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近年来,燕山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保障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全面了解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发展情况,研究生学院组织对燕大大学在职攻读学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形成了相关的报告和意见,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在职博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徐君 《文教资料》2007,(16):13-14
注重提高博士研究生素质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学位授权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在职博士研究生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在职博士研究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能保证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地矿类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地矿类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在借鉴欧美等西方国家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地矿类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依据在职博士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录取时应着重考核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培养过程应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应强调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某某在办公室就坐我对面呀,天天看见他,怎么忽然就成博士了?莫非是假文凭……"劝君莫要少见多怪,那是人家利用几年的节假日刻苦学习,在职攻读研究生的结果。我国学位制度始于1981年,最初是学术学位,如:哲学、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336篇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结果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质量以及首次发表论文相对时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发表与学位论文质量呈现出正相关性。具体而言,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越多、论文质量越高、首次相对发表论文时间越晚,就越有可能撰写出高质量学位论文;与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相比,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对提升博士学论文质量的显著性更为明显。学术发表作为学术写作能力训练的积极途径,对提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学校、学院、导师三级协同协作机制,即建立健全学术发表奖励机制、开设学术写作训练课程、加强导师对博士研究生指导,提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应乐教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F0002-F0002
李应乐教授,男,汉族,1961年2月生,陕西省蓝田县人,1990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时任《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编委会委员;同年分配到原成阳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从教,2001年至2005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2002年获西安电子科技  相似文献   

7.
6月20~21日 ,教育部社政司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来自全国15所承担“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的高校的有关负责同志与会。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在会上指出 ,这次会议主要是了解15所培养学校今年暑期第二批学员入学、组织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写作的有关情况 ,听取专家对社政司筹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意见 ,通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编写、第三批学员报名招生、“两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理论入学考试改革的一些…  相似文献   

8.
工程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之我见高梅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学位和对本科毕业具有四年工龄的在职人员通过单考单招攻读学位,他们的学位论文属于工程应用型。进入90年代以后,要求通过上述两种攻读硕士学位的形式获取知识、提高层次的在职...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对博士研究生培养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其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悠久,发展经历曲折,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同时也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和借鉴的榜样。文章从培养模式、指导方式、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及监管体系方面对中关英法4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适合我国国情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制度。  相似文献   

10.
资讯     
20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圆满结束20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全国联考”)于10月21、22日顺利举行。目前,全国联考的阅卷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考试成绩将在十二月陆续下达,届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除将考试成绩清单下达至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外,还在网上向考生提供成绩免费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刘晓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5):57-59
2000年以来,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在我国获得了较快发展,有效提高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质量,但在其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学位、目标、招生、课程、教学、管理、学员、导师、毕业、模式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应立足现实、联系实际,逐步解决上述矛盾,完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工程教育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并成为该协议的签署方,这标志着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帷幕在中国已经拉开。中国一直是一个注重工程教育的国家,但它却不是一个工程教育强国。人文素养的内涵在工程教育实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科学求真,人文务善。工程教育应该注重人文素养培养,将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融合,着力培养兼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是高校人才培养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燕山大学目前教学师资短缺、同时既要提高数学科研水平,又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现状,提出了燕山大学数学师资人员定额的、科学的、量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从而在数学师资的引进、培养、发展规划等方面为学校及理学院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厦门大学为例,采用调查法对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实效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核心自我评价和成就动机两种心理品质来研究奖学金制度对研究生自我价值感与成就动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总体上追求成功动机的得分高于避免失败动机的得分;在硕士不同年级中,文科生追求成功的动机要低于理工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研究生对奖学金制度改革的满意度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厦门大学的奖学金制度改革对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心理激励影响,但在奖学金金额梯度设置、优化学科资源和倡导良性竞争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以大学生和在职员工为被试,对优于常人效应和偏差盲点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和在职员工均表现出显著的优于常人效应和偏差盲点效应;同时发现,大学生被试在社会比较中的偏差效应明显大于员工被试;此外,人格特质自信对优于常人效应有影响,人格特质对偏差盲点效应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燕山大学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对近年创办专业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职教师网上学习困难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学习为在职教师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进修机会,促进了教师终身学习的发展。然而,通过几年的实践,学员们在这一新的学习模式下会产生哪些困难呢?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职进修教师为样本,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探讨在职教师网上学习的主要困难及影响因素。本研究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96份。研究发现,教师网上学习的困难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操作技能、资源,以及个人等方面,影响网上学习主要因素包括网上教师水平、网上学习环境、网上学习支持等等。根据在职教师网上学习困难的综合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网络教学的策略性建议,可供网上教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个人学习状况,还与办学机构和施训教师所提供的支助服务质量息息相关。为使办学机构和施训教师及时了解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帮助他们以主动积极态度参与继续教育活动,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为个案,对办学机构、施训教师支助服务和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各自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从较微观角度提出了办学机构应该注重确立以人为本办学理念、施训教师应注重助学导学、在职人员应注重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Six factors for pursuing an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programme at Griffith University including (i) programme quality; (ii) employment prospects; (iii) practicality; (iv) personal interest; (v) popularity; and (vi) reputation; and 11 factors for not pursuing this engineering programme including (i) employment prospects; (ii) degree of difficulty; (iii) loss of interest; (iv) interaction with classmates and lecturers; (v) financial difficulty; (vi) programme quality; (vii) persuasion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viii) obligation to family; (ix) career change; (x) self-confidence; and (xi) relocation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factors for pursuing and against pursuing the programme is conducted. Individual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to gather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clarification on the survey. F-tests, relative important index values and spectral behaviour of all factors are estimated. It is found that employment prospects and programme quality are the major factors for pursuing and for not pursuing the programme.  相似文献   

20.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Republic of Cyprus has been pursuing a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 across all levels of mandatory education, focusing especially on curriculum chan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hich in-service teachers have undergone a seri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minars. Individual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in-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regarding their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 within this curriculum change process, revealed that teachers positioned themselves largely onto different points on a continuum. These are conceptualized as positions veering between teachers’ sense of minimum and maximum autonomy ov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official curriculum. Framed by a traditionally centralized context, these positions were discursively negotiated in contradictory ways which allowed multiple positionings by each teacher.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understanding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positioning, as well as for considering how this might relate to curriculum chang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