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备考提示写景咏物类散文主要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寄托深意。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借此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作者往往用含蓄的词句点明文章深层的主旨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这种题材的散文一直是高考散文阅读选材的重点,也是多数学生感觉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的中高年级选编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写景抒情类文本,就要紧扣文本之景和作者之情的连接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想象画面、品析语言并迁移运用,以促进学生语言生长,从而提升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刻画景物的外在形象,并以多种表现手法突现景物的特征是写景状物抒情散文传情达意的需要。写景与状物抒情散文借以抒情的依托物以及对景与物描写的角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3,(9):36-37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晴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5.
[考点解读] 本专题主要为大家呈现写景抒隋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中考考点、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写景抒隋类散文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隋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写景抒隋,托物咏志。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相似文献   

6.
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随调和。”如何鉴赏和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重点就在于把握好情与景的关系。笔者以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简述这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以点代面,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情与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散文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目的是抒情言志。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因此,在鉴赏散文时,把握散文中的写景状物、记事述人、说理抒情,就能准确理解散文的核心、主题。写景状物。写景文和状物文是抒情散文的两个重要门类。写景,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8.
吴侠 《语文天地》2013,(13):51-52
写景抒情散文是以写景为主,并且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散文。对于高中生而言,写景抒情散文是比较冷僻的文体,但是相对于记叙文的波澜不惊、议论文的难出精品,写景抒情散文往往以其哲理性感悟、抒情性优美深得好评。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是主体,抒情是目的,哲理是内在,三者不可缺一。写好写景抒情散文必  相似文献   

9.
散文虽是一种侧重于表现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体,然而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又总是不脱离具体的人、事、景、物的。作者总是把客观的人、事、景、物反射于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记事性散文要寓情于事,写景状物散文也要赋山水以情性,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相似文献   

10.
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思想感情、主观感受,是文学写作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在涛歌和抒情散文中更为常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情怀,它往往以“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当感情强烈奔进,不直抒不足以表达之时,常用此法。这种抒发是坦露的,能使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交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叙事类作品中,它是作者表露对所描述对象的感情倾向和美学见解的一种方法;在抒情类作品中,它还是传神造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因情选物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12.
感激     
写文章要想感动人,就要学会 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要 真实、要感人,真实是感人的基础, 感人是真实产生的结果。所谓真实 就是真情实感,把自己对人对事对 物的真情抒发出来;所谓感人就是 用高尚的情感去感动读者,使读者 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当然,要真正 做到感人,还应注意表达方法。表达 要恰如其分。一般说来,表达有两种 基本方法:一是直接抒情,文中的人 物直接公开地表白自己的喜怒爱憎; 二是间接抒情,或通过记叙、或通过 写景、或通过议论,有的还多种方式 连用。除此之外,“结尾煞住”、“以 歌作结”、“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个人化的描写对象。写景抒情散文就是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心中的情感变化。但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景,一定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景,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哪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甚至不以为奇的景,例如太阳、月亮、小草、花儿,等等,对写景抒情散文的作者来说,一定都是作者自己以其独特的主观视角和情感认知所看到的景,是作者自己心中无与伦比的美丽图式。这个景不一定完全真实、客观,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高度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14.
人生华妙,世象纷披,抒情散文往往以其轻灵自由的行文、摇曳多姿的手法、美如珠玉的语言,在再现自然万物的同时,或抒发愤懑隐忧,或展现玄思狂想,或寄托幽情悲欢……反映作者心灵世界的辽阔与深邃。作为散文的一类,抒情散文有其特定的文体特征、写作特点和鉴赏技巧。因此,阅读鉴赏这类散文完全有章可循。一、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情景交融,形散神聚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写作出发点,因此文中之  相似文献   

15.
<正>抒情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抒情,但是就抒情而言,也有优劣之分,能将情感抒发得富有感染力,就需要特别的功力了;而要将这种情感引得学生能生发"同感",则更需一番努力。本文以《春意挂上了树梢》教学为例,领略作者萧红给我们展示的独特的抒情风格,探究如何引领学生赏析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是一个“主观诗人”,不论是写景写物,还是写人写事,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即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有他个人的主观原因,也有时代的客观原因,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白描写景抒情,是宋词的艺术手法之一。宋词中常采用白描手法画出物象之"神",并借其神韵抒发词人的感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让读者去进行二度创造,生成联想,达到一种借物寓情而又物情交融无间、浑然如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抓住诗歌的特点,把握形象,领会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解答的关键。"诗言志",诗人作诗总有其要抒发的感情,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不是纯客观地对待对象,或爱或恨,或喜或怒,总有一定的感情和态度。把这种感情抒发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抒情。人的感情是主观的,抽象的,直接抒发易失之空泛直露,读者只有依附于一定的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才会感到诗意浓郁,令人回味。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离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抒情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抒情,但是就抒情而言,也有优劣之分,能将情感抒发得富有感染力,就需要特别的功力了;而要将这种情感引得学生能生发"同感",则更需一番努力。本文以《春意挂上了树梢》教学为例,领略作者萧红独特的抒情风格,探究如何引领学生赏析抒情散文。一、深度理解课本就创作而言,萧红的这篇《春意挂上了树梢》情感浓郁,深沉地抒发了她对生活在社会下层百姓的悲悯与同情之心。与一般作家不同的是,萧红的作  相似文献   

20.
写景,就是用语言和文字把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与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随物附形,方可活灵活现,生动传神。不仅如此,写作中还要将抒情和写景相互渗透,让写实和想象相结合,才能情景交融,使景物韵味十足,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