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是班级在发展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一种气质,亦是班级特有的精神标识。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即摸得着、看得见的"显性文化"和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隐性文化"。唯有"软硬"兼施,激活班级文化育人"细胞",才能营造出向美向善向上的、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深受班主任指导方式和风格的影响。以前,"专制型"班主任用指令、命令来管理和支配学生的一切行为,但这是一种专断和强硬的班级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随着"企业文化"、"医院文化"、"建筑文化"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在学校也流行着一种"班级文化"的概念。它和以往的班级管理不同,体现了更多的软约束和人文关怀,它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师生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体现着师生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追寻。建设和谐又独具匠心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提升教与学的效能。结合体验和感悟,从打造班级物化"硬文化"、建设班级制度"软文化"、营造班级精神"隐文化"三方面入手,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班级文化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它具有教育、凝聚、约束、激励等作用,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小组合作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它要求小组成  相似文献   

6.
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以往比较关注的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班级文化是特殊的"家庭文化",并提出了打造班级"家庭文化"的策略,以共同教育好孩子。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同时秉持共同的信念和相同的价值观,完成"部分"和"整体"的互相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功,能够让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班级文化建设并不是管理策略的简单堆砌,它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集中体现。因此,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理念建设小学班级文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钟红 《中国德育》2011,(3):52-53
"一班一品"是我校提出"文化立校"以来德育处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征集活动,旨在贯彻学校文化立校之精神,打造班级文化建设之品牌。现就我创建"一班一品"——"绿色心情图书角"的实践来谈谈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策略。一、定位班级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推动德育"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工作,各地纷纷开展特色班集体评选工作。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至完美。"班级文化经营好了,学生的心灵就有了展翅飞翔的空间,班主任也就轻松了。事实上,创建特色班级,轰轰烈烈开场容易,但高效经营、持续推进却很艰难。如何打开班级特色这扇窗,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呢?一、明确班级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可以依托学校文化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文章以"玉文化"为抓手,从"美玉与美育"中的育人环境布置、"爱生如玉"的师生关系构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君子文化营造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打造特色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杜秀云 《考试周刊》2015,(8):182-183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作为班级文化,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外延和内涵。首先,相对于其他班级,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就班级内部而言,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再次,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又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努力用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不能够让一个自豪的集体做到一切"。而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环节中,我们所常见的集体形式就是班级,它不但代表着一种制度教育,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文化模式。而凝聚班集体的内在精神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正如同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它一般被称作是一种非显性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班集体也有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提出个性化的班级建设目标,并需要创建相应的班级物质文化,还包括拟定班级个性化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本文就针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做出分析,并探讨提出具体实践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推动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和谐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抓手。就如何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以下策略:优化育人环境,打造班级外显文化;夯实内部基础,构建班级制度文化;积淀班级内涵,凸显内在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级文化"这一"无形巨手"对班集体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班级文化"在班级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果,对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和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6.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小单位,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细化和延伸,体现学校文化的共性,也有其个性,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造就人",对于班级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学习单位来说也一样。本文就班级隐性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一、班主任在营造隐性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题,需要不断挖掘、研究和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片面理解,认为把班级布置得漂亮就可以了。窗明几净的教室固然漂亮,但那只是显性的环境文化建设。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  相似文献   

18.
陈宇 《中国德育》2011,(3):54-58
一、班级文化中的"软"与"硬"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个班要设计班级文化墙展板,内容包括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班规,等等。在班级文化"上墙"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班级文化、它包括哪些方面以及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杨芬 《辅导员》2011,(6):59
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会让每位学生以此自励自勉,这样的班级想不好都难;这样的学生哪怕现在默默无闻,以后也会十分优秀。我抓住学校建设"温馨班级"这一契机,从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去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希望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下面简单介绍我在班级建设中有所感触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兵 《江西教育》2012,(25):26-27
班级墙壁布置是班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每月都会进行班级文化展评活动。可是,有些班主任,永远是把几幅学生作品简单地张贴在墙上,体现不出班级特色。如何让班级墙壁上的文化灵动起来,让墙壁"会说话"——体现班级特色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