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声学是研究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规律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声音。音乐声学是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与声学两门学科互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歌唱声学是音乐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嗓音。从声带的发声机制、歌唱中的共鸣、歌唱的嗓音共振峰三个方面,对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工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和见解,为声乐教学提供声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的启蒙阶段是声乐教学的最基础阶段,利用起音理论的本质,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对立统一,抓住声乐教学初期的本质问题——建立声乐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关系,来解决初学者对歌唱中声音概念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为声乐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声乐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亦林 《时代教育》2010,(5):114-114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更是听觉的艺术.声乐教学就是要时歌唱者的声音进行训练,标准就是凭借听觉判断正确的声音概念,是"音乐的耳朵",是教师凭借听觉协助学生凭借听觉在歌唱发声训练中不断"铸造"自己这种"特殊乐器"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音乐声学作为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兼具音乐和声学两门学科知识。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需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充分开发学生的发声器官,使他们在掌握声学知识的基础上,来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本文主要从声音的三要素频率、音调及音色,以及声音的传播过程出发,探讨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学好声乐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怎样才能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呢?我认为应注意几个方面:1.歌唱时正确的呼吸;2.歌唱时共鸣的运用;3.歌唱时声音的位置;4.歌唱时的音色统一;5.歌唱时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歌唱和情感的艺术,而情感又是声乐教学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在声乐教学中,不但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具有特色的声音,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本文首先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概念,阐明了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对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从备课、上课、课外等不同角度逐一进行了讲述.其中就上课环节情感的渗透着重从歌曲、声音、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语言表达对学习声乐有着积极意义,也是每位歌唱学习者的一个极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歌唱语言的含义歌唱的目的是将唱词通过音乐化的声音,富有情感地表达出来。这种音乐化的声音无论是在呼吸方法、共鸣腔体的运用音量、音色和语言等方面,与日常自然发音和语言都完全不同所以仅仅以清晰的语言要求歌唱是远远不够的。歌唱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听众了解旋律的内容,还应该是将其内容通过音乐化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学中通过掌握歇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歌唱的共鸣及歌唱的语言,来解决声乐学习中的技术问题,从而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通过分析主题和歌曲结构,选择合适的声音类型,安排处理歌曲内容、布局,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运用声音技巧来完成歌曲的艺术再创造,不断提高声乐教学与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歌剧《茶花女》中两首咏叹调音乐的分析,阐述了作品唱段中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把从咏叹调演唱技巧中吸取到的灵感和修养运用到声乐教学实践中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歌唱,真正理解歌唱这门用声音塑造形象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息的运用是整个发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没有好的气息,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艺术歌唱.在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探讨出了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胸肋肌肉、横膈膜、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它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以及欧洲声乐唱法中被普遍采用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呼吸方法.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呼吸方法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声音更加明亮优美,所演唱的歌曲更加富有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