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诚信自古是人们推崇的美德。目前,高等学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考试作弊、拖欠费用、不按时还贷和其他日常行为等方面。这些现象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的可塑性极大,各高校要加强诚信教育,用法律、道德约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  相似文献   

2.
银行曝光“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名单”,在引起广泛争议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信用立法制度缺失,暴露出了信用信息披露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加强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进行信用信息公开时坚持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处理好信用信息披露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修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诚信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信用缺失现象较普遍,考试作弊、欠缴学费、拖欠贷款、伪造证书等行为屡见不鲜。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过程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最基本的规范之一,更应当是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制造虚假履历等方面。我们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环境建设,建立信用档案等来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  相似文献   

5.
从当今社会传统诚信的缺失和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意识并未确立等方面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信用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从大学生成才与人格完善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生信用意识培养必要性 ,提出以信用知识传授、信用行为实践、榜样熏陶及制度约束等方法来加强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周可卫 《文教资料》2009,(16):207-209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信用缺失行为时常出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信用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的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学习、经济信用、人际交往以及就业等方面。家庭教育的偏差、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乏力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构建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以及网络等多重维度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及建立信用档案的作用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中考试舞弊、恶意拖欠学费、毁约等失信行为十分普遍,其成因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高校要通过把德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实行全员育人;增强法律意识,做到法律先行,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开设信用教育课;加强学风诚信建设等措施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切实应对当前日益突显的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改进大学生信用评价落后现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筛选,确立了一套包含学业信用、经济信用、生活信用和社会信用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及37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大学生信用评价的指标框架,并从加强评价队伍建设、提升评价技术水平,构建评价管理平台、整合评价要素资源,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健全信用奖惩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信用评价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大学生信用缺失的状况非常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对大学生实施信用管理的必要性谈起,对高校大学生信用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担忧,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大学生信用体系,是当前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调研,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及信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信用素质的对策和建议:完善校园诚信教育环境,强化信用意识;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完善诚信监督机制;建立完备的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如何,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大学生的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大学校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诚信缺失,如:弄虚作假;伪造自我;信用差;道德缺失等现象。根据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和特点,着力完善诚信教育体系,探索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路径,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讲求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针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高校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信用教育的责任。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令人忧虑.我们可以从社会大环境、诚信机制自身、教育管理、大学生自身成长经历等方面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加强诚信教育制度建设、普及信用知识、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修养等策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基本原则。诚信是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但是多年来因受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失信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伪造证件、肆意毁、恶意欠费、网络欺骗等信用缺失问题。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应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如构建信用体系,完善诚信机制,开展诚信教育,优化家庭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重塑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17.
邓映辉 《文教资料》2007,(19):42-44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舞弊、论文剽窃、恶意拖欠贷款、简历造假等方面。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对此,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一套加强诚信教育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用建设的三重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用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企业作为信用的最大需求者和供应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过程中,信用问题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恶意逃债、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大量经济失信现象,不仅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也危及到企业的自身生存与发展。因此,整饬“信用缺失”,建立企业信用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企业信用建设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更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程.其推进有赖于一个整体的信用环境,包括外部信用文化、信用制度及惩戒机制的同步发展。就目前状况而言,这种信用环境还远未形成,企业信用的建设面临着三重困境:即信用文化的缺失、信用制度的缺失和惩戒机制的缺位。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弄虚作假、信用缺失等两方面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探析了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大学生心理、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用缺失的原因,认为治理大学生诚信问题应从多角度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体系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