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新革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2):109-112
针对近年来图书馆参考咨询注重技术应用研究,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呈现出泛技术化的倾向,采用文献计量基本方法,统计出近5年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关于图书馆参考咨询研究的载文,按主题分类,说明参考咨询研究动态和泛技术化倾向,分析泛技术化倾向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对其泛技术化倾向作辩证思考,并探讨参考咨询泛技术化倾向可行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档案学研究技术取向的批判主要表现为批判档案学研究内容技术化过度、过热与超前,忽视技术研究与理论研究及实践转化的融合;批判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不足或者技术工具滥用等。从档案学研究技术嵌入的历史来看,虽然存在某些需要批判与抵制的“伪技术”研究,但总体并未造成技术研究过度,反而存在技术研究不足的现象;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倾向还未形成,学术共同体对研究方法的技术取向存在认识误区。随着大数据、数字人文等技术与档案学研究的融合,档案学泛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将不断扩张,档案学研究方法技术化将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3.
许振哲 《档案》2024,(2):72-76
围绕电子档案真实性维护,学术界衍生出唯技术论与去技术化两种不同思潮。文章介绍数字摘要、时间戳、电子签名、区块链等电子档案真实性维护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去技术化思潮产生的理论与现实诱因,阐明唯技术论观点的客观缺陷与去技术化思潮的潜在风险。提出应转变思路,跳出全盘技术化的理论误区,在人力财力相对不足的前提下,档案部门应权衡技术利弊、合理应用,摸索出一条将数字摘要技术与离线归档模式相结合,前端环节技术化、传输过程去技术化的复合型档案真实性维护路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表达对民主的践行与间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媒体,以其技术化优势让人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表达自由,也以表达之任性而使人烦忧。自由化的参与和表达所展现出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和选择,为民主的践行提供了广阔的视域和舞台,但网络技术手段、非理性表达和去中心化倾向则又间离着民主。构建良好的对话情境,形成法治状态的网络舆情是促进网络发展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首先,美国出版产业技术化表现在美国出版公司的内部技术化.内部技术化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技术本身.美国最大的出版公司从德国最大的软件供应商SAP引进ERP管理系统,全程管理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支持决策.美国一般的出版公司都建立了技术系统,支撑业务流、生产流,实现了系统的程序化和流程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04,(5):43-43
吴红在《档案与建设》2004年第4期刊登此文。作者认为档案职业的发展存在着技术化、女性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女性化的趋势,同意前者观点。档案职业的技术化,就是指这种职业存在明显的方法、技能和设备依赖倾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在档案职业的实践和相关的职业理论研究领域,描述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基本内容。其次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对象的载体多样化和数量的庞大使得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都必须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无论从档案职业的发展历史和档案职业赖以发展…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实践与研究中愈演愈烈的技术化趋势唤起了人们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深思,人性化服务成为其中越来越受研究者们关注的主题之一。文章对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及其实践历程进行了简要的追溯,并总结和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旨在展现这一研究和实践取得的成就以及尚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朱中原 《网络传播》2005,(11):18-19
网络的兴盛是技术化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正是这个技术化的革命却带动了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技术化的革命而带动政治与思想领域的变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历史性飞跃,IT产业、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网络日志、电子邮件,网络短信等领域的技术构建,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公共的社会空间,构建了公共的网络话语平台。网络媒体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表现在言说的公共性、民主性、自由性,这三大特征即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袁志坚 《新闻实践》2014,(12):50-51
(一)本文标题套用英国肯特大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最新出版的一本书:《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大众化时代文化和学术越来越媚俗的情形,他把知识分子的职业化、技术化,把知识和文化的工具化、弱智化,概括为庸人主义。他认为,这样"不仅抑制学术和文化的创造力,也把公众当作儿童","一个文化如果倾向于把讨论等同于专业观点的乏味交换,这个文化就会出现冷漠和社会疏离”,所以,时下要发起一场对抗庸人主义的文化战争。  相似文献   

10.
如今,新影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许多以往电视中所无法呈现出来的画面变为现实.国内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运用全新的场景营造手段,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丰硕的考古成果运用技术化场景进行呈现,利用现代表现手法营造让人身临其境的氛围,创新了考古类节目的影像呈现方式.这种创新的技术化场景营造手段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文...  相似文献   

11.
视觉媒体历来是社会中介化最重要的"知觉架座",尤其当"屏"的迭代进入互联网技术架座时代,技术文化所生成的观看方式和视知觉重构几乎是革命性的.纵观工业革命以来的视觉发展史,形成了图文技术、影像技术、虚拟技术的观看特质,借助视觉媒体的机器眼所形成的观看可谓技术化观视.从身体介入层面而言,技术化观视包含映射观视和体认观视两种基本范式,而赛博观视是上述视知觉路径的融合.随着"屏"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殖民,当身体深嵌于智能传播时代,技术化观视的注意力变化及新的视觉机制正在形成,并对社会心灵史与心态史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技术化的人文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与人文的博弈是现代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现实难题.图书馆在技术化过程中所遭遇的人文困境需要图书馆人认真思考在现实语境下实现人文与技术和谐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而消解图书馆人文困境则要求图书馆人站在人文的高度审视图书馆技术化的本质,并在技术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学研究的泛技术化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正 《图书馆杂志》2004,23(1):10-12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技术应用始终是其中的一条主线。认识图书馆学研究的泛技术化,应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而不能走向两个极端?图书馆学研究的泛技术化,促成了图书馆学新知识、新理论的生长,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树立严谨的学风,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培养实证精神,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图书馆学研究,才能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科特·安得森曾写过一本书,名叫《强大媒体》,讲述了未来媒体的社会力量和作用,那就是媒体必然走向技术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大众化。 如今,电脑已经成为写作者的技术武器,一种高效率的创作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伏案写作。除此之外,有关出版、发表、制作、传播也一应俱全地网络化、技术化了。而打上网络烙印的多种形式的媒体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媒介。人人都需要上网查阅信息,公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幼稚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幼稚病倾向及其表象,探讨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单小曦在《人民日报》撰文说:目前,如何提高中国大陆“网络文学”的创作质量或生产水平已经成为网络文学批评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从技术化导向人文性与文学性,充分挖掘数字技术为文学提供的可能,以技术化道路开拓文学的审美空间、思想深度和人文价值,应该成为中国大陆网络文学获得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简言之,就是在创作、生产模式上,  相似文献   

17.
单小曦在《人民日报》撰文说:目前,如何提高中国大陆“网络文学”的创作质量或生产水平已经成为网络文学批评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从技术化导向人文性与文学性,充分挖掘数字技术为文学提供的可能,以技术化道路开拓文学的审美空间、思想深度和人文价值,应该成为中国大陆网络文学获得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简言之,就是在创作、生产模式上,  相似文献   

18.
李晓楠 《天津档案》2007,(1):27-27,37
当前。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这一趋势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档处理需求的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的技术化及其开发利用的多样化,致使电子档案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性。通过实践,笔认为要开展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网上导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树立导读工作技术化意识 ,在图书馆开展以网络化环境为依托 ,以传统导读形式为基础并加以扩充和延伸的导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依赖信息技术优势而忽视了人文化建设,在数据开发、读者工作、行政管理以及网络集成等方面加强技术化与人文化的融合对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社会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