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3,(2):131
分析人士指出,对视频网站而言,是否敢于缩短广告时长,是一个在改善用户体验和增加广告营收之间的一道选择题,也是一个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随着视频网站市场规模和媒体价值的提高,更多电视广告主开始转移阵地,加大对网络视频的广告投入。作为新媒体,视频网站的平台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用户规模持续递增,商业模式日趋成熟,广告客户不断涌入。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视频网站出于消化广告库存的目的不断延长广告时长,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如何在悉心维护用户体验的同时深度开掘视频广告价值的最大化,成为摆在视频网站面前的一道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13,(7):76-77
纵观行业全局,视频网站的贴片广告乱象丛生——多数视频网站的前贴片广告为2支到4支,时长由30秒到65秒不等,视频广告市场无标准化规范,使得用户怨声载道,同时广告接受度越来越低,效果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在于视频网站行业除了付费点播业务,主要收入仍来自视频前后的贴片广告。因此竞争越激烈,视频网站所要投入的金钱则越多,由此带来的便是贴片广告条数和市场无节制地增加,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风行网经过分析网络视频广告现状、用户体验以及品牌视频前贴片广告效果,同时依据"15秒定律"(即视频广告要控制在15秒内,超过15秒观众会产生厌烦情绪),制定了"UniVideo黄金15秒战略"(即视频前贴片广告时长为15秒)。  相似文献   

4.
网络视频在中国起步公认是在2005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视频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媒体时长迅速增长。2012年5月,在线视频用户覆盖率达到96%,用户规模首次超越搜索服务跃居第一,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应用。从今年1月份起,网民用于观看视频的时长超越其他网络服务,稳居所有服务首位;二是广告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根据艾瑞数据,今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广告同比翻番,预计将达到91.3亿元;三是市场集中度比过去几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视频在中国起步公认是在2005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络视频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媒体时长迅速增长。2012年5月,在线视频用户覆盖率达到96%,用户规模首次超越搜索服务跃居第一,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应用。从今年1月份起,网民用于观看视频的时长超越其他网络服务,稳居所有服务首位;二是广告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根据艾瑞数据,今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广告同比翻番,预计将达到91.3亿元;三是市场集中度比过去几年有明显提高。不管怎样,这种高速增长的趋势,还是非常鲜明地显示出新媒体的特征。这个行业目前还处于重度投入期,为什么还有源源不断的大额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  相似文献   

6.
调查与排行     
《青年记者》2016,(4):30
本栏目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研究院协办视频网站播放视频时,用户对前贴片广告的意见及相关体验情况如何?调查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希望视频前贴片广告时长要短,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前贴片广告影响了他们对该视频网站的喜好程度,但大多数被调查者不愿意为消除前贴片广告而付费。盘点1月的传媒,优异策划是《财经》的《非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视频网站的用户规模和浏览时长跃居互联网各应用第一,庞大的用户规模支撑着视频广告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品牌广告主不可缺失的主流传播平台,网络视频也在品牌传播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重要性的日益提升,视频广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成为行业亟待推进的工作,处在产业链不同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9,(5):12-12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4季度,视频网站优酷的用户浏览时长翻了一番,同期视频行业整体时长仅增长30%,优酷第四季度的时长是行业第二名的2倍。艾瑞分析认为,媒体定位代表视频网站未来趋势,以优酷为代表的平台定位具有行业前瞻性,与之相反,社区定位前景不明。  相似文献   

9.
在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和广告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移动网络视频市场迎来井喷,表现出与传统视频截然不同的创新营销价值和丰富营销模式。5月10日,"改变视界,引领趋势"爱奇艺2013视频营销分享会在青岛隆重举行,三百余位来自全国各行业的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广告主代表来到现场。在几天前,百度刚刚宣布3.7亿美金收购PPS,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双方业务合并后,全平台用户规模、时长均达到行业第一。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将为视频用户和广告主提供更佳优质的服务。从中国视频行业的改变者到领导者,爱奇艺引领了中国视频营销  相似文献   

10.
各方数据预测显示,网络视频广告市场的迅猛增势,网络视频价值充满行业上进的动力。在保持信心的同时,广告增量从何而来才是需要探讨和论证的焦点。互联网用户增速放缓,CPM单价短时间难以大幅度升高,数据库成长速度赶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版权投入收回成本不易,视频行业现有广告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行业增长所需要的容量。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网络视频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大事件不断。资本的角力、市场的活力,让我们更加看好这一透着无限生机的领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年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4.5亿,在线视频首度超越搜索服务成为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持续增长,收看时长越来越长,网络视频的营销价值进一步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开机率逐渐走低的情况下,视频网站与用户的生活正越来越紧密。精确市场研究集团(CSG)近日发布的《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显示,视频网站的日均收视时长达到了1.8小时,超过了电视的日均收看时长1.68小时。在网络视频用户中,网络长视频(电影、电视剧为主,综艺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时代以及处于不同时代下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在体验经济时代下,视频广告的品牌故事构建亦与以往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体验经济时代的视频广告品牌故事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描述,指出体验经济时代的视频广告在内容的构建上除了要在意情节,还要重视消费者的同理心,形式上一切都以提高用户体验为目的。在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视频广告的品牌故事构建注重增强用户体验,增加品牌的难忘程度,从而使品牌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加深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使用时间已经接近饱和。而短视频行业继续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6月,全国短视频用户达8.18亿,日均使用时长超过即时通信软件,增至110分钟,成为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网络应用。长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100分钟降至96分钟。  相似文献   

15.
房学峰 《中国广播》2012,(12):90-90
在电视开机率逐渐走低的情况下,视频网站与用户的生活正越来越紧密。精确市场研究集团(CSG)近日发布的《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显示,视频网站的日均收视时长达到了1.8小时,超过了电视的日均收看时长1.68小时。在网络视频用户中,网络长视频(电影、电视剧为主,综艺节目20分钟以上的视频)的用户使用比例为76.9%;网络短视频(除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外的,时长在20分钟内的视频)的使用比例达到了62.2%。在网络视频用户中,同时使用长、短视频的用户比例高达70.2%。  相似文献   

16.
8月30日15点15分,国内知名在线视频点播平台风行网在北京召开了一场主题名为Only You"UniVideo黄金15秒"的广告产品发布会。据悉,自此消息发布开始,风行网所有视频的前贴片广告将只有一支,且仅有15秒时间。这是视频行业首家、首度并且主动大幅缩短前贴片广告的时长,此重要举措或将引发网络视频行业新规则的重订。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0,(10):26-26
艾瑞近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在线视频核心数据》,报告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视频行业媒体价值升值,视频广告占行业营收55.3%,优势逐步被认可,其中垂直视频网站与网络电视台广告市场份额接近90%。根据报告,优酷、土豆、央视网广告收入居前三,网络游戏企业广告投放近5500万元,稳居各行业之首,而高清长视频帮助提高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差异化发展战略理论的角度,对国内外主要视频网站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发现相对于国外视频网站的鲜明个性,国内网络视频行业存在严重的同质性.研究认为,为在激烈竞争中取得市场优势,国内的视频网站应在市场定位、品牌经营、用户体验、经营渠道等几个方面实施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步入发展元年开始,到2010年共经历了五个年头,期间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迅猛,网络视频市场取得了长足进步,用户覆盖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本文从网络视频营销的自身优势、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拉动作用、视频网站营销模式的转变、营销力度的加大以及用户体验的增强等若干方面分析近五年中国网络视频营销快速发展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成熟的市场更看重用户的"质"而不仅仅是"量",奇艺以其内容与技术能力的全面快速发展,成功抢占用户时长,在用户粘性方面远高于业内同行,全力打造中国第一影视门户。长视频公司正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视频网站第二波浪潮中的主力,与此同时,影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等在内的长视频节目正在成为视频用户的消费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