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书     
宗璞 《中文自修》2011,(Z1):64-65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  相似文献   

2.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  相似文献   

3.
乐书     
正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4.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曲来熏风"一句,是形容炎炎夏日中书会给人一个清凉世界.这种乐境只有在读书时才会有.  相似文献   

5.
七言古诗《四时读书乐》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概括了文人的读书乐趣: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之乐,乐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情趣……  相似文献   

6.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  相似文献   

7.
宗璞 《辅导员》2012,(Z1):38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  相似文献   

8.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  相似文献   

9.
愿意读书、喜爱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是读书的好时节。宋代大学问家翁森就写过《四时读书乐》,春天是“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是“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可是,不想读书、懒得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理由,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春季不是读书天,夏季炎炎正好眠,秋日蚊虫冬日冷,收拾书箱好过年。”  相似文献   

10.
爱上记事本     
自从儿子乐乐听了《熊先生的记事本》这个故事后,他对记事本有了浓厚的兴趣,乐乐说:"熊先生的记事本可以帮助大家记住事情,真好!我一定也要有个记事本,这样爸爸就不会忘记带我去公园玩了!"基于这样的愿望,乐乐拥有了自己的记事本,本子的封面上有很多的"心"形图案,这是他自己去文具店挑选的,他的理由是:本子里的事情都是要记在心里的!记事本前说难过乐乐有了记事本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件不愉快的事。他在幼儿园突然闹肚子,一上  相似文献   

11.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是一首关于悦读的诗,作者形象地描绘了读书人对读书的爱、恋、迷、痴,令人击节莞尔。但是,  相似文献   

12.
雨兰 《山东教育》2012,(Z4):118
一直喜欢老博尔赫斯说过的那句话:读书是大幸福,写作是小幸福。博尔赫斯用简单一句话,说出了读书之乐的真谛。这位被誉为"作家之中的作家",几乎一生的时间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晚年失明,面对着图书馆里的书也定是悲欣交集的吧。读书之乐乐何如?宋末遗民翁森写过的《四时读书乐》组诗,描写了一年四季读书的乐趣,这组诗写得实在是美,而且,不俗,道尽了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乐乐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名幼儿 ,加上家长的百般宠爱 ,各方面发展都略次于其它孩子 ,尤其是自理能力问题更为突出。面对小乐乐 ,小朋友们也很自觉地发挥了哥哥、姐姐的作用 ,乐乐的鞋带掉了 ,小姐姐赶紧去帮忙系上 ;钮扣松了 ,小哥哥给扣上……久而久之 ,小乐乐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了 ,小朋友们也把对他的帮助当成了一件平常的事 ,以至出现了小乐乐每一次小便后 ,自己不去拉裤子 ,而等着别人帮忙。看来 ,这个孩子已养成了依赖别人的心理 ,养成了“以小卖小”的习惯。长此以往 ,势必严重影响小乐乐独立个性的形成。让小乐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  相似文献   

14.
欧阳 《科学启蒙》2008,(Z1):40-41
"米拉,米拉,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乐乐大呼小叫地跑进了宿舍,"我发现我们学校居然有水族馆,而且有我最喜欢的海豚,我们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5.
读书乐     
宋末元初时的学翁森,曾写过一首传诵千载,脍炙人口的诗作《四时读书乐》,诗中写道:“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这首诗把读书的情趣极其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使莘莘学子心口相诵。竞相追寻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精华之所在,人的大脑经过了一个夜晚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处于十分清醒的状态,思维也十分敏捷,思路特别清晰。这时,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所以对学生来说,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晨读课的内容、形式和目的已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一、一辈子一件事:永远"行思于路途"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不同的实践角色一辈子"干一事、爱一事、钻一事",从而"成一事",社会生活也因此丰富多彩、不断前进。这些千差万别的个体践行者有一个共同点,一直做着同一件事情,即永远"行思于路途"。先贤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蕴含行与思是人生路途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师道》2004,(10):9-10
只要是读书人应该都明白——教育是国家之基石,民族之命脉;教书是件极神圣的事,极高雅的事;读书是件极幸运的事,极愉快的事;学校是极纯粹之处,极纯净之处。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说:"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然而就是如何做好这三件事,却有太大的外延,首当其冲的必是课堂教学的高效。如何使语文课堂实现高效是目前小语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在"课堂观察"的研讨中,我们听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词语就是"还学于生",即: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兴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笔者就教学经验和个人学习所得谈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  相似文献   

20.
正前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曾说过:"读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句话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当你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为自己刚刚拾到一颗知识的金沙而感到欣喜时,你就获得了读书的快乐。很小的时候,我就认为读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我把读书想像成为老师读书、为家长读书,总之一提到读书我就心烦意乱,我把读书当成了为别人"打工"。可是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