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因教师讲授过多、课堂沉闷而尚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创造足够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机会。本文尝试引入项目学习的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品德与社会课擞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多种学习渠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内容,把握信息技术和品德与社会课的结合点,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整合学科。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机整合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我们要重视对它的应用和它在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索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深化理解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巧妙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期待以有效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促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优秀少年。将信息技术引入品德与社会课程可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与灵活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探究情境,促进知行统一。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由此入手分析,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品德课教师意识到继续单纯地以说教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不断降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从生活情境入手,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品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在情境中熏陶学生的品德。文章从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生活乐趣;创设感悟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创设体验情境,感悟现实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新课改的教育模式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需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社会"情境,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品德,而且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供学生深入地探讨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最好要创设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情境,  相似文献   

8.
钱丰年 《学周刊C版》2020,(10):109-110
现代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在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可谓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情况,以"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联系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开展多样游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借力小组合作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细致探索与阐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调动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直观、生动、有趣,开展偷决教学是优化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而愉决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哪些昵?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整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各种教学课件,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方式新鲜活泼,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2.
张全岗 《考试周刊》2014,(45):170-17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既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漫画、直观的多媒体电教手段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的社会科技迅猛地发展,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用到了它,这使得教学更方便,效果更好,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方式更新颖。然而,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与问题,比如课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不能在合适场合应用课件;有些信息技术剥夺了学生体验的机会,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不是操控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所以要加入更多的授课内容,让学生去理解。所以,教师要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方法技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做到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同时,要做到全方位的整合,整合信息技术与品德授课、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等。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学习更有趣,不会变得枯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原来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灵活改变现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上课模式,使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正好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不谋而合。多媒体教学在现代社会教学中运用广泛,这是因为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中需不需要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在教学中,创设开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置身活动情境,经历体验感悟;再现学习情境,深化道德知行。优化品德课教学,让品德与社会课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7.
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还可以引起联想、启发思维,从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情景的创设。其方式有三:其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新知引入教学情境;其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色彩斑斓的新知学习情境;其三,利用多媒体创设知识小结情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浙江省启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如何引导、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课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整体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归纳并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刘彩华 《教师》2019,(18):78-78
体验式教学法体现了我们对学生客观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尊重,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知行统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学生接受德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活动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文章着重分析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仅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人们对于品德方面的建设更加重视。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与社会对小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教学理念给予明确,有机地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真正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