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性質的經濟法則,黨在過渡時期對我國農業提出來的基本任務是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個體分散的小農經濟改變為社會主義經濟。在我國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必須以列寧的合作社計劃為指針。正如斯大林所教導的,列寧的合作社計劃‘對一切具有人數相當衆多的中小生產  相似文献   

2.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3.
列寧和斯大林是国民經濟計劃理論的奠基者。列寧和斯大林關於建設共產主義社会、关於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和社會主義社會经济法則的諸著作,是国民經濟計劃原理的科学基礎。列寧和斯大林关於計劃化意義、計劃化前提、計劃化組織、計劃化性質、計劃化原則以及关於發展速度、比例關係和國民經濟平衡表的各種學說,是國民经济計劃全部理論的基本內容。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人民敬愛的偉大的導師史達林逝世已經一周年了,但他的偉大的學說,卻永遠地照耀著全世界人民前進的道路,也同樣照耀著我們敎育工作者的前進的道路。我們敎育工作者,必須好好學習史達林的學說,以掌握我們工作的原則,確定我們工作的方向。首先我們要好好研究史達林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的指示,以便更好地瞭解總路線,更清楚地瞭解總路線下敎育工作的方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是:「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産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人民出版社譯本三五頁)這個法則首先說明社會主義生産的任務,不是爲著任何個人或少數人賺錢,而是爲著滿足整個社會全體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共產黨和蘇維埃国家提出了全国在最近幾年內生產豐足的消費品和大力提高蘇聯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任務。大大提高人民消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由社會主義工業已有的强大發展促成的,是由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確定的。共產黨和蘇维埃國家實行不斷提高蘇聯人民物質福利和文化水平的政策,是以社會主義經濟法則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和消費的学说為根據的。一 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導我们說,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一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们生產物質資料,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任何生產歸根到底都是為消费服務的。消费之所以可能,只是因為有生產。所以,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消費的起點,是消費的必要的先决條件。一定的生產方式决定与其相適應的消費形式。如果说生產是社會產品運動的起點,那末消費就是它的终点。用馬克思的話來说,消費‘反過來影響起點,並使整個過程重新开始’。馬克思指出:‘沒有  相似文献   

6.
一、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法则的性質 在斯大林這本名著‘蘇聯社會主義经济問題’出版以前,有許多哲學家与經濟学家對於社會主義制度下经济法則的客觀性存在着錯誤的認識。這些錯誤就在於它不能正確地解釋黨與國家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在於它强調了黨與蘇維埃政權的特殊作用之後,許多學者就認為黨与蘇維埃政權能‘制定’新的经济法则,消滅舊的经济法則。本來是應該正確地解釋黨和蘇維埃政權如何地利用經濟法則领导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而許多學者們却走上了主觀唯心論的立場,否認经济法則的客觀性質。絕不能说這些學者不了解科學法則有其客觀性的這一馬克思主義原理,问题在於他們未能將這一原理正確地運用來解釋社  相似文献   

7.
工藝合作社是蘇聯國民經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是社會主義工業的一種類型。它在蘇聯建設社會主義及由社會主義逐漸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各個階段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對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唯一正確的途徑,是國家大工業必要的經常的助手。如大家所知道的,沙皇俄國是經濟落後的國家,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居於重要的地位,其產品佔全部工業產品的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人數幾乎佔三分之二,在許多產品的生產上手工業成為獨佔的生產者。但在當時手工業者遭受着重重的壓迫与剝削,手工業陷於没落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一 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是国家發展的一個整個歷史時期。在这個時期,在經濟方面,由於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在国民經濟一切領域內的建立与鞏固,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在產生着,在不斷加强和勝利着。 過渡時期經濟的特徵,是經濟的多種結構,即這一制度中既有资本主义的成份、部分和因素,也有社會主義的成份,部分和因素。一九一八年五月列寧會寫道,在蘇維埃俄國有五種不同的社會经济結構:  相似文献   

9.
‘社會主義工業企業組織與計劃’課程究竟是屬於哪一門科學呢? 有些人曾經認為這門課程是屬於技術科學。但是,在我們的講義和講課中已經肯定了這門課程是屬於經濟科學。 為什麽說這門課程是經濟科學呢? 首先,從社會的生產來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在其論著中指出,生產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條件下都是社會的生產。而社會的生產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制度下都是包括着兩個方面:社會生產的一方面,是人們與他們所利用來生產物質资料的物件和自然界力量問的關係,即人們與自然界的关係。人們作用於自然界,其目的是要生產人們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社會生產的另一方面,就是人們彼此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关係,即人們的生產關係。由於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关係不同,在而就區分出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例如,原始公社制度,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凡是研究人們在生產中作用於自然界的知識,是屬於自然科學或技術科學  相似文献   

10.
過渡時期的教育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服務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一面是為社會主義的生產建設服務。黨和政府號召: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要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這個號召對於我們教育建設有哪些指導意義呢?怎樣來聯繫我們的實際工作呢?我提出下列幾點不成熟的意見來和大家討論。一我們先從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方面,體會它的基本意義。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蘇聯經濟學界正在展開關於社會主義經濟中貨幣的本質與職能問題的熱烈討論。許多為我們所熟悉的貨幣理論學者都參加了這次討論。討論的焦點,正如‘蘇聯財政與信用’雜誌編輯部所歸納的。是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上面一: 一、蘇維埃貨幣是否是一般等價物?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蘇維埃貨幣,其特點何在? 二、在蘇聯整個經濟週轉中——無論在商品生產範圍內,也無論在生產資料(生產資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國內經濟週轉中只保存有商品的外殼,本質  相似文献   

12.
培養我國學生對待勞動和對待公共財物的共產主義態度,是蘇聯學校在共産主義建設现階段的主要任務。 蘇聯共產黨新黨章責成所有共產黨員要在勞動中起模範作用,作出對待勞動和公共財物的共產主義態度的榜樣。為了完成這個要求,共產黨員要走在為爭取高度的勞動生產率、為爭取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中新成就而鬥爭的戰士們的最前列。他們在創造性的和平勞動中,在爭取實現共產主義建設的偉大的斯大林的綱領中,用自己的榜樣來鼓舞人民羣眾。共産黨員——我國社會先進人們的動人的愛國主義勞動,在蘇聯學生的思  相似文献   

13.
偉大的蘇聯共產黨在天才的斯大林的領導下,領導着蘇聯勞動人民渡過了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邁進了新的偉大的歷史時期——即社會主義國家工業化時期。国民經濟恢復時期最重要底成就,就是工業、農業及交通運輸業基本上達到了戰前的水平,並保證了工人階級所握有之经济命脈的领导權;在商品流轉方面,保證了國營商業和合作社的優勢地位。就在這樣的基礎上,一九二五年十二月蘇聯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决定了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为社會主義的國家工業化而鬥爭,為社會主義勝利而鬥爭,便成了黨医中心任務。’(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莫斯科外文明版局一九四八年版,第三三九頁)  相似文献   

14.
中國人民大學自去年十一月發動学習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以來,全體教職員工很快地便都投入了這個学习熱潮。由於總路綫是關係我國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去的根本性質的問題,是照耀我們一切工作的燈塔,学习總路綫就能提高我們社會主義的覺悟,更加堅定我們學習的信心;又由於我們有了三年多的政治理論学习的基礎;所以大家對總路綫的學習,不但熱情很高,而且大部分同志還能根据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過渡時期的理論和蘇聯過渡時期的經驗來進行研究。許多同志都能大胆地提出問題,獨立地思考問題,各種大型小型的討論會、座談會都開得比較生動活潑,熱烈異常,一時自由爭辯的空氣籠罩全校,總路線的学习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個高潮。這是我們在學習陣綫上一個新的良好的开端。經過兩個月的學習,我們對總路綫的認識已經比從前明確得多了。我們已初步明確了對中國革命兩個階段的認識,明確了現階段的革命是社会主義性質的革命,其實質是要把以剝削工人階級的剩餘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的私人所有制改造為全民所有制,把農民和手工業者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人所有制改造為集體所有制,也就是要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成為我國國家和社會的唯一的經濟基礎。我們也初步明確地認識到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重要意義,明確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和領導力量,必須依靠它來進行對私營工商業和對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們也初步明確了對農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及互助合作是改造農業、手工業的道路,而這種改造必須在鞏固的工農聯盟的基礎之上依靠说服教育的方法來進行。最後我們也明確地認識到要建设社會主義,就必須對私人資本主義逐步實行社會主義的改造,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將私人資本主義经济逐步改造為社會主義經濟。這種改造是一場最艱钜、最尖锐和最複雜的階級鬥爭。  相似文献   

15.
‘歷史教學’九月號載周南同志論‘天朝田畝制度’中農業社會主義思想一文。周南同志在論證這種思想‘在實質上’的‘反動性’時,列舉了三個理由:一、絕對平均主義是手工業者和小農經濟的產物;二、在小農經濟基礎上來實現‘社會主義’乃是不能實现的空想;三、以農業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天朝田畝制度’中分田法的規定,不是為着使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而是使社會生產力停滯在分散的小農經營的落後經濟形式的水平上,農民不論工作和需要都只有一定的土地財產以維持将够的生活,勢必打擊其向上積極性而難以提高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發展。  相似文献   

16.
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的指示為蘇聯學校開闢了廣闊發展的前途。在普通學校系統中實行綜合技術教育,對於新生一代的教育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綜合技術教育的原則,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來並加以論證的;這一原則,在列寧和斯大林的著作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 馬克思認為,綜合技術教育就是熟悉全部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使少年兒童掌握使用各種簡單生產工具的熟練技巧。 綜合技術教育的原則,是共產主義科學理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在分析了工業發展的客觀過程之後,並根據大工業生產對人們提出的要求而提出來的。綜合技術教育是保證人的各種才能在自由的社會裏能够得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蘇聯,工業生產正在高度的技術基礎上,在先進的蘇聯科學的各種成就的基礎上,得到不斷的改善。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工業部門得到了新的機器和設備,採用了更加完善的技術操作過程,實行了更加合理的生產組織。  相似文献   

17.
要談對科學工作的意見,最好從一些衆所週知的真理談起,用斯大林的話來說,經常地重複和耐心地解釋真理,這是對青年幹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良好方法之一。 資產階級科學,即使在其發展的黄金時代也具有階級局限性。與資產階級科學相反,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反映,是與消滅一切剝削現象有切身關係的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是歷史上破天荒地為勞動人民羣衆服務的科學。列寧寫道:‘馬克思主義與一切其他社會主義理論不同,它巧妙地結合着兩種特點,一方面它對於分析客觀情勢與客觀進化行程具有完全科學的清醒見解;另一方面它對於羣衆的革命毅力、革命創造力和革命首創性底意義又予以最堅决的承認。’(‘列寧文集’,第二册,人民出版社版,第二○○頁) 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勝利標誌着關於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第一次擺脫了資產階級的束縛,堅定地、永遠地爲歷史創造者真正客觀地認識和利用歷史發展規律服務。科學由資產階級用來壓迫和剝削別人的工具變成了解放和進步的工具。只有當勞動人民羣衆掌握先輩所創造的科學遺產和文化遺產的時候,才能趕上和超過資產階級科學——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要原理之一。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我們的黨和列寧立刻把這個任務作爲首要任務提了出來。直到現在,這個任務仍是日程上的問題。當社會主義在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競賽中在科學、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等的發展水平方面都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的時候,社會主義就能徹底地戰勝資本主義。掌握资產階級科學與技術在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東西,向反動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共产黨中央委員會和毛主席直接领導下编製完成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割已经在第一屆全国人民代麦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這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勝利以後进入革命第二阶段,即社會主义革命時期的偉大的具體的行動綱领。它是我們建设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国家的奠基的計划,为我国在地渡時期質现總任務打下了坚固的基礎。李富春同志在報告中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概括地说來,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国设計的一百五十六個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六百九十四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农业生產合作社,並發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资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軌道,建立對於私营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這就充分说明了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是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义改造的奠基的大事業,是實现国家過渡時期總任務的一個重大的步驟,是在我國實現社會主義帶有决定意義的一個偉大的網领。 為了完满地达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務,国家在五年計划中為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建設投资總數為七百六十六億四千萬元,折合黄金七万萬兩以上。国家用這樣巨额的资金投入經濟建設,這不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偉大的創舉,而且它的性質和意義是為了社會主义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为了在我国实現人類最理想、最幸福、無剥削、無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而進行的巨大的投资。這就再明確不過地說明了:只有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领導下,只有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才能開始這樣的偉大的建設事業。正如李富春同志在報告中说:‘只有在工人階级領導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政府,才可能來這樣做。’  相似文献   

19.
加强綜合技術教育,以提高學校中社會主義敎育的作用,這是所有教師們的共同任務。其中,生物學教師應該以農業經濟的科學基礎知識来武裝學生,教給學生以其力能勝任的有關農業勞動方面的實踐技能。在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來完成綜合技術敎育這一任務,應該舆對學生進行的理論教育密切聯繫起來,因為如果學生沒有相當的科學理論修養,不懂得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就不可能掌握社會主義農業生產的基本原則。在生物課教學中學生所獲得的理論教育,就是教師要以明白易懂的方式把米丘林和巴甫洛夫所發現的,關於生物界的生活和發展法則的知識傳授給他們。  相似文献   

20.
四、恩格斯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对象与方法政治經濟學的對象與方法。恩格斯在批判了杜林的哲學觀點之后,就對杜林的政治經濟学進行批判。恩格斯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经济學,並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经濟學的基本原理作了闡述。恩格斯在叙述這一科学時,乃是從說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经濟學的對象开始的。恩格斯給政治經濟学的對象下了一个精確的定義:‘政治经济學,廣義說來,是一種科學,用來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品的生產和交換底那些法則。’(‘反杜林论’,三聯書店版,第一八一頁)恩格斯聯系這一定義對分配也作了说明:‘分配並不只是生產和交換的消極的結果;分配反過来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