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以《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和新版《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述公共图书馆数据发展的10个转变和发展趋势,包括从规模数据到效益数据、从硬件数据到软件数据、从常规数据到新颖数据、从主体数据到客体数据、从内在数据到外在数据、从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从单一数据到综合数据、从样本数据到全本数据、从发展数据到绿色数据、从现实数据到目标数据,并据以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我国大数据应用中的数据伦理风险及其治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剖析。结果显示:数据伦理主要由数据隐私、数字鸿沟、数据安全、数据所有权、数字身份、数据质量、数据可及7个维度构成;大数据应用中的数据伦理风险主要集中在数据共享、数据挖掘、数据存储等环节,可通过加强数据技术应用与创新、健全完善数据伦理政策法规、坚持数据伦理原则、开展数据素养教育进行数据伦理治理。未来研究应夯实数据伦理概念体系、构建基于场景的大数据应用数据伦理风险模型、构建大数据应用的伦理风险治理体系,并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推进政府数据跨部门共享有利于促进政府科学决策与行政服务革新。文章基于数据粘性理论模型,从数据共享意愿、数据共享能力、数据可表达性、数据残留、数据吸收能力五个方面探讨政府数据跨部门共享中数据粘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我国中部某县级市政府工作人员展开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假设检验,发现数据共享意愿可以通过直接影响数据共享能力、数据可表达性、数据残留、数据吸收能力从而间接影响数据粘性;数据共享能力、数据可表达性、数据残留、数据吸收能力都可以直接影响数据粘性;数据共享能力直接正向影响数据吸收能力,数据可表达性直接负向影响数据残留。因此,可通过加强部门组织领导、优化平台建设统筹、提高员工数据素养、推进数据目录完善,推动我国政府数据跨部门共享。  相似文献   

4.
个人数据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成为数据收集者角逐的对象。利益取向差异导致数据主体与数据收集者间出现信任危机,制约个人数据保护与数字经济发展。在个人数据法律保护路径不明的当下,个人数据信托为修补数据主体与数据收集者间的信任危机提供了新途径。文章分析以数据、数据主体和数据收集者为中心的3种个人数据信托的利弊;建议采以数据为中心的个人数据信托,并从确定数据信托财产、建立独立信托机构、明确数据使用者的数据权限、提升信托数据质量和明确利益分配机制等5个角度构建个人数据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5.
吴雁平  梁艳丽  刘永 《档案》2022,(1):11-14+20
数据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与使用的高频词。为了解“档案数据”和“数据档案”在档案界的使用情况,为日后研究与应用服务,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档案数据、数据档案两个词组的使用情况分析发现,指标专指性与文献数量负相关、同指标发文时点与文献数量正相关、档案数据的使用要早于数据档案、档案数据使用频次高于数据档案使用频次、档案数据的使用持续性弱于数据档案、档案数据文献数量进阶整体上早于数据档案、档案数据与数据档案的整体使用趋势相同、档案数据体量和发展速度要高于数据档案。了解上述异同,有助于日后档案数据与数据档案研究与应用向精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据治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驱动发现成为一种新的科学进步路线,产生了新的知识服务对象:愈加重视数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公民科学家等。数据获取需要依靠国家的行政命令、资助机构的政策、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管理办法等。数据共享存在于不同学科,而且已具备了基础设施,诸如:数据中心、数据云、数据知识库与数据期刊、信息技术中心、数字资源中心等。数据重用需要公共部门、企业、公众、利益相关方在“尽可能地开放,尽责任地封闭”前提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这里,数据馆员扮演重要角色。数据治理生态体系需要图书馆执行数据获取、数据共享、数据重用的政策。通过不断寻找和搜集最佳实践案例,图书馆可以支持数据治理。参考文献79。  相似文献   

7.
曾一  石磊 《青年记者》2015,(5):63-64
数据新闻,即用数据报道新闻,这里的数据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集中的、结构性的、已知相关复杂性关系的数据,还包括大数据中分散的、非结构性的、缺乏已知关系的数据。数据新闻使复杂、难懂的报道内容变得易懂、有趣,为受众所接受。而数据新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呈现数据,这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建立新型数据库、开放式数据平台、成立专门的数据新闻团队三个方面,谈数据新闻对媒体融合实  相似文献   

8.
采用定量统计方法,对Linked Open Data(LOD)中关联数据集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现有的关联数据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绿色化。在界定绿色关联数据概念的基础上,将其要求分为内在质量、数据描述、数据关联、数据访问、数据生存5种类型,并描述每种类型所包含的具体要求。提出用工程化方法来生产和维护绿色关联数据,涉及数据需求分析、数据设计、数据测试、数据维护和数据工程管理等关键步骤。认为可建立数据更新通知机制和数据评价机制来进一步提高关联数据的绿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数据级别计量是推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一种途径,旨在识别科研人员对数据工作的贡献。数据级别计量是指在数据共享的背景下,主要和数据发布与数据引用相关的计量,包括但不限于Altmetric和论文级别计量(ALM),数据级别计量中,"数据引用"不仅采用文献之间的参考文献,而且扩展到数据和文献、数据和数据集、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多重关系,且更进一步关注"数据"、"学术记录"以及与学术记录紧密相关的"个人"。数据级别计量涉及三个核心概念:数据共享、数据引用、数据发布。根据科研数据权益管理流程,笔者建立了包括24条广义科研数据以及科研数据的权利与利益关系、形式、政策在内的研究框架。图书馆可充分发挥已有数据的作用,进行新的知识服务。图5。表1。参考文献101。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第一,档案数据监督管控机制。(1)前端标准规范的嵌入机制。一是档案部门需要制订前端控制阶段档案数据识别、数据检测、数据清洗、数据分类、数据录入、数据标引、元数据封装等标准规范,形成有效的规范机制管控来源端的档案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是我国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与尊重数据主体权利是实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前提。在当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实践中,数据权属并不明确,存在数据确权、数据侵权、数据维权三方面的数据权利问题。其中,数据确权问题主要是指数据权属缺少相关法律界定,数据权属未在理论上形成统一认识,数据确权成本高;数据侵权问题包含数据具体人格权侵权问题、数据一般人格权侵权问题和数据财产权侵权问题;数据维权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数据维权所需的专门法律,国家之间存在数据维权障碍,数据维权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法律、技术与管理三个维度构建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数据权利治理框架与治理体系,包含针对数据确权问题的九种治理对策、针对数据侵权问题的十种治理对策和针对数据维权问题的六种治理对策。图1。表1。参考文献62。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拥有多种形态的数据,既有题录、书目、文摘等元数据,又有读者数据、借阅数据和日志数据,还有科研过程中产生的科学数据,以及全文数据和影像数据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类、编目、组织、存储、开发、创建和传播共享,全方位提供数据服务,激发数据价值和活力,需要图书馆员能力的转型和提升,大力培养数据馆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的出现和发展,数据文化也随之兴起。图书馆数据文化包括图书馆数据相关技能与态度文化、图书馆数据共享文化、图书馆数据使用与重用文化、图书馆数据伦理与治理文化、图书馆特色数据文化等主要内容。选取国内外代表性学术图书馆为案例,从战略规划和最佳实践两个角度分析图书馆数据文化建设的路径,包括数据驱动研究、数据驱动服务、数据驱动管理、数据驱动决策等。图书馆数据文化建设面临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风险,以及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外部竞争等方面的挑战。图书馆可从树立数据理念、加强能力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谨慎应对过程风险、积极迎接外部挑战等方面可持续地进行数据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已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本文旨在针对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方法/过程] 采用循证政策研究方法,构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结果/结论]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管理层和政府治理层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包括数据及其元数据政策、IT技术政策(包括社交媒体政策)、数据中心政策、数据平台标准指南、具备互操作性的系统政策、数据存储仓库规范等;数据管理层有数据创建与汇集政策、数据处理政策、数据归档与保存政策、数据开放和共享政策、数据获取与利用政策;政府治理层由数据安全政策、数据权益政策、公众参与政策、数据能力政策、组织支持政策、资金投入政策等构成。该体系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供了政策框架,为后续政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一博  张鹏翼 《图书馆建设》2024,(1):121-130+145
融合图书馆用户数据、Web图书数据的新型高校图书馆书目系统分为数据准备和数据清洗、数据规范和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三个模块;用户数据源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数据资源服务中心的用户及其行为数据和馆藏资源及其使用数据,Web数据源包括豆瓣读书数据、当当图书数据、京东图书数据以及中国知网引文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规范和数据集成;系统实现的三个关键技术为融合用户数据及内容的图书推荐方法、豆瓣读书笔记的摘要和关键词生成方法以及情感分析方法。该书目系统聚焦于解决书目信息单一的问题,通过集成和分析图书馆用户数据和Web图书数据,丰富书目信息的内容,为下一代图书馆书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据论文的内容规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彬  郑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2):129-140
[目的/意义] 科学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引用和重用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用于促进科学数据合理使用的数据论文、数据期刊大量涌现。然而,数据论文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体例。本研究归纳和提炼当前在数据出版界较为活跃的数据期刊所发表的数据论文的内容框架和核心模块,以期为相关人员或机构在数据论文的撰写、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综合应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依据科学数据使用者查找、获取与重用科学数据的思维模式,基于不同数据期刊发布的投稿指南或写作须知,从主题相关性、数据质量、数据产生及获取方法、应用场景、使用方法、补充说明6个维度剖析数据论文的内容框架和核心模块。[结果/结论] 目前并没有一种数据期刊的数据论文投稿指南或写作须知能够全部涵盖数据论文的所有模块;数据论文内容构成与传统学术论文的内容构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论文内容框架的必备模块侧重于描述科学数据的突出特性;当前尚未形成体现科学数据特性的规范化描述框架。  相似文献   

17.
数据呈现是大数据时代的新课题。通常,数据呈现的主要途经有两个,即数据的可视化和数据的故事化,二者的区别在于,数据可视化主要解决的是数据感知问题,而数据故事化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将数据感知转换为数据认知。数据故事化涉及三个基本要素:数据、视觉效果和叙述。从数据故事的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看,可将数据故事化分为创作者驱动和受众驱动两种不同模式。目前,数据故事化中常用的结构有三种:马提尼酒杯结构、互动演示幻灯结构和向下钻取事结构。数据故事化的主要活动包括理解数据、明确目的、了解受众、确定关键数据、选择故事模型以及故事叙述。数据故事化是数据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数据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图6。表4。参考文献60。  相似文献   

18.
数据期刊的出版模式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出版当前一个新的发展热点是数据期刊。文章分析了当前几种典型的数据期刊出版模式,即以出版短数据文章(Data Papers)为特征的数据期刊、以整合出版为特征的数据期刊、数据以补充资料出版特征的数据期刊。最后简要论述了数据期刊出版当前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建议及数据期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先后出现了大数据、科学数据管理、工业数据管理、数据中台、数据湖等以数据为管理对象领域。为避免上述领域的数据管理工作与档案工作产生重叠、重复和冲突,本文从分析数据管理与档案管理同质性入手,研究了数据管理业务出现的动因,提出了数据与档案融合管理思路,并对融合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理论依据等进行了深讨。  相似文献   

20.
数据驱动时代下,档案数据不断增长,传统档案数据管理方法面临发展困境。为有效地解决数据的发现、治理、整合、合规问题,采用一定的算法和元数据模型,为实现档案数据的自动化编目、提取和验证提供了解决方案。利用网络调研和文献综述法,搜集国内外数据编目相关的学术文献和企业报告,对数据编目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明确档案数据编目概念和架构,探讨档案数据编目功能与具体业务流程。从数据层、业务层、功能层、用户层四层架构分析了档案数据编目整体架构,其中具体业务流程包括建立元数据模型、创建初始目录、元数据自动发现、数据目录应用四个步骤,以实现数据访问、数据理解、数据治理功能。提供了关于档案数据编目的系统性观点及其如何实现档案数据编目的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