:有关系,箱的质量就是8811试,有的皱眉沉思,有的无所适从,千克。有的欲言又止,有的回答:“6 40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箱和11=46。”88千克表面看起来不同,实质上是师:46?是46箱还是46千克?相同的。这时欲言又止的学生醒悟过在这道开放题中,我首先呈现来,着急地说:“单位名称不同,没办缺少条件…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7,(7):49-49
心理课上,一位老师端起一杯水,问在座的学生:“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的学生说40克,有的说500克不等。 老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端住它多久?”  相似文献   

6.
看过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老教授给大学生做演讲。他端着一杯水,问听众:“大家猜猜看,这杯水有多重?”有的说50克,有的说125克,也有的说150克。教授不置可否,只是笑着对大家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拿着它一点也不累。如果我端几分钟,会怎么样?”听众答道:“没什么。”教授点点头。又问道:“如果我端一个小时呢?”“胳膊会酸痛。”教授又点点头,  相似文献   

7.
一次教学生词“card”。生词“card”只比以前学过的单词“car”多了一个字母“d”。我想,怎样能让学生很快把两个单词建立联系,既而牢牢记住它们的拼写和含义?于是,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我给你们出个脑筋急转弯吧!”学生十分兴奋。我像“幸运52”节目中的主持人李咏一样,向他们一边伸出拳头,一边说:“请听第一题!Number One!”一些学生也向我伸出两只手指大喊:“Yeah!”“怎样在一秒钟内把冰变成水?”这是个热身题。有的学生喊不知道,有的学生说出了答案:“把冰前的两点去掉。”接下来,我又出了第二题:“我在一秒钟内把…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一般把“会做题”作为学生“懂了”、“学会了”的标准,其实,有的学生是靠思维固定模式单一模仿去做题,有的学生虽做对了题,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仅考察学生做题的结果对与错是不够的,应当考察解题过程,考察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会做题,还要会说题,即说解题思路,讲清算理。  相似文献   

9.
化学计算题,一般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沮有的题目是“曲径通幽”,这样的题,只要审清题意,往往答错率不高。还有的题容易做错,其原因是,有的同学做题时只注意题目中的强刺激,忽视题目中的弱刺激,导致出现错误。【例】向50克含氢元素9.7%的硫酸接的水溶液中,加入多少克浓度为20%的氯化初溶液沉淀最多?【分析】在这道题中,硫酸镀是强刺激,而作为溶剂的水则为弱刺激,若只注意硫酸铁这个强刺激而忽视水这个弱刺激,解答必错。【解】没硫酸锭的质量为x克.水的质量为(50-X)克,依题意得:设加入y克浓度为20%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试(尤其是化学竞赛)题中常出现这样一类题型:已知A、B混和物(A为已知物、B为待定物)m克,跟足量的C物质反应后生成w克D物质,据此推算出B可能为指定的几种物质(设为B_1、B_2……B_n)中的哪一种。因为解答这类题型需要应用到“配伍”方法,故称之为“配伍题型”。解答这一类题型的一般步骤是,设m克分别为A、B_1、B_2……B_n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1在一次数学活动中,一学生板演小数除法时,出现了下面的结果: 0.45 0.22=2……1 学生对这一结果议论纷纷。有的说结果正确,有的说结果不对。说结果不对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道题的余数不是1,而是0.01;所以,横式应该写成‘0.45 0.22=2……0.0l’”。教师对此表示赞赏。我们认为,说余数是1固然不对,但把算式写成“0.45 0.22=2……0.01”,也是很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2.
笔者批阅《 2000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时,发现 29题的原标准答案有误,后翻阅了 100多份试卷,有 50%以上的试卷中都出现了与原标准答案类似的错误。 29题是: 20克 CuO溶于 140克温热的 20% H2SO4溶液,冷却到 20℃时能从溶液中析出多少克 CuSO4· 5H2O晶体 ?(20℃时 CuSO4的溶解度为 20 7克 /100克水 ) 原标准答案是: CuO+ H2SO4=CuSO4+ H2O 80 160 20克 x x=40(克 ) 溶液质量为: 20克+ 140克 =160克 20℃饱和溶液中 CuSO4的质量分数为: CuSO4· 5H2O晶体中 CuSO4的质量分数为: 设 2…  相似文献   

13.
化学总复习阶段,资料如山,有的同学为完成复习任务,匆忙解题,就题论题,平时解题成百上千,考分仍不理想。静思细想,主要原因是只重视解题结果,忽视了解题后的思考。那么,解题后应该思考些什么呢?一、网联知识,加深认识解题后,要进一步思考,领悟习题所联系的基础知识,有利于矫正和加深理解。[例1]在100克水中先后加入一定量过氧化钠和铝粉,反应完毕后得到澄清溶液,共生成气体3.5克;再向无色溶液中加入3.5摩尔/升的盐酸200毫升,恰好使新生成的沉淀重新溶解,试计算原加入的Na2O2和Al粉各多少克。[解析]设Na2O2为xmol,A1为ymol。根据有关化学…  相似文献   

14.
杨丹 《广东教育》2003,(8):38-38
二年级的期末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一千克鸡蛋有( )个。阅卷老师很清楚,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可以填12~20,在这个范围内的数都是正确的。我把批改完的试卷发下去,学生就开始议论。我想,二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批阅应该不会有什么异议吧。出乎意料,李真小朋友高高举起手说:“老师,你批改错了。‘一千克鸡蛋有(8)个’,我认为也是对的,我从电视里看到有的鸡蛋是很大的。”他话音一落,有几个学生跟着点头称是。我不说话,静静地听学生们议论。这时,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相信也有很小的鸡蛋。‘一千克鸡蛋有(26)个’也是正确的。”马上,另外有同学也说:“是的,我从书上看到过。”  相似文献   

15.
曾志贵 《四川教育》2008,(12):42-42
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业题是应该“难”一点,还是“易”一点?学生在做同一道题时,有的说“这道题好难”;有的却说“这道题好简单”。可见,“难”与“易”这一对矛盾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对于数学思维训练中的“难”与“易”,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它呢?如何从“好难”向“好简单”转化呢?这就要求教师对这道题学生“难”在哪里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难”的特殊性,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使“难”向“易”转化。  相似文献   

16.
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如差量法、估算法、关系式法、整体分析法、守恒法等等.这其中尤以守恒法中的元素质量守恒较为多见.[例1]现有85克CuO加热(4C uO△2Cu2O+O2邙)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铜元素质量分数为85%,则此时产生O2多少克?[解析]此题隐含了反应前后铜元素质量守恒,如能挖出这一隐蔽关系,可快速求解.反应前CuO中的Cu:85克×6480=68克,反应一段时间后残余物质量:68克÷85%=80克,由物质质量守恒知:O2质量=(85-80)克=5克.[例2]有CaC O3、C a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7.2%,取混合物7.0克高温煅烧,冷却后将固体…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18.
无机推断题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常常涉及到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出题的方式灵活、多样.有些题目有明显的“题眼”或“突破口”,有的题目条件却比较隐晦,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学中提倡的“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提倡“一题多解”的同时,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多题一解”的思维渗透,培养他们“异中求同”的抽象概括能力。下面以四道例题对“多题一解”加以阐释: [例1]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00克,在氢气流中充分加热后,得残留物为96克。求混合物中有氧化铜多少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在高中 ,化学实验虽然没有独立出来 ,但它的功能并没有减弱。有的学生平时考试化学科的分数很高 ,但高考时成绩就不理想了 ,我认为这与化学教师对待化学实验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例如 2 0 0 1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有一道关于“启普发生器”的问题 ,如果学生真正“见过”、“摸过”、“用过”启普发生器 ,那么 2 6分就会轻轻松松搞到手 ,但实际情况呢 ?该题全省平均分不足 1 0分 !误区一 “讲实验”代替“做实验”有的教师胆子小怕中毒、怕被腐蚀 ;有的教师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