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港油田A区开展污水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通过污水聚合物驱油体系的筛选和现场污水的处理,分别对五种聚合物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四大特性(增粘性、抗剪切性、稳定性、驱油性)。室内研究表明,污水配制聚合物驱油可有效提高污水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加入适量稳定剂、杀菌剂可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污水聚合物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驱油效率。该研究成果在A区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增加产油量、降低含水、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同时可以节约清水,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二元复合驱是埕东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试验采用清水配制聚合物母液,污水稀释注入的工艺。针对实施过程中注入液井口黏度较低、清水资源紧张、过量污水无效回注的问题,在现场污水水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因素的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井口黏度低的主导因素,设计了该区块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工艺。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污水资源化应用工艺对埕东油田污水脱硫效果好,处理后水质指标稳定。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用处理后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能够保持黏度20mPa·S以上12d。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试验区块的地质模型,对试验区块水驱阶段和聚驱阶段进行历史拟合。分析了试验区葡I1-2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合研究结果,制定不同注水速度,注聚速度、注入浓度和不同聚合物用量注入方案,通过计算结果进行优选,最终获得合理的注水、注聚参数,应用此优化结果,在实际油田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水驱油剩余油分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油藏水驱油微观机理及不同井区的水驱油影响因素,将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和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对不同井区岩样不同阶段水驱油后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对文昌区A、B井及涠洲区C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油前,小孔隙基本不含油,油主要分布于中等孔隙和大孔隙内;水驱油后,A井和C井驱油效率中等孔隙高于大孔隙,岩样表现为亲水性,中高渗储层非均质性强,使得大孔隙驱油效率低;B井大孔隙驱油效率远高于中小孔隙,注入水主要波及大孔隙,难以波及中小孔隙。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增加驱替速度可以增加采收率。长期水驱可以增加油藏采收率,亦可通过调剖、堵水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水驱油开发潜力。因此对于中高渗储层来说,通过对不同孔隙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注水开发方式,提高油田的动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奖励》2009,(8):43-43
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及应用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的前沿。近些年来,我国在聚合物驱油、复合驱油及泡沫复合驱油机理及应用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仅“聚合物驱油技术”下的聚驱原油产量就占油田总产量的25%左右,每年经济效益几百亿元,使大庆油田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大庆油田也成为世界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生产基地,三次采油技术更成为支撑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技术。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聚合物驱油工业化应用技术”称为油田的“加油机”。  相似文献   

6.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简称三元复合驱,是指在注入水中加入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进行驱油的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出现的化学采油新动向。该技术在我国发展得很快,目前已走在世界前列。重点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室内研究情况,并结合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情况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所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陈家庄油田陈25块属薄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水驱开发后进行化学驱,但易发生指进现象,造成驱油效率下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了一种水溶性化学降黏体系。该体系与地层水配伍,在50℃时,400 mg/L药剂可使原油降黏率达99.5%,600mg/L药剂可使水的黏度提高6倍,600mg/L水溶液可提高驱替效率20%以上。在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驱油试验,对于试验井组,累计注入化学剂溶液1.07×104m3,处理半径50 m,累计增油363 t。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化学驱体系可降低油井含水,提高波及体积,改善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石油开发过程的方式,将石油开发分成三个阶段: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需要进行三次采油。三次采油主要有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驱和微生物驱。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是化学驱中的一种重要驱油方式,本文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驱油机理、技术要求、注入参数和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高,水驱波及体积小,效率低是制约采收率提高的瓶颈。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增加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是该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路径。选用牛庄油田牛25-C砂体的岩心、原油和地层水,在表面活性剂筛选基础上,从注入段塞、界面张力、注入速度3个方面开展降压增注试验研究,为矿场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注入剖面测井是划分注入剖面,了解地层吸入能力,改善和提高注采效率的有力技术手段,需要根据注水方式和井下管柱配置情况以及注入流体物理特性选择适用的测井组合及测量方式。传统的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和流量计测井的应用受注入管柱、注入流体、井况等因素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注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孤岛油田全面推广以后,传统的测井方法暴露出了精度低、测井成功率低等缺点。为克服上述各种方法的缺点,满足三采开发的要求,我们引进了新型氧活化水流测井仪。  相似文献   

11.
自然能量较弱、油藏渗透率低、能产低是油田在开发中面临的的主要问题,需要注水补充地下能量来继续开发,又因为地下有天然微裂缝存在,增加了注水开发的难度,所以油藏注水后见效、见水差异较大。为了提高驱油效率,有效地扩大波及面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善驱替状况。分层注聚工艺主要可分为单管注聚工艺和同心双管注聚工艺两大类,单管注聚工艺主要有偏心单管、单管多层分注以及其它单管注聚工艺等。分层注聚工艺可以相应的控制层间聚合物溶液的吸收量和注聚剖面,避免聚合物沿高渗透带单层突进,使难动油层得到开发,效果好于普通注聚工艺。并且在矿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地层特征对比提出在陕北地区应用分层注聚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严重影响聚合物驱污水含油测量准确性的厚层、粘状中间相的成因,即:盐酸的引入抑制了聚合物驱污水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在水溶液中离解,降低了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而油溶性变得相对增强,易于包裹石油醚萃取液滴,在浮力作用下被石油醚萃取液滴携带出水相;因析出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的阻隔,妨碍了其包裹石油醚萃取液微滴与上相石油醚相的聚并,形成了中间相。建议采用对污水中油酯影响较小的物理方法降解聚合物分子,消减厚层、粘状中间相的形成,提高聚驱污水含油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以往注聚区块转后续水驱技术政策并没有规范,也没有深入的研究,转后续水驱的时机和方法各不相同;部分区块转后续过早,导致停注聚后含水上升过快,转后续水驱过晚聚合物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该文对以往转后续水驱区块停注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转后续水驱的最佳时机,又根据以往转后续水驱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了停注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Imag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oilfield applications, from micro-scale (mm) X-ray tomography of rock core samples to macro-scale (km) seismic imaging for oil-gas reservoir explor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some recent imag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Schlumberger for oilfield downhole multiphase flow production logging (PL) (multiphase pipe flow rate measurement) and reser- voir-scale cross-well electromagnetic (EM) survey applications. Some field exam…  相似文献   

15.
玉家湾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采取压裂方式投产,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通过分析该区的注水动态和驱油效率,对注水效果进行评价,及时掌握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最后针对注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调整方案,保证高产稳产,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排放水(再生水),建设一个利用再生水水源热泵,向小区集中供应空调冷、暖水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系统的方案。通过分析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及排水量情况,综合考虑了再生水利用的技术难点,认为该方案中污水资源是可靠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进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冷热暖三联供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利用蜂窝煤燃烧废物--蜂窝煤渣,对生活污水中的COD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探讨了吸附时间、蜂窝煤渣质量、吸附温度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蜂窝煤渣对生活污水的最佳吸附时间为6小时;蜂窝煤渣对生活污水吸附最佳效果的两者质量(mg)/体积(ml)比为2.5:1;蜂窝煤渣对生活污水的最佳吸附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油田注水站的注水量日益增加.为了保证注水站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注水站电网电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某注水站电网谐波进行测试,发现该站电网谐波超标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影响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学科定位及教学内容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学科内涵、归属与教学内容体系。该学科为广义的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为一门研究油气田发现后至开发结束全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科。研究对象为油气藏地质系统,包括静态系统(格架一储层一流体)和动态系统(油藏性质变化及剩余油分布)。该学科为地质与油气田开发的交叉学科,但核心为地质。学科的课程包括基础、核心、外延三大类的系列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为油矿地质学,教学内容以油气藏地质为主。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水工模型试验中,经常会遇到用钢结构水箱模拟水库的情况.钢结构水箱的结构安全情况对于整个试验的成败至关重要。通过对某水工模型试验中钢结构水箱的结构安全性分析,得到水箱中底板、侧壁板和侧壁上水平梁、竖直梁等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