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柬埔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求日益显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动能不足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人才、知识与合作是柬埔寨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围绕核心维度,高校扮演了优质人力资源集聚的“快车道”、“知识生产者”和社会“发动机”等角色.整体而言,缺少先发优势的柬埔寨高等教育在创新驱动发展上依然面临资源不足限制创新活动展开、制度障碍掣肘创新领域发展、外部环境不利高校知识溢出等挑战.  相似文献   

2.
知识生产模式是决定学科质量的关键因素。探究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及影响,进而找到学科建设创新之道,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今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经历着从追求学术卓越的“模式Ⅰ”到注重问题解决的“模式Ⅱ”、再到突出协同创新的“模式Ⅲ”的重大转型,衍生了政治的、公共的与竞争的多重学科发展逻辑,并使学科呈现出组织的综合性、制度的开放性、知识的集成性和文化的包容性等新特征。顺应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趋势的新要求,应立足顶层设计,树立系统思维,从调整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改变知识导向逻辑、改革学科组织形式、革新学科制度体系、创建新型学科文化生态以及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科创新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创新不仅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样重要,而且是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的基础。它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进行教育创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深化和发展的目标所在。它符合时代发展的脉络与潮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教育创新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教育创新是新世纪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当今时代,随…  相似文献   

4.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实现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新形势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意义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制度创新有着根本的意义。第一 ,制度创新是江泽民同志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相并列 ,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提出。在“七一”讲话之后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 ,“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全党要不断总结和探索有利于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新办法、新制度。”并进一…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是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我国科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11年2月24日在北京公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0》数据表明,我国在创新资源和知识创造方面虽具有规模优势,但许多相对指标如效率指标、强度指标、质量指标方面,与主要创新型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科技创新与现行科研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制度安排合理性差,影响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科技创新中我国企业积极性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型人才供应短缺,是我国科技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就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提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科学地阐明了教育创新在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  相似文献   

8.
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讲话中说:“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因此,加快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中,课堂教学虽不“生产”经济活动及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直接知识,但一切创新活动所需的创新能力基础却主要来自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增大创新含量,可奠定直接的数学创新的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认为理论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强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如果没有理论上的突破,理论不能对实践发展给以新的概括和新的总结,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理论作指导,创新就无从谈起,并特别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奠定了中国富有开拓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的政治建设道路起点,为中国21世纪坚持和贯彻“三个有利于”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在整个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科技资源共享不够,科技创新合作欠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创新中功利目的过强,等等.文章围绕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这些若干问题,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指出科技创新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创新的不及时化,并针对此提出了制度建设层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加速时代",经济与技术范式随之发生深刻变革。在新的经济与技术范式中,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与教育的地位将显著提升。当前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和创新创业的多重挑战,为避免机构失灵,旧的大学范式需要向新的范式转变。在基于知识的经济和社会里,创新创业的成败将成为影响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关键的因素,大学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作为驱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轴心机构",大学只有选择"创新创业"才能成就真正的卓越。  相似文献   

13.
制度与知识的互动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好的制度能够促进知识的创新,不好的制度选择会阻碍或遏制知识的创新。制度与知识创新互为相关。教育制度的创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部分,大学培养的人才是推动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基本要素。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充分证明,经济制度的改革创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21世纪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对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几个重点理论创新:江泽民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命题;提出了要突出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观点;创立了新的分配激励理论;提出了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观点。江泽民这几个理论创新,为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新时期人才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探索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构建了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府、企业与大学之间三重螺旋关系成为区域自主创新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社会的知识池,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试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三大困境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图书馆服务自主创新实践的突破口: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有特色的专业数据库、共享性的信息平台、先进性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作为承上(英国)启下(德国)、继往开来的法国科技创新模式,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法国的科学观念的创新、科学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希对当代中国的科学创新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的本质是培养适应时代和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应被贯穿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文章立足“双创”和“新工科”背景,以H大学630名理工科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分别从“三个维度”和“四个层面”,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了几点有价值的结论,并提出要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来自中外4个国家8所典型高校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理想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应涵盖目标理念、领导机制、组织机构等10个关键要素,具备3个分系统,即操作系统、组织系统和支撑系统;应体现“三化特征”,即专业化、一体化及实效化;应把握好“四因经验”,即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形式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整合建构而成囊括的“三系统·十要素”系统结构、“三化”生态特征和“四因”建设经验三大维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维一体”理想样态模型,以此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理想结构关系及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承担着重大责任.大学的科研创新力在大学创新力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学科技园通常是体现大学科技创新力的重要窗口.本文介绍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过其创新园进行科技转化的一些经验,包括科技转化在宾州州立大学的发展理念、组织机构、实现模式和效果影响等,并与我国大学科技园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大学科技转化的新模式和新问题,为我国大学科技创新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