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建英 《现代语文》2014,(7):157-159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议论文写作的发展等级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议论文不同类别的等第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一类卷: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二类卷:能够"分析",能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或"剖析"或多问几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罗海燕 《学语文》2012,(2):60-60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字典家族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了弄清这一词语,我不妨做一回"书架上的老鼠",咬一咬嚼一嚼这个词!我查阅了30多部字典,有的是"暗度陈仓",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有的是"暗渡陈仓",如:《汉语成语字典》、《中华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更有"度"、  相似文献   

3.
一定要教育好青年一代──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孙宏典一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结束篇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发展的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一、数:Cù?shuò?通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中的"数"注为"cù"。而《汉语大字典》(第二卷P1474)在"shuò"音第四个义项"细;密"条下举的例子也恰恰是这一句。到底读什么?  相似文献   

5.
瑞昌市二中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瑞昌市二中党支部和学校行政领导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号召,及时研究部署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每人购买一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要象当年学习《毛泽东选集》一样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相似文献   

6.
徐国英 《教师》2014,(32):35-35
元代文人乔梦符称短小精悍、刚劲有力的结尾为"豹尾",清人李渔更是在其《闲情偶寄》中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可见漂亮的结尾对于一篇文章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考试阅卷任务繁重、过程枯燥,每篇文章的阅读时间有限,阅卷老师浏览的速度很快。这就要求文章要有足以抓人眼球的地方。我们若能在结尾处多花些力气,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佛经是《般若经》,而《金刚经》则一直被学界认为是《般若经》的总纲,历代佛家诸大师纷纷论疏《金刚经》,如开善寺智藏、嘉祥寺吉藏等。天台智顗也著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疏》一卷,《疏》中智顗以"无所有"为总纲,用"三观三智"、"二慧三转"及"无所有、不无所有"论疏了"般若"、"波罗蜜"及须菩提与世尊的对话,充分显示了天台宗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初步的估算技巧。"在这样的形势下,估算教学势必要落实到课堂中,并渗透到考试里。与此同时,这崭新的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问题之一:估算≠瞎猜现象:对于刚接触估算的孩子,一听说"估一估"、"猜一猜"(如北师版第三册"有多少粒豆子"、"树叶有多少"),他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瞎说;在长度和质量单位教学时,对物体长度和质量的估算也很盲目。  相似文献   

9.
徐倩 《上海教育》2014,(27):41-41
一根"笔形"圆柱与三面形似书本的梯形墙组成的学校大门,意喻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深意,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孩子,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树荫下,几个孩子边拍手边唱童谣,一首首《中秋节》《重阳节》在清脆的掌声和说唱中,被孩子们牢牢地记住了;校园里,孩子们在快乐地跳着"莲湘操",这种源自于民间的健身舞蹈,融进了学校的课程里,传递出浓浓的乡情。  相似文献   

10.
《诗·邶风·柏舟》的主旨,历来见智见仁,概为三说:一为仁人不遇说,二为弃妇之诗说,三为妇人自誓之诗说。从《孟子》、《左传》的记载中可以考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确认此为仁人不遇之诗。而此诗最后一章中"如匪瀚衣"句,"匪"当为"篚","瀚衣"即"翰音",此句喻己"如笼中之鸡"。故本文认为此诗主旨当以《诗序》"仁人不遇"说为是。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数与代数"中,无论是第一学段,还是第二学段都有探索规律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教学中,"探索规律"应该有哪些具体内容?本文试图予以阐述。小学教学教育中,"探索规律"就是要寻找数、式、形的变化。《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具体目标是:教学中,"探索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探索数、式、形以及数形结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响应中央号召学好《邓选》第三卷国家教委专职委员郭福昌去年11月初,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这是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119篇,包括注释共218页,读后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崇高的...  相似文献   

13.
背诵与写作     
背诵与写作写作离不开背诵。古往今来,凡写作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重视背诵名著、名句。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的过程,就是理解、背诵的过程。作家李准说:"如果要想写诗,起码要背一千首,没有这个训练是不行的"(《观察生活和塑造人物》)...  相似文献   

14.
程秀娟 《现代语文》2013,(10):60-61
在浙江绍兴有大文豪鲁迅的"三味书屋",关于"三味",作家吴伯箫在《早》这篇文章中写道:"据说这里的‘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就是书香……"而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三味",与语文教学有关,是指:"书声味"——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欣赏味"——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中蕴含的各种味儿;  相似文献   

15.
作为黄老学派的典型代表,帛书《黄帝书》在阐发其"齐家"理论时强调君王一定要处理好三种家庭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父兄关系。《黄帝书》认为,只有这样,君王才可能治理好一个国家。《黄帝书》的"齐家"理论,最终归属于其"君道"论。而且,这一理论系从《老子》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则之五二《车攻》篇中,提出了“以声音烘托寂静”这一观点。如王籍《人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则毛诗迳取后章“之子于征,有闻无声”。以申前章之意,挹彼注兹耳。类似的还有,如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七《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杜甫《出塞》:“落日照大旗,  相似文献   

17.
王君红 《天津教育》2011,(10):49-50
一、"三学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从学校层面来说,"减负"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增效",  相似文献   

18.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跨世纪人才王秋丽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学习新一卷《邓小平文选》,必须紧紧抓住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关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论述,关于维护国权、国格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学习《邓选》第三卷的体会池州行署教委马祖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有关教育的大量论述,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思想。认真学习《邓选》第三卷,对于我们转变教育...  相似文献   

20.
裘锡圭认为《汉书·司马迁传》中"仆又茸以蚕室"之"茸"应读为为"耻"字。此字《文选·报任安书》引作"佴",如淳、苏林解为"佴,次也。"颜师古云:"茸,音人勇反,推也。"今就此三种说法加以考辨,并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