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阅2009年全国各地近100道中考作文题,经统计,命题作文占51%,半命题作文占22%,话题作文占16%,材料作文占11%(选题作文归入到相关的文体中)。各地中考作文题稳中有变,坚持能力立意;变中求新,引领素质教育。话题作文继续“降温”,而命题作文老树独秀。半命题作文“人气”渐旺。  相似文献   

2.
要有效地预测2012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就不得不关注近几年,尤其是2011年中考命题作文的特点。翻检百余道中考作文题,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表现出相对稳定和延续:命题作文“稳坐江山,笑傲江湖”。笔者所收集的130多套中考作文题中,有76道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3.
审读2010年全国各地108道中考作文题,顿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美感。这108道作文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引领素质教育。概括起来,其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年年岁岁话中考,岁岁年年感受新。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又让我们眼前一亮。笔者搜集了全国107个考区107套共121道作文题,“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显特色”,让我们看出命题者都能遵照新版课程标准之要求,根据本考区的命题历史沿革和着眼点,所拟作文题更加鲜活,更加多元,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内涵”,更有利于考生尽  相似文献   

5.
命题人给出多道作文题,要求习作者任选其一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叫选题作文。选题作文降低审题难度、鼓励考生各展其才的命题意图,与新课标张扬个性、吐露真情的导向完全一致,所以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宠”。  相似文献   

6.
罗小军 《中学文科》2004,(10):37-38
2004年中考作文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内容无不突出对自我生活与美好情感的关注,命题风格日趋成熟,且逐渐与高考接轨。聚焦北京、上海、山西等20多个省市的68道中考作文题,四大特点最为分明: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中考已经结束,而每年的中考作文题都会被人们所关注,今年也不例外,正如江苏省苏州市作文题所说——“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2011年,我们从中考作文命题中欣赏到了哪些“风景”呢?  相似文献   

8.
年年岁岁话中考,岁岁年年感受新。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又让我们眼前一亮。笔者搜集了全国107个考区107套共121道作文题,“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显特色”,让我们看出命题者都能遵照新版课程标准之要求,根据本考区的命题历史沿革和着眼点,所拟作文题更加鲜活,更加多元,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内涵”,更有利于考生尽情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对2015年的中考起到良好的预测和引导作用。概括起来,其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收集整理2016年中考125个考区各种类型的164道作文题,从命题趋势、创新亮点等角度,全面研究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并对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策略进行梳理,指出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要以语文教材为本,要以扎实的知识与能力为本,要以社会实践为本,要关注新课标和新教材,要关注2016年中考中的创新作文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在命题格局上稳中有变,在命题内容上紧扣“课标”,贴近生活,彰显人文意识,体现创新理念,其试题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命题内容特别注重引导考生积累、感受与思考,巧妙地体现时代特色,突出社会主旋律。更加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注重文字表达能力这个核心点,引导考生自主、个性化表达,充分体现个性,大胆挥洒才情。下面就以笔者所收集到的80套各省市中考作文题做粗略的分析,发表自我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标所倡导的贴近生活选材、有独特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创意的个性化表达这些理念,对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收集了2005年72套中考语文试题,选题作文38套,占52.8%,在这共计112道中考作文题中,命题作文16道,占14.2%;半命题作文34道,占30.  相似文献   

12.
审读安徽省近十年的10道各具特色的中考作文题(不含芜湖市课改实验区的试题),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朴实灵动,守正出新”这八个字。十年中,前五年呈现不断调整的状态,而后五年呈现渐趋稳定的态势。一度被看好的话题作文,因容易套作的积弊,在2003年中考(以“体验”为话题)结束后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3.
黄怡 《中文自修》2005,(4):17-20
当2004年中考尘埃落定之后.人们收集起五湖四海的作文命题.关注着东西南北中的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在近60个省市级的中考作文题中,多的是“以读引写”的材料型命题作文;多的是“话题作文”;多的是“二进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曹津源 《新读写》2011,(10):44-45
浏览201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一种“老话题”现象——前些年出现过的中考作文命题元素不同程度地“被复制”,“被仿制”,此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五类: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的中考作文题中,“双空式”半命题作文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2009年四川省达州市文题二“________的______”、2009年广东省作文题“我和_____一起___”、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作文题“从_______中学习_____”、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文题二“______使我(们)____”、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作文题“那个______的____”,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命题作文是极其重要、合理的命题形式,在今后的中考中仍将备受青睐。笔者对2013年128个中考作文题(含两选一作文题)的统计很有说服力:命题作文的比重高达84%,仍处高位;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的比重只有16%。特别是“选题”类中命题作文的比重也高达79%,这说明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选题”类这块“传统领地”的优势也已失去。  相似文献   

17.
当北京考生打开2010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凝聚”倏然跳入眼帘。在北京考生“凝聚”思考的同时,笔者的目光也由此处的“凝聚”而移向全国100个作文题,发现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园圃七色彩练舞空,铺地乱花迷眼,命题者的创新理念、人文意识和匠心智慧所培育的“题花”,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8.
题型透视 徐州市这道中考作文题是二选一的形式。从命题类型上看,两个题目都是全命题作文。从结构关系上看,两个题目结构相同,均是“因(为)……而……”的结构形式,属于因果关系的短语。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通过对2002年全国四十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阅读一段文字,然后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感受,不超过300字”。这一小…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的中考作文有些什么命题呢?我们不妨来盘点盘点,以便更好地备战2008年的中考作文。由于中考是各个省市甚至县里单独命题,所以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出现很多套语文试卷。06、07这两年,我开始重点关注中考作文,收集了60套中考语文试卷。因为有的一套试卷有两个作文题供选择,因此60套语文试卷,就有70多个作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